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仍读《渐》、《归妹》。饭后,客来。又买衣者耽阁一时许。读《丰卦》,意欲急读完《易经》,遂草草读过,全无所得,不知此心忙着甚么,可哑然一笑也。申初,读毕。灯时,树堂来谈。树堂昨日送日课册见示,余本日午刻细读一遍,妄加批语,树堂乃深采录,虚心固胜我十倍。又索观余此册,亦不甚规弹,何树堂但知责己,而我偏工责人也?对之愧煞!谈及家庭,树堂思及失恃,语次潸然。而予喜惧之思,不甚真切,尚得为人耶?二更客去,点古文二卷。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七日)
这篇日记记录的重点在与冯树堂的交往。
冯树堂名卓怀,湖南长沙人,比曾氏小两岁。道光十九年,以解元身份中举人,但会试却不顺利,因此他长年只能在京师做“北飘”,以家教糊口。冯也曾做过曾氏长子纪泽的老师。冯为人耿介,后来做过曾氏幕僚,因不满曾氏的批评拂袖而去。
曾氏与冯交情颇深。在冯三十初度时,针对冯于功名艰难的苦恼,曾为他写过《反长歌行》:“冯夫子,我歌君莫鄙。柏梁铜爵安在哉,盗跖唐尧俱朽矣……冯夫子,我歌君且起。君今三十胡皇皇,浮名驱君不自止。”明年,曾氏出任四川乡试主考,在出差途中还写诗怀念冯与陈岱云:“复嶂七盘相约束,清流九曲与周遭。日高旌旆鸟蛇乱,秋老爪牙鹰隼豪。北望幽燕天漠漠,东归岁月水滔滔。江山如此知交隔,独对菱花数二毛。”曾氏朋友很多,在离群孤处的日子里,独赋诗与冯、陈,可见二人在他心中的分量。
日记中谈到冯的两桩事。一件事:曾氏读冯的日记,妄加批语,冯虚心接受。而冯读曾氏的日记,却评论不多。另一件事:曾氏与冯聊及家庭,谈到去世的母亲,冯神情潸然。曾氏拿冯来与自己对照,看到自身的毛病:自以为是、亲情不够真切。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曾氏正是以好友冯树堂为镜子,照出自己的所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