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零章
小尾巴,出发

1

很多动物可以做人类的好朋友,如果人类愿意,也包括乌鸦。其中一些动物被人类无比宠爱,给人类做伴,被称作宠物。人类会宠爱各种各样的动物,于是宠物真是无奇不有。你见过养八哥的养狗的,对吧?听说有个美国人还在屋子里养猪,每天给猪洗澡,还给猪美容。一个非洲人搂着蛇睡觉,据说既清凉又解暑。你听说过把青蛙当宠物的吗?要是没听说,就去戏曲学校京剧二班找小菊问问,她肯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这个女孩有问必答,从不撒谎。

妈妈跟小菊生气的第二天,小尾巴开始陪小菊上课。生气的原因,妈妈也说不清,小菊也不知道。反正妈妈是生气了。

小菊跟妈妈说:“我有小尾巴了。以后,你不陪我也行了,你陪爸爸,别让他一个人总在外面跑。”

妈妈不屑一顾,问了两个问题就把受宠的小青蛙弄得一文不值。

“它会骑车送你吗?”

小菊摇头。

“它能陪你说话吗?”

小菊摇头。

小尾巴马上一文不值了,妈妈很得意。

小菊却不慌不忙地说:“它能陪我唱戏,我唱戏它也跟着唱。它唱起来还没完没了,比李老师还能唱。”

妈妈进了厨房,厨房里传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她跟锅碗瓢盆闹起来了。

问题就出在小尾巴会唱戏这件事上。教唱腔的李老师刚唱两句,小尾巴就跟着唱起来。小尾巴不会唱别的,只会唱“呱呱”。

呱呱!小尾巴蹲在窗台上,目光炯炯地挑战李老师。小尾巴张嘴唱,李老师却张不开嘴了,声乐教室里发出几声压抑的笑。李老师从小就怕浑身不长毛的动物,对整个爬行纲动物不适应。她怯怯地看看窗台,后退两步,向同学们求援。几个男生窃喜,气势非凡的李老师也有今天。李老师最后把目光落在窗台旁的小菊身上,凭直觉认定这个女孩能担当重任。所有学生都唰地把头转向小菊。

“小菊,把它请走。戏校是我们唱戏的地方,不是它唱戏的地方。”

小菊站起来把小尾巴捉住,捧在手里。小尾巴呱地叫了一声,不服气地盯着李老师。

“你看它多嚣张,快点扔窗外去!”李老师被一只小动物挑战了权威,很不开心。

“它是我养的。”小菊说。

“你……你养的宠物?”李老师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个女孩。

“就算是吧。爸爸外出旅行带给我的,我不能不要,更不能赶走它。”小菊用一只手捏住小尾巴扁扁的嘴巴。小尾巴的两腮一鼓一鼓,显然是生气了。

李老师的脸红了又白,身子颤抖一下。

“它要是不走,我就走了。”李老师退到门口。这个浑身没毛的宠物让她浑身不适。

小菊坚定地摇摇头。李老师狼狈地逃走了,身后传来哈哈的笑声和呱呱的叫声。

校长是消息灵通人士,很快就知道京剧班女生养了一只青蛙,还跟老师唱对台戏。京剧班的教室成了青蛙的教室,很是热闹。这样的事他必须管,不然他这个校长有什么用。

校长找来小菊商量,他喜欢用商量的方式管理学校。小菊拒绝了校长的劝说,认为没什么好商量的。下午,妈妈来接小菊时,校长又跟妈妈商量。妈妈也拒绝了,说那是爸爸给孩子的生日礼物,爸爸常年在外面奔波,孩子拿青蛙当爸爸呢。校长明白了,这个青蛙就是爸爸的替身。校长也为难了,叹口气回到办公室。校长坐在办公室里继续叹气,他需要跟自己商量一下了。校长也是一位父亲,很理解这个女孩对小尾巴的感情。校长跟自己商量的结果是让李老师学会跟小动物相处。好在李老师同意校长的想法,愿意试试。

