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建立良好的目光接触

我们不妨稍稍夸张地说,特洛伊战争中的美女海伦可以用眼睛让战舰沉没,而戴维·克罗克特(Davy Crockett,美国著名的民间英雄,曾在9个月里捕杀了105只熊——译者注)能够盯得一头熊局促不安,不敢与他对视。夸张归夸张,人的眼睛的确威力无边。你的眼睛就是你的核武器,拥有引爆别人情绪的力量。

我们的文化一般认为,热烈的目光接触对社交非常有利,尤其是在男女之间。目光接触会在男人与女人之间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对此,波士顿的一家机构展开了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让每两名异性参与者组成一组,彼此闲聊2分钟。他们指示其中一个组员计算搭档的眨眼次数,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维持热烈的目光接触。而对于另一个组员则没有给予任何特殊的目光接触指示。

事后,他们对这些参与者进行了询问。毫无戒心的眨眼者汇报说,他们明显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尊重和喜爱。不过,他们并不知道他的搭档其实只是在计算他的眨眼次数而已。

我曾经与一个陌生人产生过热烈的眼神交流。那是在一个几百人参加的研讨会上,人群中的一个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外表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但在我的整场演讲中,她成为了我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呢?因为她的目光从未离开过我的脸。甚至每当我讲完一个观点,短暂沉默一下的时候,她的目光依旧如饥似渴地停留在我的脸上。这让我感觉到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味下一个从我嘴里吐露出来的深刻见解。她的专注鼓舞了我,使我迅速记起一些趣闻逸事与久已淡忘的重要观点。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这种感觉。

演讲一结束,我决定去找找这位对我的发言如此着迷的新朋友。那时人们正步出大厅,我很快走到我这个超级粉丝的背后。“打扰一下,”我说,但我的粉丝继续往前走。“打扰一下,”我又大声地重复一次,可我的仰慕者并没有停下她的步伐,继续向大门走去。我跟着她到了走廊,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这一次,她迅速地转过身来,脸上有一丝惊讶。我低声地解释,对她如此关注自己的演讲很是感激,并且希望能够问她几个问题。

“嗯,这个研讨会让你学到不少东西吧?”我试探性地问道。

“嗯,不是。”她坦率地回答,“我很难明白你在说什么,因为你总是走来走去,而且面向讲台的不同方向。”

我立刻明白了,这位女士听觉受损。我并没有如我所料那般让她着迷,她也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对我的演讲很感兴趣。她一直把视线定格在我脸上的唯一原因是,她在努力读我的唇语!

不过,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她的目光接触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和愉悦感。后来我请她喝了杯咖啡,花了一个小时为她重述整个研讨会的内容。你看,我没有说谎,这就是眼神交流的强大力量。

让你的目光显得更睿智

除了唤醒尊重与喜爱之情,热烈的目光接触还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睿智的人,善于抽象思考。人们认为,与善于形象思考的人相比,善于抽象思考的人更懂得整合传入的数据。即使在沉默中,他们也能读懂别人的眼神,其思维过程不会由于凝视对方的双眸而受到干扰。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掌握了目光接触的真相,并进行一项研究以确认他们的假设,即“越频繁的目光接触给予人越积极的感受”。他们指示参与者对听众进行袒露真情的独白,要求后者一边聆听一边给予他相应的目光接触。

结果如何?当女人向女人倾诉她们的个人经历时,一切如预期所料,随着眼神交流次数增多,彼此的亲密感也增强了。但男性正好相反。一部分男人被另一个男人盯的时间长了,会认为对方怀有敌意,并感觉自己受到威胁;少数男人甚至怀疑他的伙伴对他有“特别兴趣”。

深邃凝视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当你专注地看着某人时,会让他心跳加速,并且分泌出一种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随血液涌动。 这与人们坠入爱河时的生理反应相同。在正式的商务社交或非正式的日常社交中,有意识地增加与人目光接触的次数,会让别人以为自己深深地吸引了你。

与异性交谈时,可以采用我称之为“黏性目光”的技巧,这会给目光的接收者带来喜悦。这种技巧可以传播你内心深处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并让你在社交场合展现自己的优势。

技巧2 黏性目光

把你的视线想象成是温暖黏稠的太妃糖,专注地粘牢你的谈话对象。即使他说完话之后,也不要转移你的视线。如果你必须移开视线,那么要恋恋不舍地缓慢移开,就好像直至太妃糖最细微的“糖丝”断了为止。

男人vs男人版的目光技巧

现在,让我们谈谈男人vs男人版的目光技巧。先生们,和同性交谈,你同样可以使用“黏性目光”。只是与其他男人探讨私事时,要让黏性少一点,否则你的听众会误解你的意图或者觉得受到威胁。但如果是进行日常交流,那么可以比正式场合稍微增加一些目光接触。

我有一个叫萨米的推销员朋友。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傲慢自大的小伙子。其实他并不是这样的人,但有时他那唐突鲁莽的处事方式让人觉得他在肆意践踏别人的感情。

有一次,我们在一家餐馆吃饭,我给他讲了“黏性目光”的技巧。我猜他可能记在心上了。当侍者走过来时,萨米不再一边埋首菜单一边脱口点菜,而是一反常态地看着服务员。他先微笑着点了开胃菜,然后在选择主菜前,把目光停留在侍者身上的时间延长了1秒钟。我无法描述那时的萨米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同!仅仅多1秒钟的目光接触就让人觉得他是个敏锐而体贴的人,我也看到了这在侍者身上所产生的影响,那晚我们都享受到了非常贴心的服务。

一周后,萨米打电话给我,“莉尔,‘黏性目光’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一直遵照这条法则与女性交往,像蜜糖一样牢牢地盯着她们,而对于男士们就比较轻微。现在每个人都非常尊重我。我想这也是我一星期的销售业绩就远远超过上个月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你的工作要求你直接面对客户,那么“黏性目光”对你大有裨益。在大多数人看来,深邃的目光接触代表着信任、理解以及一种与你同在的态度。 1iYOQKFHF1FLGY23CEf3N8t1IQ2FrZepfcfSWQ7mTLL5eAD6eQC7sNsMrYBGgl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