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论可亲和可敬的德性

这两种不同的努力,即旁观者努力体会当事人的情感,以及当事人努力把自己的情感降低至旁观者所能赞同的程度,是两类不同的品性得以建立的基础。温和的、和善的、可亲的德性,坦诚的、谦逊的、宽容的、仁爱的德性,建立在前一种努力之上。崇高的、可畏可敬的德性,克己的、自制的德性,驾驭激情以使我们天性的一切行为趋势都符合我们自身尊严、荣誉以及我们行为合宜性要求的德性,则源于后一种努力。

一方面,如果某人的同情心似乎对他所交往的那些人的所有情感作出回应,为他们的灾难感到悲伤,为他们受到的伤害感到愤恨,为他们的好运感到高兴,那么他看起来是多么的可亲啊!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处境中尽力做到镇定和自我控制的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感到多么高贵的合宜和优雅啊!这种平静和自制构成了每一种激情的高贵,并且使每一种激情降低到他人能够体会的程度。

人性的完满,就在于多感受他人而少感受自己,就在于克制我们的自私,同时放纵自己仁爱的意向;唯有这样,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各种情感和激情的和谐,它们全部的高雅和合宜尽在这种和谐之中。正如像爱我们自己一样爱我们的邻人是基督教的伟大戒律一样,仅仅像爱我们的邻人一样爱我们自己,或者同样可以说,像我们的邻人爱我们一样爱我们自己,就是自然的伟大训诫。

正如趣味和正确的判断力,当它们被认为是值得赞扬和钦佩的资质时,应该是指向那种不可多见的情感的细腻性和领悟的敏锐性;感受力和自我控制力,当它们被称作德性时,也不被认为存在于那些程度一般的资质之中,而只存在于那些程度非比寻常的资质之中。仁爱这种可亲的德性的确需要远远超出粗俗之人所具有的感受力。宽宏大量这种可畏可敬的德性无疑要求远远高过最软弱的凡人所能拥有的自我控制力的程度。德性是卓越,是那种非同寻常的伟大和美好,远高于平庸和普通。可亲的德性在于这种程度的感受力,即以其敏锐细腻、出人意料的体贴关怀而令人讶异。可畏可敬的德性在于这种程度的自我控制力,即以其令人惊叹的优势驯服人性中最难驾御的那些激情而令人震惊。

在这方面,在德性和仅仅合宜之间,在那些值得钦佩与歌颂的品行和那些只不过值得认同的品行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许多场合,最完满合宜的行为,只需要凡夫俗子具有的普通常见的那种程度的感受力或自我控制力就够了,有时候甚至连那种程度也不必要。相反,在那种尚未达到最完满合宜的行为中,往往也有着程度显著的品性;因为在一些极难达到完美的场合,这些行为仍比通常被预期的更接近完满。

在这类情形中,当我们在确定某一行为应被责备或称赞的程度时,常常会运用两种不同的标准。第一种标准是完全合宜和完满无缺的理念,即在那些艰难的情境中,没有哪个人的行为曾达到或能达到的完全合宜和完满无缺;与此相比,所有人的行为必定永远显得该受责备和不完满。第二种标准是与这种完满无缺的接近或相距程度,大多数人的行为通常能够达到该程度。凡是超过这一程度的行为,无论它同绝对完满相距多远,似乎都值得喝彩;凡是未达到这一程度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责备。

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商羯罗大师和弟子们
德性,道德品性。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 j6JLc9Dy7nMMPOREa/UByPZwtRSsA4iFBqL/sY/geqwMu9MDbSAgD3qR9Jr3oc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