第二天,小尾巴继续在教室唱歌。青蛙的歌声夹杂京剧的唱腔,学生们的唱腔夹杂着青蛙的歌声,反正听起来有点混乱。

“行行走,走行行,信步儿来在凤凰亭……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这一年四季十二月,听我表表十月花名。”

整个戏校也热闹了。校长和老师都纵容这种唱法,女孩和青蛙越来越任性。第三天,小菊实在过意不去,突然宣布休学了。休学多久呢?小菊说要等她和青蛙的事情解决了再来上学。校长居然同意了。他自己也承认,他是一位软弱的校长,被一个女孩和一只青蛙制服了。

小菊把休学的决定告诉妈妈,妈妈张大了嘴巴立在那里。

“去戏校学戏是你哭着喊着要来的。休学算怎么回事?”妈妈的脑袋一下子涨大了,灌满无奈。

“休学不是退学,自学一段时间没什么不好。”

“原因呢?什么原因?”

“青蛙在教室里唱歌,影响到别人了,影响别人不好。”小菊无辜地望着小尾巴,小尾巴呱呱叫了两声,同意小主人的看法。

“把它留在家里,我替你养着。”妈妈说。

“不行。它喜欢听京剧,你不会唱京剧啊。”

“你不是不知道,我也会唱几句的。”

“你唱得不好听,小尾巴要听专业水平的。”

“上课时把它的嘴巴卡住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休学呢?”

“它跟我一样,不让唱戏也能憋死。”

“你休学了,就会憋死。你想过没有?”

“我自学,照样天天唱戏。爸爸说小尾巴一进冬天要冬眠,它睡觉了,我就回戏校。我在哪儿给小尾巴挖洞好呢?在公园行不行?”

妈妈闷了一会儿才说:“这行不通,小菊。你现在就得跟它分开。它不过是一只青蛙,没那么重要!”

“它重要。你忘了吗?它是爸爸从山里带给我的生日礼物。”

“它再重要也不过是爸爸给你的礼物,不是爸爸……”

“不说小尾巴了。你让爸爸回家吧。他要是在家待着,我就不带小尾巴上学。”

妈妈无话可说了。谁都拦不住爸爸远行的脚步。妈妈早就看出来了,连爸爸都挡不住自己远行的脚步。医生也是这样解释的,他说目前只能放开爸爸的脚步,不然他会发疯。

小尾巴紧紧闭着嘴巴,不唱歌也不表态。它一直看热闹。

校长和妈妈都没有说服小菊,小菊的休学计划竟然得逞了。休学比逃学还简单,班里的男生们都敬佩小菊的气魄。

小菊怕校长和妈妈太难堪,主动答应他们小尾巴一冬眠就回戏校上学。校长和妈妈都很欣赏小菊的态度,认为这个小孩还是很乖的。

从这天开始,小尾巴的眼睛里总是充满感激。

“别那么看着我,为宠物做这些是应该的。”

呱呱!小尾巴的眼睛亮晶晶,好像哭了。

2

小菊为一只青蛙休学,也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这件事在戏校广为流传。不过,几个同学跟踪三天以后发现,小菊的休学生活平淡无奇,不像传说的那么精彩。

小菊每天带着小尾巴去公园练嗓子,咿咿呀呀,跟在戏校里没区别。小尾巴也跟着练嗓子,咕呱咕呱,跟别的青蛙没区别。这对京剧组合一开始惊世骇俗,几天下来便不出奇了。相比之下,京剧老票友们更喜欢小尾巴,时常给它捉小虫子吃。就这样,小尾巴在歌声和溺爱中一天天长大。

小菊休学后,妈妈比以前还忙还操心。她担心女儿还会惹出事端,时不时就给小菊打个电话。妈妈在一家书店上班,兢兢业业工作。除了京剧,她没有别的爱好,全身心地为将来的京剧名角服务。妈妈是看透了女儿,不把她累吐血这个丫头不会罢休。

