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稠人广众,基本上,没人不盼望着实现自我价值,也没人不想要发财致富,并取得事业的成功。可是,如何才能成功?通向成功之路的起点到底在哪里呢?
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具有两种惊人的力量:积极心态使人登峰造极,一览众山小;消极心态使人被困谷底,即使侥幸爬上来,甚至一度达到巅峰,也很快会被它拽下去。这两种惊人的巨大力量既能吸引健康、快乐、财富、成功,又能排斥这些东西,将生活中的一切毁于一旦。
那么,心态是怎样影响人的呢?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当一种心态或信念产生后,你将其付之于行动,就能加强并助长这种信念。
比如,你有一个信念,即你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这时,你会觉得工作起来很有干劲。一旦你常常这样想,并且千方百计地做好工作,你的信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强——这样,你的具体行动就让你拥有了积极心态。
又比如,你很赏识一个人,你就会主动和他交往。接着,你就会不断发现他的优点,从而越发迷恋他——这是情绪和行为相互影响的一个例子。
同样,这也适用于你自己。你很喜欢自己,或者你根本就不喜欢自己,其造成的结果也会是截然不同的。
当一种心态产生后,你的行为将有助于保持这种心态。
因此,一些孩子或女人一旦哭起来,总是越哭越觉得委屈,这就是哭的行为推动他们保持着消极心态,并转化成很坏的情绪发泄出来。因此,当你自认为有能力时,就会觉得,只要再努一把力,就连天上的星星都能摘下来。
实际上,世上并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你,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没有一个人能够打败你,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不管你自身的条件多么差,只要你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并把它与赢得成功的其他定律相结合,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反之,不论你自身条件多么好,机会有多么多,一旦你被消极心态所左右,那么,失败就是注定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通过保持积极心态取得事业成功的典型代表。8岁时,富兰克林·罗斯福还是一个非常胆小且情感脆弱的小男孩,他的脸上经常露出惊恐万状的表情,甚至于呼吸也总像在喘气似的。在背诵诗文时,他的双腿会瑟瑟发抖,嘴唇一个劲地打哆嗦,回答问题时也是口齿不清,既不准确也不流利。回答完毕后,他总会垂头丧气地跌坐在椅子上。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性格一定是多愁善感的——害怕结交朋友,逃避任何集体活动,在众人眼中是一个十分可怜的小孩子。
然而,实际上,童年时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并不是这样的。尽管他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心态——一种积极、乐观、奋发、进取的心态,正是这种积极心态激发了他的奋斗精神。
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因而更加用功、努力,并没有因为小伙伴们的取笑而丧失斗志。他时时提醒自己要用力地咬紧牙床,从而迫使嘴唇停止抖动,因而摆脱了恐惧和羞涩心理。而在他当众发言时,语气也变得十分坚定且富于感染力——正是靠着这种严格的自我克制,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积极心态,富兰克林·罗斯福最终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像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样的人,假若他当初停止奋斗而自甘沉沦,是不会有人在意的,因为这真的太过平常了。不过,他没有这样做。他对自己的不足一清二楚,因而,当亲朋好友对他表示怜悯时,他总是坦然接受。
另一方面,他也从没有过丝毫的自怜情绪——这些情绪曾经吞没了许多比他的缺点少得多、轻得多的人。当人们听说这位受到无数人爱戴的伟大总统竟然有过那么悲惨的童年经历却从未向挫折低头时,他们都不由得肃然起敬。
如果他特别在意自己身体上的缺点,也许,他就会将大把的时间耗费在泡温泉、喝纯净水、补充维生素上。他甚至可能选择去航海,躺在甲板的睡椅上,希望借此恢复自己的健康。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没有将自己当作脆弱的婴儿看待,而是将自己看作一个“真正的人”。
当他看到其他身强体壮的孩子们骑马、游泳、玩游戏,做各种难度极大的体育活动,他也逼迫自己去骑马、打猎、玩游戏,或参加其他任何激烈的体育活动,把自己变成了百折不挠的勇士。
当他看到其他孩子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摆脱恐惧的情绪时,他也用一种探险家的精神去挑战所遭遇到的险恶环境——这样,他也觉得自己变勇敢了。
当他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时,他觉得他喜欢他们,并不躲避他们。因为他对其他人感兴趣,所以,曾经的自卑感很自然地就消失了。
他觉得,当自己满怀喜悦地面对其他人时,就一点也不惧怕他们。还没有上大学时,他就已经凭着不懈的努力、系统的运动、规律的生活,把身体和精力都恢复得很好了。
假期里,他在非洲打狮子,在洛基山猎熊,在亚利桑那州追赶牛群。通过这种方式,他让自己变得愈发强壮有力。
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位西班牙战争中的马队领袖的充沛精力,也从来没有人对他的勇敢产生过疑问。不过,毋庸置疑,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就是那个身体虚弱、羞怯胆小的孩子。
富兰克林·罗斯福让他自己获得成功的方式是这么简单,而又是这样高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就在于他的努力奋斗与积极心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所保有的积极心态——正是这种积极心态激励他去奋力拼搏,最终从恶劣的环境中脱身,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我是自己灵魂的领导,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这句箴言告诫我们:因为你是自己心态的主宰,所以,你自然也会变成自己命运的主宰——心态会决定我们将来的机遇。
