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宋词很少用典故

词与诗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词是一个高度口语化的形式,尤其是在北宋。北宋是词的发展初期,这时期的词保留了民间歌谣的具体形式,因而它非常口语化。大家会发现它很少用典故——我们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宋词跟唐诗有很大的不同,唐诗你常常要查典故,可宋词就不那么需要查,为什么呢,因为唐诗讲究对仗。我们在讲杜甫时曾经特别提到,杜甫特别擅长对仗这种形式,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了对仗,他必须使下一个句子跟上一个句子之间有词性的严格配合。

那么到了词的时代,词更讲究唱的这种过程,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今天的流行歌曲,它的每一个句式本身往往是独立的?也就是上一个句子跟下一个句子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的必然性,因为歌曲本身有旋律在里面,所以我们听一个段落中某一句的时候,这一句本身有它自己情绪的一个发展,而它自身文字的独立性非常高。我们再去回忆我们常常记得的宋词,它们往往是片断的句子,那这些片断的句子并不见得在整首里面发生它们必然的互动性。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前面讲过李白,讲过杜甫,讲过白居易,特别是白居易。我们介绍白居易的时候,介绍了他的《长恨歌》跟《琵琶行》,他可以在一百多句当中,发展出一个长的叙事诗。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开始,铺叙一个故事,讲一个女孩子的成长。“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路下来,有一个长故事在串这首诗。那么今天我们讲的词,各位会发现,它们没有叙事的意义了,几乎没有一首词有任何叙事的意义。各位在脑海里面过滤一下,在你过去读过的词里面,你回想不起任何一首词有叙事的意义。像《长恨歌》这种长的文学形式,去描述一个故事内容的情况,在词当中消失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想在这里我们会发现,这时期的词都在讲当时某一种特定的情感,词比较抒情,而不能够叙事。但是以后词可不可能发展出叙事的可能呢?可能,我们看到词在元朝以后发展成元曲,元曲把几个歌编在一起,编成一个大的故事,我们叫大曲,像《长生殿》,讲杨贵妃跟唐玄宗的故事,可是里面包含了很多很多的歌。可能把《满江红》、《鹊踏枝》、《蝶恋花》全部组合在一起,词牌变成了曲牌。我再打个比喻,如果有一天我们编一个关于台湾,比如一九三零年代、一九四零年代的故事,你可能会把《望春风》、《雨夜花》、《补破网》全部编在一起,一直编到《绿岛小夜曲》,就会编出一个台湾发展的故事。它是由很多流行歌曲编在一起的,就是这样的东西,它可以组成一个戏剧形式,有一点像歌剧,可是每一首歌本身还是短的。 XZMKweugTKcKItnFyFO7gxtSDzgq2KoXPJvFMoYlZN6UyisAcRRDjcTF90n8Kp0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