小菊休学后,比在戏校时还忙碌,除了自修京剧,还要为小尾巴安排前程。小菊看着不知愁滋味的小尾巴,叹了口气,说:“你迟早要独立生活,我得给你一个带游泳池的房子。”说完,小菊觉得这口气很熟悉,却不知来历。这时妈妈下班回来了,叹了口气,对小菊说:“你迟早要独立生活,我得给你一个金饭碗。”小菊笑了,这让妈妈困惑了好久。

小菊终于在公园里给小尾巴找到了合适的房子。这个完美的洞穴藏在一座假山下面,深处连接着湖水,也就是说找到带游泳池的房子了……小菊蹲在洞外面跟小尾巴讲了很长时间,说这个房子的种种好处,比如它的隐蔽性很好,天敌们找不到这里来,比如下面的大游泳池,等等。小尾巴懵懂地看着小菊,表情茫然。小菊索性什么都不讲了,把小尾巴送进洞,请它试住一下。小尾巴一进去就不出来了,把小菊抛弃了。

“再不出来,我要走了。我警告你,有一只猫经常在附近找吃的。你见过它。”

小尾巴还是不出来,喜欢上这个新宿舍。

小菊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便站在洞口旁唱起《霸王别姬》,刚唱到“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小尾巴就乖乖出来,仰起头痴迷地听着,这个举动很像爸爸。爸爸每次回家,什么都不说,先让小菊唱上一段,看看女儿又学到了什么新腔调。小菊唱戏的时候,爸爸就是这副痴迷的样子,就好像他很喜欢,也很内行。妈妈说,爸爸从小就是高明的马屁精呢,她看着爸爸拍马屁的技术一步步炉火纯青。痴迷的表情,匆匆的背影,这就是爸爸的全部。爸爸总是行色匆匆。他匆匆赶回家,听听女儿唱戏,然后取走一把雨伞或是一些换洗的衣服,再匆匆出发到另外一个地方。他的目标在更远、更广阔的地方。从今年开始,他越来越喜欢草原,甚至是平坦的高原。爸爸再回来时,脸蛋上染了一抹高原红。

小菊瞪了小尾巴一眼,禁不住说了句:“马屁精,我需要你!”

小尾巴呱呱回应两声,承认这个身份了。小菊和小尾巴的感情又进了一步。临走,小菊用几片残荷把洞口掩盖了。这么好的居所,不能被别的动物占领。

小尾巴有了过冬的房子,小菊有大把时间自学京剧了,偶尔看电视选中的也是戏曲频道。小尾巴也就习惯看这个频道了,这个习惯跟小菊妈妈的一模一样。不过,从周三傍晚开始,少儿频道播放动画片了——小菊的口味变了。小尾巴和妈妈都看出来了—小菊把戏曲频道忘了。周五傍晚,妈妈还在书店,只有小尾巴陪着小菊。小菊盯着少儿频道的动画片不时地发出几声傻笑。电视里的笑声和小菊的笑声都太难听了,小尾巴气得鼓起两腮,它只想听京剧。

小尾巴呱呱叫了两声,算是警告小菊。它不喜欢现在的频道,必须要结束连续三天的乏味生活。出生以来,它就在一座山下的水潭附近生活。它活得非常自在,想喊就喊几声,不想喊就闷着,高兴了就瞪眼,生气了就鼓腮。它第一次受委屈是身后的小尾巴丢了,丢得莫名其妙。第二次受委屈是被一个旅行者带进城里。那个蓬头垢面的家伙在水潭边洗脸,发现它之后顿生歹意。那个家伙看似老实其实狡猾,略施小计就把它捉住。一路上,小尾巴都在责怪自己——是贪吃让它离开了水潭。幸亏这个小姑娘跟它一样爱唱歌,它过得还算开心,不然早就后悔而死了。

