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此人是否拥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

·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否足够了解?

·是否有足够系统的方法论?

·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经验?

1.是否拥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

一个人无论多强,无论是否在某个领域早已是顶级专家,只要他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没有概念的领域,本质上,他与白痴无异。

我常常反思自己,差不多两三年前,在创业这方面,我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白痴——虽然在那个时候,我也开过好几家公司,也真能养活一大群员工。

在做KnewOne之前,我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留学咨询公司,我们没想过成长(Growth),觉得反正也不大可能做大,不如顺其自然吧;做KnewOne的时候,我开始学着去关注审核一些数据,比如DAU(每日活跃用户数量),当时确实不知道(在其他人眼里完全是基础概念的)一些概念,比如,活跃度(Active Level),留存率(Recention),实际推广效果(Net Promoter Scores)等等……现在回头想,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是很笨!

差不多一年前,在天使投资这方面,我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白痴,因为对这事儿完全没有概念。那时候我对“聪明”这个概念还没有现在这么清晰,于是在判断人的时候总是出错。那时候我对“创见”这个概念有着错误的理解,所以常常被烂主意所震撼,也因此常常错过好创见……现在回头想,当初在这方面是纯粹的白痴。

必要、清晰且准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

想象一下那些脑子里没有“样本有效性”这个概念的人,会多容易被各种乱七八糟的“调查报告”所欺骗!新闻里天天都是这些东西,所谓的洗脑,很多时候就是欺负人家读书太少。

想象一下那些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没必要存在的概念的人,他们的生活有多凌乱吧!

创业说

燃素:phlogiston,过去的人们认为能够燃烧的物体之中有一种元素,叫“燃素”——

否则它怎么可能燃烧呢?现在我们知道了,根本就没有“燃素”这个东西……

“根本没必要存在的概念”其实很多,比如,“燃素”这个已经消失了的概念,比如“上火”(“炎症”才是正确的概念),比如“互联网思维”——这段文字肯定得罪人啊!

2.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否足够了解?

所谓思考,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建立那些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概念是必要、清晰且准确的,它们之间的关联也应该是准确的。

概念之间的关联,除了我们天生就倾向于寻找的因果关系之外——因为这是我们存活的根本能力(Survival Capability)——还有“相关性”(Correlation)。很容易想象,只有那些认真学过统计概率之后的人们才常常严肃且认真地考虑两个概念(事物)之间的正相关、负相关之类的联系……

在我眼里,所谓的聪明,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正确、有效知识的总和。至于“智商”,在我眼里都是完全没必要存在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人们的成长完全没有帮助,只会让人自认为不需要成长,或者不可能成长。

3.是否有足够系统的方法论?

所谓“更聪明”,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学习能力强大”“学习速度惊人”。这些人都是有不断总结、迭代的方法论的。

比如,那些常常审视自己思考质量的人,都会很认真地定义自己所使用的概念:

·这个概念有必要存在吗?

·它指的究竟是什么?

·反过来,它所指的究竟不是什么?

·它与什么类似?但有什么不同?

·使用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错的时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就是方法论的一个例子。今天的学者们有完整的方法论,叫“科学方法论”(Scientific Method)。管理专家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结构清晰、效果显著的方法论。有正确方法论的人,成长更快。

4.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经验?

其实最后一个最重要。什么叫成功经验?不一定非是那种“年纪轻轻已经是上市公司董事”那种,也不一定是“连续三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这样的人肯定聪明,但他们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的。

那些有作品的人,就是“成功人士”,他们已经做出像样的东西,只是“成功”的程度不一样而已,而他们的成长速度一定很快、更快。更为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人的多个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差异,基本上就是他们进步程度的体现。

另外一个判断方式是看他有无长期坚持在做的事情,然后去看他做得如何。能够长期坚持做事的人,通常不笨,也通常不可能做不好那件事儿。

其实,除了想办法识别谁是真正聪明的人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这种理解会让我们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9A3sVbR77UC1g3j0HfYW8mMcOQ88X2HnJFRoe9jMpv+poGydm85oTDRZXwdrsY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