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大方图解》为清·何贵孚所著。经考证仅知其为山东菏泽人,于道光三年至十年(1823—1830)在甘肃临泽做通判,是一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员。由书中自述“潜心二十余年,治经一千余人”,可知其行过医。
本书存世版本现仅见清道光癸巳年(1833)重镌甲戌坊刻本(乙藜斋藏板),收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图书资料室。另有清抄本藏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本为底本(简称“底本”),以成都藏本为主校本(简称“清抄本”)。具体校勘原则如下:
1. 根据原书自序及插图注释所言,首版《伤寒论大方图解》中的插图为彩色,但底本中的插图皆为黑白两色。校注时尊底本原插图仍作黑白两色,不妄填色。书中所有插图皆为原图拍照后,按比例进行全图截取。为便查找和防止混淆添加图解的方剂名称。本书中所有插图周围的灰色底纹所示内容为底本中原插图中的文字,经校对后按从上到下、从右至左顺序排列。
2. 底本目录与正文标题稍有差异。如底本目录中作“上卷”“下卷”,正文中标题作“卷上”“卷下”,今统一为“上卷”“下卷”。底本目录中作“抵当汤丸”,而正文中标题作“抵当汤并丸”,今依目录作“抵当汤丸”。底本目录中作“旋覆代赭汤”,而正文中标题作“旋覆代赭石汤”,今依底本目录改作“旋覆代赭汤”。
3. 本书采用横排简体字,故底本中的异体字、古字、俗写字径改,不出校。通假字保留,并出注说明。底本用词与今用有异者,如苔—胎、燥—躁、辨—辩、证—症等,保留不出校。
4. 某些药物名称与今用有异,如“欵冬—款冬、黄耆—黄芪、黄蘗—黄檗、蝱虫—虻虫、括蒌—栝楼等,按今之用法律正,不出校。底本中写刻致误的明显错别字,如黄芩—黄苓、牡蛎—牡砺等,径改,不出校。
5. 底本中凡例每条起始之处的“——”今已删除。底本竖排中的“右××味”,改为“上××味”。
6. 底本与校本在“之”“乎”“者”“也”“主之”等虚词上有异的,保留不出校。
7. 底本引录他书文献,对原文改动较多,如意引、节引者,属作者原误,不影响医理文义者,不改动,不出校。引文与校本微小出入,如不违作者原旨,又不违医理、文理者,不改动,不出校。引文与校本完全相同,用“语见”表示;引文与校本稍有出入,用“语出”表示;引文与校本出入较多者,用“语本”表示;引文出处错误者,考证原出处后出注。
8. 凡底本涉及《伤寒论》内容皆以赵开美刊刻之宋本《伤寒论》为他校本,校记中简称赵本《伤寒论》。凡底本涉及的《金匮要略》内容则以赵开美刊刻之宋本《金匮要略》为他校本,校记中简称赵本《金匮要略》。
9. 底本所载方剂的药物用量若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剂量不同者出校。一些特殊药物炮制用与生用不同者出校,如附子、甘草等。
10. 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本中有无名氏在手写的内容提要中称:“《伤寒论大方图解》与《金匮要略大方图解》两书又合称《伤寒金匮大方图解》。”作者自序中已明言“两书原本一书”,故尊底本仍以《伤寒论大方图解》为书名。
11. 为保持原书原貌,书中插图的图注只改为简体,阅读顺序仍从右至左,未予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