现在,这个小姑娘也开始惹它不开心了。

小尾巴呱呱叫了两声,小菊仍旧盯着动画片,把它的动听歌唱当作空气。要知道,它的歌声在山下是广受赞誉的。小尾巴是个悲观的家伙,它早就预料过,离开水潭它会受辱的。今天,预感终于应验了。

必须采取行动了。

小尾巴猛地跳起来朝遥控器踩下去,不幸落空了。它再一次跳起来,又落空了。这下小尾巴自己都汗颜了,算什么水平啊?丢不丢脸啊?幸亏小姑娘专心看电视,没看见它的窘态。她太冷漠了,连它丢脸的事都不在意了。

小尾巴决定再试一次。这一次它居然成功了,电视屏幕一闪,闪回到戏曲频道。

一个访谈类节目正在上演。小菊刚想发怒,被画面上的一位老者吸引了。她的表情先怒后喜,张大嘴巴,彻底傻了。接下来,她翻出纸和笔,迅速记下几行字,最后朝小尾巴扑过来。小尾巴大叫不好,想逃,可是已经晚了。它得到小姑娘一个恶狠狠的拥抱,差点儿死在她的怀里。

“小冤家,你知道你干了什么吗?”

小尾巴委屈地呻吟了一声,知道自己闯祸了。

等着饿死吧!等死吧!其实,从离开水潭那天开始,小尾巴觉得自己就是在等死了。

3

小尾巴确实闯祸了,但它不知道闯了多大的祸。

第一次,小尾巴让小菊休学回家。这是第二次,小尾巴闹得小菊要离家出走了。

小尾巴毕竟不懂人类的东西,它不懂小菊那天在戏曲频道看到了什么。在小尾巴看来,屏幕上没什么特别的,一位老人随便说了几句话,小菊便疯疯癫癫地险些把它捏死。所以,小尾巴自始至终都不承认是自己的错。小菊说要它做伴时,它愿意陪同,没有赔罪的意思。

小菊离家出走,从决定到出发隔了很多天。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小菊记下了老人的地址,先给老人写了一封信。她需要耐心等待老人的回信,说不定老人还能指出一条近路。小尾巴不光陪小菊去寄件,还帮了小主人大忙——投信时,信卡在投递口,它腾地跳起来把信撞进邮筒。小尾巴是想告诉小菊,它不是一个无用的宠物,而是一个重要的伙伴。

小菊先是耐心等待,接着是失望,然后绝望了。人类的举动总是让小尾巴不理解,既然还要等信回来,当初何必把信扔进筒子。真不该帮忙把信撞进筒子,小尾巴认为自己干了一件愚蠢的事情。

又等了几天,小菊跟小尾巴说:“帮我做个决定,我还等不等回信?”

小尾巴呱地叫了一声。

小菊急了:“等?还要我等,我等不及了!”

小尾巴赶紧呱呱叫了两声。

小菊把小尾巴捧在手里,说:“这就对了,不等,不等,直接出发!我肯定能找到他。”

偏偏就在这天,小菊收到了回信。小菊把那封信读了六遍,然后宣布出发。小尾巴呱呱叫了两声,提醒小菊要冷静,要做好充分准备。小菊果真冷静下来,接下来她悄悄准备了两天。她分批往一个背包里塞东西,硬把干瘪的背包喂成大胖子。

妈妈自然不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母女俩的生活看上去和之前没有两样。爸爸给妈妈打来了电话,内容不新鲜,是报平安的—他搭乘一辆敞篷车去了高原。爸爸还跟女儿说了几句话。他告诉女儿,他正在一个高原上行走,这里离天空最近,伸手能摘到星星,走累了就把背包挂在月牙儿上。他还补充说,妈妈肯定不相信这些事情,只能跟女儿说。小菊敷衍几句,就是一路顺利、一路走好、替她给星星问好之类的。爸爸挂电话之前说,估计再走上半年他就回家天天陪女儿。这是爸爸两年前的许诺,许诺的内容没变过,不断推迟的是时间。

爸爸刚挂掉电话,小菊又打回去问爸爸:“你的旅行有目标吗?”

