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接受自己,世界才会拥抱你

史迈利·布兰顿博士在《爱,或寂灭》一书中写道:“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适度的自爱是一种健康的表现,适度的自重对工作和成就都大有裨益。”

布兰顿博士讲得很好,“爱自己”是一种健康、成熟的生活态度,不能理解为自以为是,而是冷静地、客观地面对和接受自己,并伴以人性的自重和尊严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中也提到了“自我接受”的重要性。他写道:“新近心理学上的主要概念是舒放自然、自我接受、自我满足等。”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会躺在床上思考这样的事:我哪里不如人?他们不会因自己不如比尔自信勇敢或者没有约翰积极进取而忧心忡忡。他们可能有时会清楚地发现自己的弱点,或察觉到自己具有的优势和强势,然后把精力花在改进不足和缺点上,而不是自卑自叹。无论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别人,他们都抱有同样的宽容心。他们不会因自己的一些弱点而陷入苦恼中。

喜欢自己是否跟喜欢别人同样重要呢?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亚瑟教授指出:“教育应该帮助孩子和成年人了解自己,并培养出自我接纳的健康心理。”

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医院里的病床上有半数以上的患者都是在情绪和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据了解,这些患者都是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

在这里,我并不打算深究导致这种情况的各种因素。我只是觉得,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对物质满足和社会名望的追求,并以此作为衡量他人价值的标准,从而导致许多人出现了精神上的疾病和障碍。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怀特博士在《进步的生命:性格自然成长的研究》一书中,提到一种极为流行的观念:“任何人都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万变的环境。”怀特博士继续指出,这种观念误导人们相信有这样一种理想状态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压抑的生活模式,去应对乏味的社会规则,去承受苛刻的外界限制,或屈从于社会角色所带来的种种压力。但是,这种局面反而会使人迷失方向,失去帮助成长或者改造创新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适应外界压力而丧失了自身的创造力和发展的潜力。

我非常赞同怀特博士的观点。我们中的确很少有人会鼓足勇气独树一帜,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们的行为通常受到社会和经济群体的支配,如衣食住行和思考方式,通常都与左邻右舍相差无几。假如我们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时,就会变得神经过敏、心情不佳,并感到失落和迷茫,甚至不再自爱。

几年前,我的一个女学员就曾碰到过这种情形。她的先生是位成功的律师,他们的社交圈以先生的朋友为主,都是类型相似的人——以社会地位和成就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所谓的上流人士。这位太太看上去文雅、谦逊,但她在这种生活圈子中却总是感到卑微和压抑。圈子里的人不懂得欣赏她的优良品行,这让她变得越来越自卑。

其实,这位太太的问题不在于不能适应环境,而是不能适应自己。她应该愉快地接受真实的自己,将“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这种观念抛在脑后。她应该明白: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价值,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行事,而不是照搬别人的。她重塑自我的第一步,就是不再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而必须树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然后以此作为生活的依据。只有懂得了这些,她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刚讲完课,一位女学员就跑来找我,抱怨自己的演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她说:“我一登上讲台,就立即意识到自己表情不自然,并感到胆怯。别的学员在演讲时,看起来都那般的沉着自信,而我一想到自己的缺点就失去了讲下去的勇气。”

听了她的抱怨,我轻描淡写地说:“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缺点,并非你的缺点让你发挥失常,而是你没有发挥出你的优点。”

的确,导致一次演讲或一件艺术品失败的因素,往往不是其本身存在的缺点。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面存在很多历史和地理错误,狄更斯的小说中存在很多煽情的段落。但是谁又会在乎这种缺点呢?这些作品一直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因为它们的优点完全掩盖了缺点,以至缺点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结交朋友也是如此,是他们的优点吸引了我们,而对于他们的缺点,我们通常是一笑置之。

若想不断进步并突破自我,我们应该将自己的长处全部发挥出来,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对于错误和缺点,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改正和弥补,并迅速忘掉它们。我们应该摒弃负罪感和自卑感,因为一旦我们陷入其中,就不可能喜欢自己了。一旦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过去埋葬,然后重新开始。

为了学会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包容自己缺点的肚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降低标准,变得懒惰、糊涂或丧失斗志。我们很清楚,没有人能永远做到最好,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更加愚蠢。

几年前,我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一位女士,她是位地地道道的完美主义者。她做任何一件事,都力求尽善尽美,因此凡事都亲力亲为,不肯托付给他人。她连一份简单的报告都要斟酌几个小时。她家里从来不欢迎突然造访的客人。她举办宴会时会事前计划得无可挑剔。这位女士若此煞费苦心,也确实达到了一种近乎冷酷而机械的完美,但她很少感到快乐、自在或温情。这样完美,实在是惹人生厌。

其实,不断要求自己保持完美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虽然完美主义者一样会遭遇失败,但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只做到跟别人同等的程度,而是要求自己超越别人,像明星一样光芒四射、万众瞩目。这样的人通常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我发挥,将事情做好上,而是时刻想着如何胜过别人,使自己处于傲视别人的位置上。

千万别对自己如此苛刻,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自我放松,或是自嘲一番,这样我们会更喜欢自己。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接受不了,又怎能奢望别人会喜欢与我们在一起呢?哈瑞·福斯狄克说:“有些人就像‘被风吹拂的池水’,风不停,就无法反映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喜欢、尊重和欣赏我们自己,不但能让我们的个性变得健康成熟,而且能提高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XFhaSXEtHbK80BZf3ajHMJpsDMJZe21I94MaHmAYzGaG26FeAcEi8r/xb3U1EO5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