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六章 和胜商号

这一路从临清抄关,到扬州抄关,已经收了三回过船税。

过船税是小船十文钱、中船三十文钱、大船五十文钱,而商船除了过船税外还要交货物税,货物税就要看货物的贵贱多寡来定了。但官员、太监和举人过往不用交钱。

御史有些载客或运货的民船就雇请一位举人护航,路程远、钞关多的话可以省不少银钱。更有胆大的商船悬挂什么“布政司大堂”、“按察司大堂”的牌子冒充官船来逃税。

后面船上几位举人在舱内听到了,齐笑着奚落道:“二两银子,也敢叫花红么。”

邻舟那商人听说举人老爷不肯屈尊,忙道:“小人愿付三两银子,请大老爷帮个忙,动一动贵脚。”

这时离扬州钞关已近,因为前面关卡拦船收税,河道上船只航驶缓慢,前船挤着后船挤成一团。那商人只是低声下气的央求,一干举人老爷却忒狠的心肠,自顾自的说说笑笑,也没人愿意挪一挪屁股,是嫌三两银子太少。

任他青州商人如何央求,举人老爷们也不肯移驾,端的是铁石心肠。

舱里,雪竹于心不忍,小声骂道:“这还是圣人门徒么,一身的铜臭味儿,闻着恶心!”

李青阳瞧着她义愤的小脸,笑道:“这是举人老爷的行市,也是威风,你不懂。”

“商人总不会亏的,你若轻信了那青州商人的鬼话,才是真的见了鬼。”

“无利不起早,商人是不会做赔本生意的。贵买绝不会贱卖,商人会把售价提高,最终受苦的还是寻常百姓。钞关税收重,商旅不行,最终导致民间物物皆贵。”

“这就叫官绅一家,沆瀣一气,有些与官府关系密切的大商家,就可以从中大肆谋利。”

雪竹一向不怕他,小嘴撅起来撇了撇,娇俏的哼了一声。

钞关有横木拦河,船交过船税那横木就会两边翘起,让船过去。前头几位举人坐镇的船,出示举人入南京求学的公据,都很快就通过了。那青州商人的船却被税官吏拦住了收税银。

那青州商人也不敢抗辩,乖乖的交了银子过关。

李青阳有些按捺不住,从舱里探出头去,笑着问道:“大掌柜,咱们这是要夜泊扬州了吗?”

外头常掌柜立在船头,高声笑道:“客人说的正是,既来了扬州,怎可不领教一番二十四桥明月夜。”

两人这样的对答,引来几个举子嗤笑连连:“哪里来的土鳖。”

“看着像是地主家的傻儿子,理他做甚。”

青阳无奈,将半天身子缩回舱里,妙玉早和丫鬟笑成一团。

妙玉笑的花枝乱颤:“李二爷也吃憋了呢,倒是稀奇。”

青阳恼羞成怒,便恶狠狠道:“我先吃了你!”

妙玉慌忙讨饶,她脸皮极嫩,大白天的当着两个丫鬟,外面又时有船工穿梭,有些窘迫,一室皆春。

扬州繁华以漕运盛,这是历史的、真实概括。

漕运的兴盛带动、促进了扬州城市的发展。漕运的衰落,扬州城也随之而中衰。成也漕运,衰也漕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条大运河沟通着这个城市与京城的路线,于是带来了一系列的繁华。

九巷十八曲,曲曲通幽,幽深处便是温柔乡,温柔乡也是英雄冢。

身侧佳人眼神有些迷离,青阳问过方知,此九曲十八弯的幽深巷子,竟是她生长之地,她自幼便住在这烟花柳巷里,却出淤泥而不染。

两日后,扬州。

扬子津边上,多了一家叫做和胜魁的商铺,一溜十间大瓦房,专卖登州府出产的山货,海货。

店主人是一对青年的夫妻,女主人深居简出,不见真容。男主人却生的英气潇洒,待人和气,逢人见面三分笑,谈吐又儒雅不凡,令人如沐春风。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和胜魁一开业就搏了个头彩。

登州背山面海,出产的山货海产成色好,不论食材,药材在江南都极受欢迎。掌柜的又待人和气从不缺斤少两,由此,和胜魁很快在扬子津占据了一席之地,站稳了脚跟。

半个月后,江南的天气热了起来。

天蒙蒙亮,扬子津渡口,长随,苦力将一袋袋米面搬上船。

李青阳站在岸边,派人将购自湖广的五十石军粮,运回登州,以解戚继光军中燃眉之急。

将四个军兵叫到身前,叮嘱一番:“路上小心,忍一时之气,不要和人争执。”

四个军兵一起抱拳,恭敬道:“我等明白,这是咱备倭城父老的救命粮,万万不能出乱子。”

李青阳千叮万嘱,又取出一个褡裢递过去,笑道:“这是西儒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山海舆地全图》,佛朗机国兵器图册各一卷,带给你家戚指挥。这些都是宝贝,可不要弄丢了。”

军兵将一卷图册接过去,小心谨慎的贴身藏好了。

最后,李青阳偷偷将一匣银票塞过去,便摆手道:“去吧,一路顺风。”

青阳目送粮船打着登州卫指挥使司的旗号,消失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才翻身上马,一声轻斥,十余骑打道回府。

清晨,和胜魁。

八仙桌上摆着几碗白粥,几样小菜,青阳却吃的十分香甜,将爽脆的萝卜咬的咯吱作响。

“喏!”

雪竹将凉拌的豆腐放在桌上,赌气道:“守着万贯家财,成天吃葱拌豆腐,吃的小姐都瘦了。”

青阳只是从容一笑,妙玉却皱眉道:“说的什么混帐话,万贯家财,那是登州数万百姓的活命钱。”

雪竹小脸挤出一丝笑意:“好嘛,我家小姐是菩萨心肠。”

瞧着雪竹愁苦的小脸,青阳笑着劝解道:“雪竹说的对,也不能总吃萝卜豆腐,回头我让安叔下河摸两尾鲜鱼。”

雪竹这才开心起来,嘀咕道:“老爷知错就好,我家小姐呀,可从没吃过这样的苦。”

一个护住心切的俏丫鬟,絮絮叨叨,青阳,妙玉两人相视一笑。

妙玉眼中满是情义,轻柔道:“他出身官宦之家,自幼锦衣玉食,又何曾吃过这样的苦。”

化不开的柔情蜜意,在空气中荡漾,此时无声胜有声。 H2/BNrvvVEf14ldhsWMGo+AbAPcTaurN2QFXEG7692NyZA6lOGIQuvpBbwYEyQ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