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说:“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泻就是所谓的升发。一般情况下,人体内气的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体脏腑的活动离不开气机的升降出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升降出入便可自如,人体气的运动也就顺畅了。气血畅行无阻了,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也就能协调运作。如果气血运行不畅,脏腑气机就容易逆乱,疾病由此而生。
肝主疏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肝调节身体气机
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活动都要依靠气的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则靠肝的疏泄功能来调节。如果肝失疏泄,肝气太盛或不舒,人体气机不畅,就会导致藏血失调,出现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症状,人体血液、水液等代谢不畅。此外,人体津液的运行也离不开气,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如果肝气壅滞,气机不畅,也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情况。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中所说:“肝壅两满,肝壅,两胁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2.肝调畅情志
肝与人的情志(精神)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肝气条达,气血调和,人才能情志舒展,心情愉悦;肝气不畅,郁结于胸,就会情绪低落,郁闷叹气;如果肝气过盛,则容易使人急躁易怒。这些负面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所以容易急躁或者抑郁的人,往往肝功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问题。《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中就说:“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肝气不舒或肝气上逆,还会使气滞血瘀,脏腑失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
此外,肝与脾胃消化也有密切的关系,食气入胃,有赖于肝的疏泄,才能使水谷腐化,生成气血。如果肝失疏泄,可出现胁肋胀痛、食少腹胀、腹泻等肝脾不和的症状;若影响到胃的和降,则会肝气犯胃,出现胃脘胀痛、嗳气、呕吐等不适。
食物的消化需要胆汁的参与,如果肝疏泄功能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分泌,从而影响到小肠的消化,出现厌食、腹胀等症状。
肝的疏泄功能也会影响到生殖系统功能。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经血少、痛经等月经不调的情况,以及男性性欲低下、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等,很多时候都与肝的气机紊乱有直接的关系。
肝主藏血,意思是说,肝脏负责储存血液,并调节血液在全身的输送运行。所以肝也被称为人体的“血海”。肝藏血的功能好,人体气血才能充足,运行才能顺畅,五脏六腑滋养充分,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肝对血液的存储和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肝贮藏血液
肝如同“血库”一般,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活动所需,发挥其濡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的作用。如果肝脏藏血不够,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血虚、贫血,就会导致各种功能减退,甚至引起病变。
比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干涩昏花;筋失所养则肢体麻木;女性肝血不足则会导致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不孕等。
2.肝调节血量
肝除了藏血之外,还能根据身体需要,合理地调节血量。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对恒定的。随着生理情况的改变,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量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当机体剧烈活动或情绪特别激动时,人体各部分所需的血液量就会相应增加,贮藏在肝脏中的血液就会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保证机体正常活动。当人安静休息或情绪稳定时,全身每个部分的活动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可回归肝脏之中。
正因为如此,中医养生才会强调“起居有时”。夜间应当睡觉,让血液流向肝脏,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让受累了一天的肝也得到修复;若此时还要熬夜,肝血不能回流,疲于奔命,到了第二天人就会非常累。长期熬夜的话,肝的健康就会一点点受损,进而发生病变。
3.肝统摄血液
肝藏血不是简单地储存血液,还有对血的约束、固摄,即肝有使血液收摄于血脉之中,不使溢出脉外,从而防止出血的功能。如果肝藏血的功能受损,则易致各种出血。中医对此早有认识,明代章潢的《图书编》中就指出“肝者,凝血之本”,清代《傅青主女科》也说:“夫肝本藏血,肝怒则不藏,不藏则血难固。”
很多出血,如吐血、鼻出血、咳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究其原因都与肝统摄血液的功能失调有关。导致肝统摄血液功能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肝气虚弱无力,收摄血液无力;二是肝火过盛,伤了脉络,使得血液不能正常循环而溢出血管之外;三是肝阴不足,出血后血液不能很快凝住,致使出血不止。
大多数肝癌患者最后都会出现大出血,就是肝功能严重受损、衰竭的表现。因为肝功能衰竭,人体凝血功能障碍,一旦血管受损破裂,血液难以凝固,导致大出血。
肝凝血的功能,不仅是中医,西医上也认同。在人体血浆所含的凝血因子中,多数是在肝内合成的,这些凝血因子不断进行连锁凝血反应,使血液凝固。同时,肝脏又能对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及时进行适当的清除,这样就不会过度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