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五章 运河风月

王月儿做男子打扮,英姿飒爽偏又清秀绝伦,蹦蹦跳跳的跑进来。

青阳,妙玉两人笑着使个眼色,心中好笑,这姑娘一颗芳心都在戚继光身上,明眼人都翘的出来。

戚继光嫩脸更红了,不悦道:“大姑娘家,疯疯癫癫的成何体统!”

王月儿也不怕他,一撇嘴,娇俏道:“你又打不过我,凶什么呀!”

噗哧,妙玉瞧着戚继光涨红的俊脸,终忍不住笑出声了。

这又是一对欢喜冤家,那位王姑娘出身地方豪强,自幼喜欢舞刀弄枪,落单放对,戚继光还真不是她的对手。

三日后,城外。

十几个人,几十匹马,几辆马车,在朝阳下描绘出离愁别绪。

李青阳青衣小帽做市井打扮,拱手道:“回吧,不必送了。”

戚继光不放心,自是千叮万嘱:“哥哥,嫂嫂此去扬州购粮,开商路,千万小心。”

“你等切记,钱财是身外物,如有不测,保住性命是第一要务。”

一旁,六个做长随打扮的军中精锐,齐声应诺:“指挥大人放心,如有不测,我等必以死相拼!”

戚继光这才心中稍安,抛却伤感,豪迈道:“我祝哥哥,嫂嫂一路顺风。”

“驾!”

一声长笑,十几条汉子纷纷打马,保护着马车上了官道,往运河方向赶。

嘉靖二十四年,五月。

临清州,陶馆县,李府。,

吕长海撕掉门上的封条,缓缓推开厚重的大门,拍拍身上的灰尘,随手将门上结着的蜘蛛网扯开。走进杂草丛生的院子里,物是人非,杂草间还能见到干涸的血迹,诉说着李氏一门的冤屈。

几人提着香火,供品穿过大厅,入二门,走进落满尘土的宗祠。

吕长海瞧一眼宗祠敞开的大门,翻到的牌位,皱眉道:“来几个人,去拾掇干净!”

李青阳却淡然道:“不必了,我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一个七尺男儿肃立在祠堂门外,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坚硬的青砖路面上。端端正正的摆好供品,燃了三炷香,便嘭嘭嘭的连嗑几个响头。最后一个重重的响头,长跪不起,此时已是泪流满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啜泣声如杜鹃泣血,感人至深。

半个时辰后,大批锦衣卫冲进李府,府中却早已是人去楼空。一个气急败坏的锦衣百户,带兵搜遍了李府,最后发现诺大个李府只少了一件东西,祠堂里那件破旧的三品官服。

两日后,运河水道,长长的船队在拥挤上的运河上穿梭。

吕长海拿银子走通了一个晋商的门路,上下打点周全了,十余人随船队沿运河南下,往扬州去。

船队在运河上走走停停,行了多日,夏日炎炎,躲在舱中喝杯清茶,翻一翻话本,游记已是极大的享受。李青阳身边有佳人陪伴,欣赏着文字之美性情颇为舒畅,晚间凉爽了便尽情欢娱,沐浴爱河。

船在京杭大运河水道上进展缓慢,盛夏季节,这条沟通京师与江南的黄金水道,南来北往,舳舻相望,前面已经是扬州地界。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是神仙也向往的地方。

这支船队的东主掌柜姓常,是个晋商,榆次常氏的大掌柜。

大明盛世,各家商会的船队往来穿梭在大运河上,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同乡会,诗会,歌舞会,各种明目繁多的名流交际,乡党聚会,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午后,常大掌柜在船上置酒邀请贵客,名曰“旅次扬州山西会”,邀请一些祖籍山西,旅居扬州的士子,官绅吟扬州诗、饮扬州酒、品评二十四桥风月,欣赏一番秦淮风月。

同乡会,这便是大明朝真实的风土人情。

同乡,地域是一个绕过不去的坎,出门经商全靠同乡照应着,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同乡可比朋友可靠多了。常大掌柜人极豪爽又多金,来者不拒。如此榆次常氏在江南才能吃的开,倘若换个抠门的掌柜来,便要被同乡们嫌弃。

晋商在家对自己抠门,出外经商出手却极阔绰,所谓的穷家富路。

常大掌柜准备了多种扬州名酒宴客,让李青阳真实感受到了,这江南繁华之地,文人,雅士,士子的生存状态,怎是一个醉生梦死了得。席间摆了流水席,摆上一杯杯好酒。

通州雪酒,太州枯,陈老枯,约定在座者每人吟诵一首与扬州有关诗词,若能自作就更佳。热热闹闹,席间扬州地面上祖籍山西的官员,名士云集,戏班子的姑娘在各条船上往返穿梭,嬉笑玩闹,让人大开眼界,

流水席随便吃,姑娘随便抱,这却是官员,读书人参加同乡会的福利,且不闻真名士自风流,这叫风雅。倘若赶上个烈性天子要整顿吏治,大家便都没得玩乐,大家自是抱团反对的。

这样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是连大明天子也不敢动的锦绣江南。

常大掌柜请客也不是白请,酒席散了还留了客,船上几个山西籍,旅居扬州的举子醉到人事不醒,是要随船南下的。

这些举子就是常家船队的护身符,举人,官员过往钞关是不用交税的。这就是大明行商与士子结合起来,沆瀣一气的原生态,中了举人便衣食无忧,坐着船游山玩水还有银子拿,有姑娘玩。

只听说过穷酸的秀才,从没见过穷死的举人。

船下扬州,午后申时将近钞关时,

李青阳,陈妙玉在舱中,听邻船有人高声问:“敢问贵船是南下的举人老爷吗?”

外头,常家的船工应道:“何事?”

邻舟一个行商模样的中年人,慌忙陪着笑脸道:“在下山东青州人氏,做些棉花买卖,怕前面钞关收税太凶狠,想请一位举人老爷上船坐镇,小人愿献上二两银子花红。”

常家船工道:“二两银子,举人功名何时这么不值钱了!”

那邻舟商人陪笑道:“小本生意能挣几个钱呢,就是前面一个钞关,还请举人老爷动一动贵脚。” m0Kjoq5NQge9mtuDEe4SXe2nc1PPxQEsreSBqYuolbOnMMPM4neGpuHtu92bJP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