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咨询过关于基金的基本问题:应该是从场外买基金还是从场内买基金呢?它们各有什么优劣?
什么是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
所谓场内和场外是相对交易所来说的。
我们平时在银行、基金公司、网站上买的都是场外基金。场外基金申赎操作简单些,像很多网站可以直接申赎,无须开立股票账户。
场内基金是交易所内交易基金,需要开股票账户买卖。我们常说的ETF,实际意思就是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是场内基金的典型代表。除了ETF,还有一种场内基金是LOF基金。两者的主要区别是,LOF基金还可以在场外申赎。
这里记住一点哦:场外基金是申赎;场内基金除了可以申赎,还因为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多了买卖这种交易方式。
特别强调:
基金认购是指投资者在开放式基金募集期间、基金尚未成立时购买基金份额的过程。通常认购价为基金份额面值(1元/份)加上一定的销售费用。
申购是开放式基金募集期结束了,我们想获得基金份额的申购。申购价为基金净值。
赎回是我们拿着手里的基金份额,要求基金赎回。
无论是申购还是赎回,都会导致基金份额的变动。
我们申购得到的场内基金份额,可以在交易所卖出。我们也可以直接从别人那里买以前申购好的基金份额。交易不会导致基金份额的变动。
可以明显看出,想要获取场内基金份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去申购,一种是直接买以前申购好的。两者最终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申购依据的基金净值和买卖依据的市场价格,应该是非常接近。如果出现较大差距,就会引来套利大军。这样保证了折溢价不会太大。
场外基金申购的大致流程:我们把钱交给基金,基金依据净值给我们相应份额,基金经理拿到钱,选择时机买入股票。
但是这样做会有一个问题:如果是指数基金这种要求紧密追踪指数的基金,基金一旦突然多了一笔大额申购,可能经理来不及及时建仓,这样会导致一定误差。
典型例子就是分级母基金。分级基金是比较特殊的,其母基金是场外基金,但分级AB在场内交易。出现套利机会时经常有巨量资金申赎母基金,导致母基金误差普遍比ETF型的指数基金更大。例如,H股分级误差合约说会控制在5%以内,H股ETF误差说会控制在3%以内。
ETF基金想了一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既然现金申赎会影响基金追踪,那我干脆让你用实物申赎好了。反正指数基金成分股的权重比例都是可以确定的,想要申购基金的投资者买好对应比例的一篮子股票,直接用股票申购ETF的份额。ETF持有的各个成分股百分比,和申购所需要的一篮子股票的百分比一致,这样ETF能实现实时建仓,大额申购就不会对ETF产生较大冲击了。
ETF的这一实物申赎特性,特别适合指数基金这种要求紧密追踪的产品,所以我们能看到ETF大多是指数基金(实际上ETF也是可以有主动基金的)。
但这样也有缺点,像上证50指数这样有几十只股票的,要申购需要按比例配齐一篮子股票,需要金额不菲。对于散户,ETF申购不现实,而买卖只需要100股即可成交,这更有实际意义。
场内基金交易费用和股票类似,不过大多数券商有每笔交易最低5元佣金的限制,这么一算如果每个月买得少,成本十分感人。不过也有券商像华泰没有这个最低5元限制,大家可以咨询下身边的券商。
场外基金交易费用取决于渠道和基金公司。有的渠道费用更低,有的基金公司在官网申购甚至免申购费。因为场外基金种类繁多,渠道和基金公司活动时间也不固定,需要大家自己寻找。
一般来说,场外基金费用比场内高,不过这几年也在不断下降。其实费用会得益于技术、流程等的进步而减少,搁在十多年前,买股票不也是千几的费用吗?
所以很有可能未来零费用的基金会成为主流。
像常见指数,上证50、沪深300、恒生、H股等场内场外都有。我们选哪个好呢?
我觉得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从场外申购指数基金来入手,等熟悉了操作之后,如果对场内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再接触场内。因为目前投资场内基金,需要开通股票账户,相对麻烦一些。但是投资场外基金,通常我们通过手机APP就能完成操作,比较简单。
场外还有个好处是可以设置自动定投,每个月定时自动划款。这也是场内没有的优势,很适合比较忙没精力手动定投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