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二

给那些胸怀大志的朋友们的建议

不要把YC的内容当作“技校课程”,它是货真价实的“教育课程”。这一点对我们中国观众来说,尤其值得提醒。实话实说,中国的学校里几乎没有教育,只有培训。被各种披着教育外衣的培训熏陶多年之后,很多人学习时的想法常常是:“少废话,我不想知道那么多,你就告诉我怎么做吧!”

创业也好,成长也罢,不可能像学习“如何使用×××软件”那样,只要遵循几个步骤,一二三四五六,全部正确完成之后就肯定“搞定”!同样,它也不可能有什么太多的“绝对正确的原则”:只要这么做,就肯定没错!

课程里的许多“原则”也好,“结论”也罢,应用的时候,要看实际情况。绝对不是直接拿来就可以保证正确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事实上,整个课程系列中,有不少乍看起来矛盾的地方:比如,有人告诫你说“事先要想好”,另外一个人告诉你说“我们成功前转型了12次”;再比如,有人告诉你“创业时远程协作太不靠谱了”,另外一个人不经意之间告诉你“我们是如何高效远程协作的”……

YC创业课的主讲人之一山姆·奥特曼有篇博客,叫:《给那些胸怀大志的19岁朋友们的建议》(《Advice for ambitious 19 years olds》)。这篇文章有相同的观点:别动不动就把什么东西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条。

在我看来,世上最难学会的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这一点,书中会有很多好玩的例子——这个课程里的内容,都可能对,但我们必须在特定的情况下作出特定的判断和决定。

其实,人生最难的问题可能就是:看情况而定。 tqs6r/tSVX4IFar1yeG/SV07pFqugXrc2Bt23/jxxGMVbujUizS7zTGYyF9E494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