爸爸迟疑了一下,说:“沿着地平线走,找最宽敞的地方,天空做屋顶,天边做墙壁……大概有吧!”

小菊说:“目标太大,不算。”

爸爸走在平坦的高原上,谈兴很浓:“你怎么看目标?”

小菊说:“你要是去找一座山、一条河、一个人,就算有目标了。”

爸爸叹了口气,承认他没有目标。他跟医生也说过了,两年来他的旅行毫无目标,却停不下来。

爸爸说:“我像一只鸟,怕笼子,喜欢四处飞。鸟的世界不能太窄。”

小菊说:“鸟没有目标,它们四处乱飞。”

爸爸说:“我真变成鸟就好了,因为最宽敞的地方是天空。”

小菊说:“爸,祝你成功,祝你变成鸟,祝你有目标……”

小菊接下来的话饱含深意,另一头的爸爸和身边的妈妈都没听出来。

小菊这样说:“爸,我有目标了。我可不是乱飞的鸟,是找水喝的小马。”

爸爸在平坦的地方躺下来。躺下去之后,他变成了一汪液体,往四处蔓延。他最恐惧的事情是被装进瓶子,再封上盖子。那种恐惧能让他变成一颗炸弹,他要炸碎瓶子,再飞散出去。

妈妈安静地缝补着一条长长的水袖,对父女俩的对话并不感兴趣。她已经习惯了丈夫不在家的生活,觉得陪女儿学京剧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去年冬天,她载着小菊去戏校上课,骑到一块冰雪路面,自行车突然滑倒飞出去。她爬起来抱起小菊,很想跟女儿说咱不学了好吗,可是没说出来。这几年,她只在那一刻动摇过,其他时间都坚定地陪着女儿往来戏校。那种坚定终于成为一种习惯。习惯的力量非常大,如今谁都挡不住母女俩学京剧的脚步。

小菊跟爸爸通电话时,小尾巴也在旁边。小菊的意思,小尾巴全明白。小菊示意小尾巴为她保密,小尾巴点头答应小菊。不答应也得答应,它的话只有小菊懂一些。它把小菊的计划大声喊三遍,小菊的妈妈也听不懂的。

谁能懂一只青蛙的歌唱呢?只有唱歌的人们之间才懂对方的意思。

4

临近中午,妈妈从书店打来电话,打听女儿午饭的情况。女儿休学的日子,她早上把午饭准备出来,临近中午再打电话指导女儿热饭。

小菊背上行囊正要出门,电话响了。要不要接这个电话?小菊犹豫了。小尾巴呱地叫了一声。小菊接起电话,支支吾吾地跟妈妈说话。

“知道了,妈。我早就学会了,用微波炉热饭一点都不难。”

“妈,我给你写了一封信,放在茶几上。”

“口头说不明白……说的是学戏方面的事情。”

“我以后经常给你写。你女儿长大了,别惦记她。”

“还有,你下班回家先别做饭,什么都别做,先读这封信。”

跟女儿通完电话,妈妈很开心。这是女儿第一次给妈妈写信,她非常期待,恨不能马上下班,最好女儿还不在家——假如女儿坐在对面,这太难为情了。她想一个人静静地读女儿写给她的信。

傍晚,妈妈下班回家,女儿果然不在房间,只有那封信安静地躺在茶几上。妈妈忍不住慨叹跟女儿之间的默契。妈妈洗了手,打开信封,刚读几句便发出一声惊叫。除了这封信,还有一张借条。女儿借走了抽屉里的一千元钱,说以后用做家务偿还这笔借款。女儿还表达了歉意,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不是借钱,更像一个爱面子的小偷在为自己开脱罪责。

