老师让麦稻们写作文《春天》。其实,现在是四月下旬了,过几天就是五一节,已经是暮春了。春天的那种柔柔软软暖暖的感觉过去了。前几日,满街飞絮如雪,人就感到燥热,脱了夹袄,纷纷地把短衫和裙上了身。如今,行道两岸的树冠已是郁郁沉沉的暗绿,不再是初春的亮眼的嫩绿如烟。每年入了三月,先是古城墙根下一蓬蓬迎春花开得黄黄的烂漫,接着就是一树树樱花绽放得粉红的热闹,再不久就是杨絮飘飞眯行人的眼了……这春就过去了。
这样的,西安的春姑娘总是这样的和你匆匆得擦肩而过,几乎你都来不及打量她你都来不及琢磨她,夏天就来了……
我辅导外孙麦稻作文,我说:“麦稻,你想想在春天里你都有那些故事?一二三,把它列出来。”麦稻想了想:“爷爷带我去大明宫(遗址公园)放风筝,我还和小朋友在莲湖公园捞蝌蚪……还有……还有,妈妈带我去看樱花。”
清明前后下了几场雨,冷冷湿湿的,那天,天放晴了,晴得瓦蓝瓦蓝,偷闲,我和麦稻的姥姥领着麦稻去莲湖公园玩,算是小踏青吧。莲湖里半池的荷还很稚嫩,展出的荷叶小小的,亮色的圆圆的叶子娇羞羞的似乎吹弹可破,荷叶间已经有几支荷花骨朵尖尖地挺着,卷着,如婴儿的小拳头露着粉红色,含苞待放,去迎接属于它们的夏。湖边的水里游动着黑色的蝌蚪,它们结群结队地在池水边摆动着尾巴,黑豆般的小脑袋冲着泥涂的岸吸吮,小家伙们的努力劲头似乎要冲出这岸的束缚……暖风抚面湖水荡漾,水面上透出丝丝的凉气来,你便极想张开臂膀深深呼吸几下,享受这春的气息。
万物萌动,春是孕育生命的躁动。万紫千红,春是颜色的恣肆的挥洒。
记得,麦稻还在幼儿园时,一年的初春,灰色的冬还没有褪去,风冷得人们还伸展不开手脚,一次,我接麦稻回家,穿过省政府大院走过一个喷水池,那是一池很浅的水,突然,麦稻惊呼:“鱼!”我俯身一看,果然,有两个黑点……是两条小鱼在那已锈成深绿色的水里相随着游动着……“它们是怎么过得冬?”在日前那个漫长的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我想,这池水会是一坨冰。
这时,我想,春天和生命有过一个约会,冬眠里,生命俟候着春的到来,它们在想“春天一定会来的。”一定是这样的。
麦稻要写春天,我不会让麦稻学写什么“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什么“伫息长亭,不妄当年,却又多了些许轻薄的忧怅……”,或什么“多少流烟,经不起风行。一散去,悄然无声……”
我给麦稻讲了孔子的一个故事:
一次,孔子的几个学生子路、曾皙(曽点)、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着聊天。孔子说,平时你们总喜欢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准备任用,你们准备怎么做?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谈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有的要当大官有的要做将军,有的要创一番事业。同学们说完了,孔子问到他的学生曾皙:你呢?说说你的理想吧。曾同学放下手中的琴,说,自己的志向,与前几位师兄弟有所不同。孔子让他不妨说说。于是,曾皙同学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告诉外孙麦稻这句话的意思是: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个朋友,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登上高台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麦稻说真好玩。
我没有告诉麦稻那最后的话: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因为,麦稻只是九岁的孩子,他还不懂,人是怎么的渴望去在春天里追寻快乐的。人,逼仄的生命只有在大自然中方能获得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