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重要的部分是在下面。读完后,大家都说真是妙极了,可宝钗的意见不同。宝钗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意思是前面八个人都是历史上有的人,后面两个没有,她认为没有历史依据的东西是不可靠的,就说不如另外再作两首。黛玉马上拦住说:“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胶柱鼓瑟”是现在已不大用的一个成语,就是明明瑟上调音的短柱用胶粘固起来了,还要再继续弹。这八个字骂得蛮厉害的,意思是你也太较真儿了,这里能看出黛玉跟宝钗的生命态度明显不同。
黛玉觉得生命就是一种率性的自在,宝钗则有很多的束缚跟限制;如果说宝钗是已经用缰绳勒好的马,那黛玉就是没有任何羁绊的马。所以她批评宝钗说:“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外传”是指不该看的禁书,其实黛玉已经看过了。“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就是这两首都是跟戏剧有关的,当时看戏就看《西厢记》和《牡丹亭》。“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探春道:“这话正是了。”探春跟黛玉站在一边,认为没必要计较到底有据无据。
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因为你喜欢文学,最后那个东西就会越传越多,变成真的。我们知道,《达·芬奇密码》一出,现在已经有好多旅行团去找其中那些地方了。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文学会引发人创造出新的东西,我们知道《红楼梦》里创造了一个大观园,对于作者来说,那肯定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可现在在上海、北京都有大观园了。
“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羽只死了一次,怎么会有三四个坟?李纨认为是很多人穿凿附会弄出来的,所以她说:“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这一句话也很有趣,在李纨的心目当中,十几岁的孩子是不该读《西厢记》和《牡丹亭》的。今天在古典文学当中最伟大的作品,在三百年前竟是禁书。所以,我相信眼下有些被禁的电影,大概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经典。有时候人真的很奇怪,当某个文化中的先锋者要去触摸人性中最好的东西时,大家起初是害怕的。从《西厢记》到《牡丹亭》,一直在讲人对于情爱的自主能不能找回来,可是我们用了差不多一千年才真正找到,这真是蛮悲惨的一件事。
如果《会真记》是在唐朝时就有的,真的超过一千年了,我们对青春和爱的追求,竟然争取了一千年才得到。所以今天我们还要争取的一些东西,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够得到。所以我说真要弄清这十首诗的意义,恐怕结尾的这些讨论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