这封信让妈妈哭笑不得。呆了片刻,妈妈给爸爸打电话,想用这个巨大的消息催他回来,却无法接通。妈妈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她大声哭喊起来。哭了一会儿,她继续打爸爸的电话,无数次以后终于打通了。听到这个消息,爸爸先愣了片刻,才慢慢说道:“像我女儿……运气好的话,我俩能在同一座山顶相遇呢。”

妈妈用粗话骂了爸爸。

爸爸又问:“对了,你知道是哪座山吗?我得赶去跟女儿会合。”

妈妈回了一句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就好了。说完,妈妈绝望地睡着了,她梦见女儿被野兽追杀,惊醒了。妈妈赶紧打开电脑在网上查找,希望查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她最想知道女儿究竟去了哪座山。

小菊在信里没告诉妈妈那座山的名字,因为妈妈要是追上来,旅行就失败了。这次旅行不能太随意,她不能随随便便丢掉分数。

5

少年在信里说了,会有一只乌鸦盯着她,她的一举一动都在乌鸦的视线里。传说中的乌鸦一直没有露面,小菊怀疑自己上当了,也许少年提到的乌鸦根本就不存在。就算乌鸦不存在,小菊也不含糊。她的举动梅先生肯定知道,不能欺骗梅先生。

小尾巴呱呱叫了两声,表示赞同。其实,小尾巴对小菊的做法只有两个态度:赞同或者反对。除此之外,它实在提不出任何建议。

少年的建议已经够用了。

给小菊回信的不是梅先生本人,是一个少年。少年告诉小菊,回信的内容有梅先生的意思,也有他自己的意思。在信的末尾,少年以个人的名义祝愿小菊梦想成真。

少年自称是梅先生的助手。梅先生最近隐居山中整理思想,不愿意跟外界接触。一句话,梅先生暂时淡出京剧界了。少年是梅先生的远房孙子,自愿陪梅先生住在山里,帮梅先生料理杂务。事实上,他经常做的事情是帮梅先生数星星。梅先生每次数到三百五十肯定发蒙,他得帮先生数下去,最多的一次数到七百六十三,梅先生很满意。有时候他还要去林子里为梅先生采蘑菇,他和梅先生都需要蘑菇里的营养。少年有一次遇见很大的榛蘑圈,背回几十斤榛蘑,分给道观里的道士们品尝,获得老道长的赞扬。

少年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帮梅先生处理信函,接待慕名来访的崇拜者。梅先生在山中隐居本来是个秘密,可是这个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被一些媒体报道出来。媒体不经意间泄露了梅先生的行踪。上次一个电视台的记者前来采访,答应梅先生在节目中不暴露他的行踪,可是他的行踪还是被细心的观众发现了。小菊那天细心,在画面中一眼看到了道观的名字,在网上一查,居然查到了道观的地址。细心的人多着呢,梅先生时常收到京剧爱好者的来信,他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搞到的地址。邮递员翻山越岭来到这个隐蔽的道观给他送信,他满心歉意,每次都送蘑菇给邮递员。收到信后,梅先生偶尔会口述回信,请少年做记录后整理一下把回信发出去。小菊的信打动了梅先生。梅先生嘱咐少年一定回信劝她苦练基本功,只是他现在还不能同意她来山中拜访,至于他在节目中提到的马鞭子,已经是一个文物,不能随便借给她做道具。

少年按照梅先生的意思给小菊写回信。其实,小菊写给梅先生的信也打动了少年,少年没有经过梅先生同意,擅自修改了回信的内容。少年不反对小菊来拜访梅先生,只是路途遥远艰难,建议小菊要是遇见困难就返回去。少年在回信中给小菊描述了路线,一时兴起,还为这条路线设计了注意事项,有的情况可以加分,有的情况要减分。

记住,乌鸦盯着你呢。少年像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太,在信中反复强调那只乌鸦无所不在。想到少年的性格居然像老太太,小菊忍不住笑了。

小尾巴莫名其妙地看着小菊。这个女孩离家出走后,情绪有些失常,经常无端地笑。小尾巴鼓起两腮表示了担心,可是小菊没有体会到小尾巴的担忧。人和青蛙的交流毕竟是有限的,靠的是默契。

