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

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战日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一部规模宏大的回忆录,

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

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

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

检讨中国近代革命,

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

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

他的文字浅显明白,

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

也许正因为这样,

美国大文豪厄普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

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在长沙读高中时,年约18岁。

黄仁宇的母亲。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前数月。

抗战时着军装的黄仁宇(后排最右),与亲友合照。

1946年在美国堪萨斯州雷温乌兹要塞就读陆军参谋大学。正在进行地图演练。

1946年就读陆军参谋大学时。

1946年就读陆军参谋大学时。

1949年在东京担任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副官。

1949年以“商务”名义在东京取得的“外国人登录证明书”。

东京中国驻日代表团举行宴会,朱世明将军(中)、何世礼将军(着西装)、黄仁宇(立于门口)与来宾握手致意。

1952年11月10日摄于安亚堡,就读密西根大学时。

1953年7月20日摄于安亚堡,就读密西根大学时。

就读密西根大学时。

在安亚堡半工半读的黄仁宇。

1956年读研究所时,已取得博士学位且正任教于圣母大学(Notre Dame)的弟弟黄竞存来访时合影。

60年代初的年轻学者黄仁宇。

60年代初的格尔(Gayle Huang)。

1966年8月21日与格尔在纽约Rye海滩度蜜月,当时黄仁宇48岁。

1968年,与儿子杰夫(Jefferson)共进早餐,摄于纽约纽普兹。

1973年英国《观察家》(Observer)周刊

1978年5月,与格尔摄于田纳西州孟菲斯密西西比河河边。

1979年,在纽普兹家中,与格尔共同校阅手稿。

1986年黄仁宇首度回到中国大陆,与妹妹(黄粹存)合影于桂林。

1992年11月与格尔合影于台中日月潭。(林载爵摄)

黄仁宇的书桌。他习惯将椅子斜摆,并且刻意拆掉右边的扶手,以利工作。(林载爵摄)

1996年8月11日摄于赫逊河畔。(林载爵摄)

1998年秋,与格尔合影于佛蒙特州Brattleboro近郊。(文庭澍摄)

1996年8月11日摄于自宅(10 Bonticouview Drive, New Platz)阳台前。(林载爵摄)

1997年8月2日与儿子杰夫、媳妇凯蒂(Catie)及新生孙子合影。 9m0M9wbzFjcveYECCA0KgZWyLGBhl7ssRe5rfVwt1+VZScuR9wmxahl4kKPqW8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