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湘云和袭人的姐妹情谊

“袭人斟了茶来与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听见前儿你大喜了。’”三十一回里我们就知道才十三岁的史湘云,已经有人给她找婆家了。显然,这个事情很快就在贾府传开了,一般的大家族都很喜欢谈论哪个女孩子要找婆家,或者哪个女孩要结婚了。袭人说的“大喜”就是指找婆家,史湘云马上红了脸,“吃茶不答”。当今的很多女孩子都蛮大方的,我的好多女学生会主动跟我说,我妈最近又安排我相亲了。甚至还有个性更健朗的女生,会直接问妈妈,你怎么最近都没有帮我安排相亲?最起码能趁此机会出去大吃一顿。可过去的女孩子只要碰到这类事情就很害羞。史湘云的性格应该算蛮大方的,可是碰到这类事,她的反应也是“红了脸,吃茶不答”。

袭人说:“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我们在西边暖阁住着……”十年前她们也就是三五岁的孩子,可能整天在一起玩家家酒,大家扮新娘新郎结婚什么的,谁都不会觉得难为情。“西边暖阁”,是冬天为贾母特别准备的烧炕的暖房。宝玉和湘云是贾母最疼爱的孙辈,小时候就睡在那里面,而袭人是照顾他们的丫头,当时大家玩在一处,根本没有主仆的概念。袭人没有说出湘云当时说了什么,大概是我将来结婚一定要嫁个什么样的人之类的。史湘云笑着说:“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

我一再强调《红楼梦》最眷恋的就是童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多少都遭遇了人生中的不如意,湘云也一样。她说:“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如果你对童年有某种记忆,就会强烈感受到长大过程中的很多不快。鲁迅很有名的小说《故乡》中就写到了这个东西。他小时候最崇拜的人就是他家佃农的儿子闰土,闰土是乡下长大的小孩,常常给他讲乡下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捕鸟、看瓜、捡贝壳……在富家少爷眼里,这种人是很棒的角色。分手后,闰土一直是鲁迅对故乡的最深记忆,若干年后再回故乡,他最想见的就是闰土。没想到闰土一见他,竟然让儿子跪在地上称他“老爷”。鲁迅这篇小说的最大感伤是童年时记忆中的英雄不见了,《红楼梦》里也一直在讲这种感伤。在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童年真的是非常美好的,因为只有在童年时,人和人之间才没有界限。湘云觉得我当年没有把自己当小姐,你也没有把自己当丫头,大家是平等的,可如今我再回来,你都不像以前那样待我了。袭人这个人是有分寸的,觉得自己是个丫头,人长大了,就不能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湘云却对此感到遗憾。

袭人笑着说:“你还说呢。先姐姐长、姐姐短哄着我替你梳头洗脸,作这个,弄那个。”有没有感觉袭人服侍史湘云,也有点儿像姐姐在照顾妹妹。“如今大了,就拿出小姐的款来。你既拿小姐的款,我怎么敢亲近呢?”其实袭人是在跟湘云开玩笑,可是这种玩笑的分寸很难拿捏,因为年龄的关系,她们既像朋友,又像主仆,界限一直不是很清楚。就像我们上一回里读到林黛玉看到袭人哭了,就安慰她说:不管别人怎么样,我总是把你当嫂子看待。这种话其实很暧昧,想想看,如果你明明是一个用人,有人却说反正我把你当嫂子待,你到底是被抬举了,还是往后的行为该小心些?因为这个抬举很可能引起周围人的打压。这些表达的微妙之处,是处在当下不够细致的人际关系里的我们不太容易懂的。

听了袭人的话,史湘云急得念起佛号来,她是个非常率性的姑娘,觉得这太冤枉她了,马上辩白说:“阿弥陀佛,冤枉冤哉!我要这样,就立刻死了。你瞧瞧,这么大热天,我来了,必定赶来先瞧瞧你。你不信,你问问缕儿,我在家时时刻刻,那一回不念你几声?”她的话没有讲完,袭人跟宝玉赶快就劝她:“玩话你又认真了,还是这么性急!”袭人开这种玩笑,史湘云真的很难过,她是绝对没有这种分别心的人。所以她才会说:“你不说你的话噎人,倒说人性急。”

“一面说,一面打开手帕子,将戒指递与袭人。”记得我母亲、姐姐她们那时常说“手帕交”,指的是女孩子之间很要好的关系,大家会把自己心爱的、珍贵的东西用手帕包起来,这其中有点私密的感觉。袭人非常感谢,说你前几天带了戒指来送给宝钗、黛玉她们,我已经得着了。你今天又亲自送了来,这种绛纹石戒指没有几个钱,可我知道你的心真。显然,袭人是有点想补偿刚才对湘云的冤枉。 NJ6aK581gg8sB1T3crdpYkLBXsS/vjN1Zw7lEld+EePa0QTnSZCpc0Ef4CuiNfp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