6

小菊坐了九小时的火车、四小时的汽车,一直没看见乌鸦。

火车穿过一片森林时,有一群鸟在天空盘旋。小菊自言自语,乌鸦,乌鸦。小尾巴昏昏沉沉,没有精力纠正小菊的说法。小尾巴从上午开始就沉默了,不唱歌不说话,任凭小菊胡说也不回应。对面的老人听不下去了,摇摇头告诉小菊那是喜鹊不是乌鸦,请别再闹笑话了。

小菊尴尬了一会儿,说:“我对别的动物很有研究,比如青蛙。”

老人歪头看着小菊,不言语。他怀疑这个丫头在说谎。

小菊说:“我还能跟小青蛙对话呢。”

老人摇摇头,不信。

小菊不慌不忙,把小尾巴放在桌子上,温柔地望着它。小尾巴却没有反应。小菊尴尬地看了老人一眼。老人闭目养神,嘴角露出不屑。火车里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小菊感觉呼吸困难。

小菊跟小尾巴说:“唱两句吧。唱两句有什么不好?”

小尾巴紧紧闭着嘴巴,继续沉默,就是不跟小菊对话。

老人撇嘴笑笑,他更不相信这个小丫头有特异功能了。

小菊清清嗓子,自己高声唱了起来。她这个时候开始唱戏是给自己雪耻的意思。

《苏三起解》的唱段,人们很熟悉。小丫头的嗓子脆生生,很是响亮。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车厢里的噪音渐渐平息,只剩下小菊的歌声。小菊唱完最后一个字,片刻的宁静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掌声,掌声把车厢胀大了。老人赞许地笑了。远处还有叫好的,大声喊着:“再来一段!再来一段!”

小菊美滋滋地看着小尾巴,期待它的赞美。小尾巴没有任何表示,呆呆地望着小菊。小菊愤怒了,小尾巴却一扭头望着窗外的风景。当一片湖泊出现时,小尾巴好像有了点精神;湖泊一过,它又蔫了。

老人突然说话了:“你的小伙伴怕干燥,不能缺水。你这也算对动物有研究吗?”

小菊一听,觉得这话有道理。一阵忙碌后,小菊把矿泉水倒进饼干盒。小尾巴蹲在饼干盒里,精神好了些,嗓子里发出一声呱。

小菊说:“我都唱完半天了,你怎么才喝彩呢?”

小尾巴又不言语了。自从上了火车,它就不爱活动了,只喜欢望着窗外移动的树梢儿和云彩发呆。渐渐地,它好像有别的心思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老人打破沉默,给小菊讲起自己的故事。

“我是一个木匠,你管我叫木匠就行了。可我不是一般的木匠,专门修建寺庙和宫殿。你说,我是不是很不一般?”

小菊对木匠这个职业不熟,也不明白修建寺庙和宫殿的木匠哪里不一般。小菊愣愣地看着木匠,不表态。木匠很尴尬,可怜地看着小尾巴。小尾巴强打精神,呱呱叫了两声,算给了木匠一个台阶。

小菊说:“瞧瞧,我说过它听我的,没错吧。替我回答问题不算什么,它还能跟我一起唱歌呢。”

木匠点点头,就算相信小菊是个驯蛙高手了。

木匠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一座道观。道观的杉树檩子用了八百多年,有些腐朽,需要更换新的木料了。道观藏在很远的山里,木匠正兴冲冲地赶过去。他的老伴三年前从一起乘坐的一辆汽车上下去,就失踪了。老伴离开他之后,他喜欢在外面工作,不喜欢待在家里。从去年开始,他在飞舞的木屑里看见了老伴,于是痴迷地做着木匠活计,在飞舞的木屑里跟老伴重逢。凭这个手艺,他能吃饱饭,还赚钱给儿子买了一辆小汽车。说到这个,他显得很自豪。他有点清高,极少给别人做桌椅这些家具,手艺只用在寺庙和宫殿上,这是他这个木匠的尊严。