这句箴言也警示我们:不管你的心态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这个定律都同样会发挥作用。保持积极心态,你就可以将各种念头和想法化为现实,并同样将你心中蕴藏的丰富思想化为现实。
拿破仑·希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一位牧师正在为几句讲道词而坐立不安。他的夫人外出买东西还没有回来。这时,外面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的小儿子因无所事事而躁动不安。于是,牧师百无聊赖地拿起一本旧期刊,胡乱地翻着。
突然,一张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的大型图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发现,那是一张彩绘的世界地图。于是,他将这一页撕下来,撕成碎片,扔到客厅地板上,冲着他的小儿子喊道:“强尼,你将它拼起来,爸爸就给你两毛五分钱。”
牧师心想,小儿子大概需要忙活半天,这回,自己的耳根子总算可以稍微清净些了。谁知,连十分钟都不到,他的小儿子就轻轻地敲门进来,说他已经拼好了。牧师大为惊讶,小家伙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拼好了——只见每一片纸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一张完整的地图又恢复了原貌。
牧师充满好奇地问儿子,他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地图拼好的。
小强尼不无自豪地说,其实很简单,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像。他先将一张纸垫在下面,将人的图画放在上面拼起来,再把一张纸盖在拼好的图上面,然后,把两张纸夹着图颠倒过来就行了。
“如果人像拼对了,那么地图也应该拼正确了才对。”强尼兴奋地说道。
“我的宝贝儿子真是太聪明了。”牧师一面说着,一面把两毛五分钱递给了小家伙,“你连明天讲道的题目都替我想出来了。”
“假如一个人是对的,那么,他的世界也是对的。”牧师自言自语道。
这个故事的意义非常重大: 假若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极为不满,试图改变现状,你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假若你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你所面临的任何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艾文·班·库柏是广受美国人民爱戴的大法官,不过,他在孩提时却是一个性格懦弱的孩子。库柏是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里的一个贫民窟里长大的,他的父亲是一个移民,靠做裁缝谋生,收入很少。冬天,为了保证家里的供暖需求,库柏不得不经常拉着煤桶去附近的铁路上捡煤块。那时,库柏觉得非常丢人,他经常躲着放学归来的小伙伴们,从后街悄悄地溜出溜进。
不过,他还是经常会被小伙伴们瞧见。特别是有一帮淘气顽皮的小伙伴们还常常隐藏在库柏从铁路回家的路上,出其不意地吓他一跳。见到他窘迫的样子,那些小伙伴们会笑得前仰后合。而且,那些调皮的孩子常常将他捡的煤渣撒在街上,使他每次回家时都羞窘得泪流满面。这样一来,孩提时的库柏一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恐惧、自卑的心理。
终于,有一件事发生了——这种事在我们打破旧有的生活方式时总是会发生的。由于读了一本书,内心受到了鼓舞,库柏树立起了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改变库柏命运的那本书,就是荷拉修·阿尔杰的《罗伯特的奋斗》。
在这本书里,库柏读到了一个像他那样的底层少年的奋斗故事。那个少年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是,他以勇气和道德的力量战胜了这些挫折、困苦。库柏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勇气和力量。
之后,库柏读了他所能借到的每一本荷拉修的书。每当他读书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主人公的世界。整个冬天,他都坐在寒冷刺骨的厨房里阅读。那些关于勇士和强者的故事,潜移默化地令他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读了荷拉修的书后,库柏又到铁路上去捡煤渣。这一天,隔着很远的距离,他就看见几个淘气鬼在他后面飞奔。起初,他打算拔腿就跑,不过,他很快想起了他所敬羡的书中主人公的勇敢精神。于是,他紧紧地攥住煤桶,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好像他就是荷拉修书中的那个英雄少年。
这简直是一场恶战。几个淘气的男孩一起向库柏冲去,库柏扔下铁桶,挽起袖子,勇敢地挥舞手臂,奋力抵抗起来。几个淘气鬼没有想到这一出,顿时吓得目瞪口呆。库柏的右手狠狠地砸向一个男孩的鼻子和嘴唇,左手猛捶他的肚子。这个男孩立即停止打架,一转身撒腿跑了,这也让库柏吃惊不小。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男孩正在对他拳脚相加。库柏设法赶跑了一个男孩,将另一个男孩打倒在地,并且用膝盖抵住他,挥舞着拳头狠狠地揍他,击打他的肚子和下巴。此时,还有一个大男孩——他是个“孩子王”,已经跳到库柏身上了。库柏用力将他推开,然后站直了身子。大约过了一分钟,他们俩就这么彼此横眉冷对、一言不发。
后来,这个“孩子王”在他的逼视下渐渐退缩了。突然,他转过头去撒腿就跑。库柏一时心血来潮,捡起一块煤渣狠狠地向他扔去。
等那帮淘气鬼都走了后,库柏才发现,自己的鼻子挂了彩,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这是令库柏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在这一天,库柏战胜了长久以来的恐惧。
库柏并不比那几个淘气鬼强大多少,那些坏男孩的恶作剧也丝毫没有收敛,但是,自此,库柏的心态变了。他已经学会了战胜恐惧,不怕危险,也再也没有淘气鬼敢欺负他了。
从此以后,他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境遇。后来,他真的做到了。他保持住了积极心态,告别了懦弱,战胜了恐惧,终于成了全美家喻户晓且备受爱戴的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