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宝玉读《庄子》

《胠箧篇》里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意思是说,你不要去刻意标榜那些不得了的圣明、智巧,人们就不会特意往不好的地方走,大盗才会消失。

儒家不是一直强调大家要做圣贤吗?可是庄子却反过来说要“绝圣弃知”,意思是说,大家都在强调做圣贤,读明星学校,做第一名,那谁是第二名?一个社会太过于强调排行,就会导致人的烦恼和痛苦。因为人在这种公共标准的衡量中会失去自我寻找的机会,庄子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可取代的。他的哲学非常符合艺术家的诉求,艺术要求每个人都要尽力寻找属于自我的风格,而不是去跟别人比较。其实老庄哲学对儒家哲学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和辅助,不是说儒家哲学不好,儒家哲学确实比较适合现实社会,但它处处都分是非对错、真假善恶。而《庄子》却告诉我们太过分别也有弊病,就像学校里一开始就用智能分班,那些“放牛班”的孩子怎样自处?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如果一个社会不把钻石、珠宝价格飙到这么高,丢掉玉石,毁坏珠宝,就不会有抢劫和偷盗。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玺”是印章,“符”就是信物,一分为二,日后合在一起就是证明。我们的社会为了防范人们在法律上作弊使用了太多的手段。《庄子》本质上是反法律的,他觉得法律越严密,人的机巧也就越多,如果一个社会总是这么鼓励欲望,人心不可能清净。

“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斗”是米的量器,“衡”就是秤。庄子说应该把所有的斗和衡破坏掉,人开始作弊恰恰是因为社会有了衡量之器。当然,让当今世界“掊斗折衡”是不可能的。可是庄子对我们的提醒是:因为太多严格的监督,可能会丧失人性中最本质的朴素。庄子认为:“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把儒家的价值系统全部废除,才能够谈及人性是什么。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搅乱音乐中的六律,销毁竽、瑟这些乐器,再“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瞽”是盲人的意思,因为盲人的听觉非常敏感,所以古代的乐师常常是盲人,“瞽旷”就是叫旷的盲人音乐家。庄子觉得我们一直强调耳聪目明,所以人心越来越不安静。然后“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文章”、“五采”都跟颜色有关。传说离朱的眼睛可以明察秋毫,把他的眼睛粘起来,大家眼睛才能都亮起来。“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工倕”是当时手最巧的一个工匠,把他的手指折断,这个世界才会人人都有创造。

其实庄子的意思是说,一个社会如果只是鼓励几个精英,是会出问题的。对瞽旷和离朱的推崇会导致大部分人因此远离音乐、美术。庄子最关心的是人的自我完成,在他看来,一个生命如果失却自我完成的能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庄子的最高理想是,让每个人都找到自我完成的可能性。《庄子》中的这一段话不太容易懂,弄不好你会觉得这简直像“文化大革命”,会误读。宝玉就误解了,他看完以后说:啊,我这么不快乐,原来是因为有宝钗的漂亮、黛玉的聪明、袭人的温暖。他觉得应该把这些都毁掉。 diQFfUSpyfTbDznUihP5DUihQIUgkZIfT2JrP62uOG9iSW6AAJma9HYAd/FD4U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