在一个很小的车站,他突然决定下车。他和老伴就是在这个小站认识的。他临时决定去那条小街上走走,说不定还能遇见她。他老伴没有别的癖好,就是喜欢旅行。她如果还怀念她的老伴或许会来小站走走。木匠兴冲冲地下了火车,淹没在下车的人流中。

座位上只剩下小菊和小尾巴。小菊第一次感到旅途的寂寞。

半小时后,火车到达终点站。小菊看了站牌一眼,果真是那尔轰。少年在信里写着这个名字呢。小菊一打听,果真有一个地方叫风镇,也有直达风镇的汽车。通往风镇的汽车一天两班,今天最后一班将在半小时后发车。少年的路线设计得天衣无缝,小菊目前的行程完全在他的设计方案中。

小菊开始佩服这个少年。

不过第一次离家出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刺激,反倒有些乏味。就在这个时候,少年提醒道:“注意了,想通过风镇不容易……”

小菊没把这句话当回事。不就是一个小镇吗?它还会吃人吗?不过,小菊对未来的旅行又充满了新的期待。汽车开进山区,空气透彻,草木的气息从窗外渗透进来。小尾巴目光炯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小菊收起少年的信,自言自语道:“你的话,我可不能全信。你说的乌鸦在哪儿?”

小菊又低头问小尾巴:“嘿,你看见过乌鸦吗?”

小尾巴目光炯炯,呱呱呱回应了三声,小菊理解为“没看见”的意思。

“是吧?你也没看见过,我也没看见过呢。”小菊刚说完,扭头一看窗外,一只黑鸟高悬在群山之巅。小菊不敢乱说话了,看着小尾巴,希望得到它的提示。小尾巴眨眨眼睛,望着窗外,又不吱声了。自从踏上旅程,小尾巴不乖了,对小菊经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7

汽车朝着更茂盛的林区一头扎了进去。让小菊愤怒的是,小尾巴开始对她视而不见了。小尾巴蹲在小菊的手掌里,却一直背对小菊。它喜欢朝向汽车奔驰的方向,那些迎面而来的树木更吸引它。小菊产生了一个不好的预感:旅行刚刚开始,她和小尾巴的友情却走到了尽头。小菊赶紧收起愤怒,觉得应该给他们的友情喂些粮食了。友情需要喝水,需要吃饭,不然友情也会饿死的。

小菊取出饵食递到小尾巴的嘴边,讨好地说:“吃吧。我承认是我先冷落你的,我承认我太任性了。”

小尾巴还是不理小菊。小菊都要哭了。

小尾巴突然从她手里跳起来,朝窗玻璃撞去。一只小青蛙怎么能撞开厚厚的玻璃呢?小尾巴很快被反弹回来,幸亏落在小菊的怀中,要是落在脚下可就惨了。

小菊几乎哭了,絮絮叨叨地说着:“嘿,你要逃走吗?你是爸爸送给我的礼物,你现在的生活不是我的错,你要怪也应该怪我爸爸。我对你一直很好,都为你休学了。你去问问那些小孩,谁能为一只青蛙休学?就算我有什么不对的,你也应该原谅我!”

小尾巴鼓起两腮,眼睛瞪着窗外闪过的树梢儿和云彩。面对小菊的表白,它也显得三心二意,根本不听小菊的解释。小菊闭上嘴巴,不敢再刺激小尾巴了。她第一次发现,这个草绿色的小家伙一点都不乖。

下面的路程,小菊乖了,默默地期待风镇的到来。按照少年的说法,这个小镇是一个难以通过的关口。它难在哪里?它是一个迷宫,还是藏着怪兽?

其实,风镇正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 Cwa46lHyzzMqERkMD6y2M7KobVaDTMMjpTWsMR3f4QTe48+E91Q05j5sdPh7Jn0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