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贾母替宝钗过十五岁生日

“到晚间,众人都在贾母前,定昏之余”,“定昏”,就是黄昏的时候要向长辈请安。古时候晚辈对长辈要有一天几次的请安,大家族里这种礼节很严格。“大家娘儿姊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其实这是说给凤姐听的,这样凤姐就比较好办事。这里面有大户人家的规矩,既然要给人家过生日,当然要办得让当事人喜欢。

接下来我们就能看到宝钗的聪明,宝钗的生命里有一种机巧,就是永远要讨好别人。她首先想到的是贾母爱吃什么,因为贾母是这个家族的中心,贾母喜欢谁,谁的地位就会提高。“宝钗深知贾母老年人,喜热闹戏文,爱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所喜者说了出来。”

人真的很奇怪,到喜欢看的电影总是那些打打闹闹片子的时候,就说明你有把子年纪了。年轻的时候总是千方百计地找文艺片去伤感、流泪的,可一旦到了某个年龄段你会变得怕看悲剧,会总是问别人什么电影好笑、好玩。多烂的搞笑片、闹剧你都会去看。可能老年人在遭遇太多的悲剧、经历了太多的沧桑之后,就不想再去碰那些悲哀的东西,看戏对他们来说就是消遣、开心。小时候不懂这些,觉得人活到偌大年纪还这么浅薄,要看那么无聊的电影。可《红楼梦》的作者非常懂老年是怎么回事儿。如果宝钗这个时候要选《魂断蓝桥》,贾母一定难过死了,本来她的丈夫去世了,大孙子也去世了,看这样的悲剧难免触景生情。

这里能看出宝钗的心机之重,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思考过的,所以她的人缘很好,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欢她。可是她这样也很辛苦,因为永远是在迎合别人,最后她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了,甚至她跟宝玉的关系也是如此。宝玉跟宝钗一直不能很亲密,就是因为她没有真性情。

有一个王熙凤在那边打趣,又有一个宝钗这么懂事,贾母更加高兴了。第二天贾母就先送了一批生日礼物给宝钗。那“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不一,不须多记”。

至二十一日,就是宝钗生日了,贾母的内院中就搭了家常的小巧戏台。清代贵族看戏并不是到某个戏院去,而是请外面的戏班子,在自家院子里搭小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昆腔”就是昆山腔,起源于江苏昆山,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昆曲,昆曲后来也分北昆跟南昆;“弋腔”就是弋阳腔,是起源于江西,也是南方的曲种。戏曲比较大的一次改革发生在慈禧太后执政时期,慈禧觉得昆曲太优雅,文辞华丽,典故太多,如果没有受过长期熏染,很难听懂,她更喜欢当时新兴的皮黄系统的剧目,比较活泼、自由,因此后来皮黄的京剧便取代了昆曲。可这几年昆曲又慢慢兴盛起来,像台湾最近就连续请了上海昆剧团、苏州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来演出。

他们“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这自己人里包括了谁?黛玉。有没有感觉到其实作者很有趣?在他的眼里,黛玉是自己人。 LGUqoorIsu1DxZhdF8dEif8Mr5mkmKX7zlE8UQPdqtELOUNCSo6DrHKA2CIBPI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