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大家注意到神话的部分。《红楼梦》是从神话开始讲的,讲到那块石头,作者要说这块石头的来历是什么,讲到神话里面的女娲氏。很多人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在中国上古洪荒之前,传说中有两个男神打仗,撞断了一根天柱,当时人相信天是由四根柱子撑起来的,柱子被撞断了一根,所以天就塌下来了。中国人也由此解释地理——西北比较高,东南比较低。天柱断了,西北天上破了一个大洞,老百姓没有天的覆盖,民不聊生。女娲就拿了很多不同颜色的石头去炼石,中国神话中,相信石头是液体,像地球中间的岩浆。石头是有熔点的,到一定高温会熔化,化成岩浆流出来。女娲把石头熔化成岩浆,然后去补天。好像我们画油画一样,用五色石炼出来的岩浆把天补起来。后来的中国神话告诉我们,傍晚往西北边看到的彩霞就是女娲氏补出来的天空。
孔子不喜欢神话,“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不喜欢“哈利·波特”,不喜欢魔法,他喜欢理性,所以后来中国神话大量流失。《红楼梦》的作者却非常喜欢神话,他跟儒家不同,他觉得人的梦幻的空间其实是有很多性灵在里面的。
西方的文化里面有很重要的希腊神话作为基础,我们的神话,比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其实是应该重新整理出来的原典神话。
《红楼梦》作者从神话讲起。女娲氏在什么地方炼石?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把这“山”、“崖”跟“峰”拿掉,剩下的“大荒”、“无稽”都在讲不可查考、不可考证。大荒是时间的最初,所谓的洪荒;大荒无稽,是查证不出时间的最初。青埂,有人认为它是“情根”两个字的谐音。情根,这本小说整个在讲“情”。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女娲开始炼石头了,此时用到数字,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十二是月,二十四是节气,是一年的节气,都在讲时间。
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三六五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剩下一块没有用。那一块石头没有被用,心里面有好大的忧郁。因为忧郁,开始修炼,经过日月风霜,这块石头锻炼成人形,就变成了宝玉。《红楼梦》原来叫作《石头记》,是讲石头的故事。
这块石头修炼以后,有一天忽然觉得应该到人间去经历一下繁华,他碰到了两个仙人,仙人劝他不要去,说人生无论怎么繁华到最后都是空的。可是他凡心已动,“凡心已动”就是执迷,你跟他讲什么都没有用,这部小说相信真正的领悟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有一点像我们在读赫尔曼·黑塞的《流浪者之歌》(又名《悉达多》),作者把悉达多和佛陀,分成两个人来写,年轻的悉达多在寻求一个真理的老师,一旦找到真理的老师,就要跟他出家去修道悟道,有一天,他真的碰到了佛陀。别人就说你一生都在追寻真理的老师,现在碰到了,为什么不跟他出家去悟道?他在那一刻呆住了,他忽然想说我才二十几岁,好像我应该自己去经历一些事情。如果有所领悟,这个领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要打着滚走过来的。小说写到他后来认识了妓女,跟妓女的情爱纠缠,走进赌场豪赌,把对情欲和财富的贪婪全部经历了,最后有一天走到河边,碰到一个渡船的人,那个渡船的人说:我一生就是把人从此岸渡到彼岸去。他就接了这摆渡的工作,赫尔曼·黑塞的这部小说跟《红楼梦》的观点非常像,就是历劫,这个劫难必须亲自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