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能透露心事

前面说到这些十五岁上下的男孩、女孩子在一起写诗。我一直认为,作为文学最精简的形式,诗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透露心事。所以现在很多的红学的考证者,最关心的就是这部小说中的诗句,因为诗句很多时候可能是某种隐喻。在座的朋友可能到现在还有一个习惯,到庙里去拜拜的时候会顺便抽一支签,每个签都是一首诗。我们可能会问,既然神明要预言我们的未来,为什么不干脆讲清楚些。岂不知我们的未来常常处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第五十回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各写了一首谜语诗,而这些诗就暗喻着他们生命的某种状态。

很多人觉得《红楼梦》这部小说和达·芬奇的一生一样,也充满了各种密码,惹了许多人很费心思地去猜。其实如果我们一旦去真正认知自己的生命,就会发现它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一生按部就班,一切都是计划好了以后才做的,可是我相信大家的生命里一定还有很多潜能,不是你的计划所能规范的。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一种摸索的状态,而这种摸索就是主观的向往与客观境遇之间的互动。

达·芬奇在绘画的时候,永远不会去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他只是在开始时有个动机。当时有一个女人叫丽莎·乔宫多,她的先生很爱她,请了达·芬奇帮她画张像,这就是后来大家都知道的《蒙娜丽莎》。达·芬奇画着画着,就开始思考什么是青春,什么是衰老。他眼前的这个女性可能二十多岁,可是她曾经是儿童、少女,现在变成了少妇,将来还会进入中年、老年。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在画一张画,而是在思考一张画了。他又想:我是达·芬奇,正在画一个女人,画的过程中有我对生命的看法,我要把我认为美的东西尽可能地画到这张脸上,我画的不只是这个女人的肖像,也是我自己的肖像。她脸上的微笑也不只属于她本人,其中也有我对生命里最美的东西的赞赏。最后,达·芬奇就把自画像跟这张像合在一起了,如今我们见到的这张画充满了谜,大家不知道他究竟画的是谁。

如果我们今天照着一张照片来画一张画,绝对不可能是好作品,因为它是呆板的。如果我们肯观察的话,包括对着镜子长时间地观察自己,你会发现你的状态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变。所以,我不希望大家去根据一些红学的考证,来断定某个诗句一定是在隐喻什么。其实所谓隐喻就是不清楚、不确定,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隐喻一旦变成确定的一加一等于二,将失去原有的魅力。

宝钗在五十回的结尾处写了一首诗:“镂檀锲梓一层层。”“镂”和“锲”都是指雕刻,有一种很高级的雕工,能雕出一层一层的感觉。“岂系良工堆砌成?”第二句很清楚,这个东西非人工所为,乃浑然天成。“虽是半天风雨过”,这个东西可能是挂在树上的,风雨来的时候它会摇动。“何曾闻得梵铃声”,“梵铃”是庙宇的角落里挂的一种铃铛,梵铃响起,让人有种清醒和觉悟。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松果。宝钗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谜语?宝钗的生命跟松果的关系是什么?她是十二金钗里最聪明的女子,可是她对于生命的执着,是真的开悟了,还是最终只是一个发不出声音来的铃铛而已?作者没有明讲。这个松果可能在暗喻宝钗此生所有的堆砌雕琢、用尽心机的经营,到最后其实是没有真正结果的,因为根本发不出声音。可我不认为这是最好的解释。也许《红楼梦》的精彩只是停留在那四句诗的模糊状态。

现在红学可能有两派,有一派是努力地解释这一句是讲什么,这一句是指宝钗什么命运;还有一派则认为还是停留在文本。我们已经讲了五十回了,我一直提醒自己,作为一个讲述者,一定不能离开《红楼梦》的文本。对它太多牵强的介绍和诠释可能都是在伤害这部小说。因为好的文学一定有它自己的文本,就像李义山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意思去解读它,但永远不要伤害这十四个字自己所产生的力量。 qFCRQd+NYrTEAxB2QCSgP31Cy9yNIqpgxNjtYRFCmlmvgTCstAKh5Y17lfBILt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