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业人士评语

吴昌顺(原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突显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还原了教育的本质,体现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是科学,更是人文——要多一些人文精神、人文情结、人文关怀;教育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解放的艺术、唤醒的艺术、发现的艺术、欣赏的艺术、激励的艺术。尤其可贵的是,这本书针对父母和初为人师者提出了一些经过实践确有实效的具体可行的方法。我特别看重本书的第一章,因为中小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情绪困扰”,“让孩子乐于学习的秘密”究竟在哪里?情感、兴趣才是“才肯学”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此外,我郑重推荐年轻的父母和教师仔细阅读第七章“家长与老师理想的合作关系”,中外基础教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家、校教育1+1>2,1-1<0.

向蓓莉(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

当我读到法伯(Adele Faber)和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在《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对两种表扬艺术的讨论时,是多么欣喜。她们建议父母和老师:集中注意力、真正去看、去关注,将你的发现和感受用描述的方式告诉孩子,这可以帮助孩子将努力放在自己的任务上,而不是放在对他人的赞许上;在倾听你描述的过程中,孩子会作自我评价。这样,孩子会逐渐成为独立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人。

她们在书中创造了一位新任职的教师丽兹·兰德,我不禁想起卢梭在《爱弥尔》中塑造的作为家庭教师的“我”的形象,这个“我”在18世纪以其“对儿童的发现”揭开了儿童教育的新篇章——“儿童是人”、“儿童是儿童”、“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如果说,卢梭从哲学的角度表现了对儿童与人性的洞见,那么,《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洞察儿童与人性:儿童,乃至成人,任何一个人,不仅是有理性、能认识的动物,同时还是有情绪的动物,情绪亦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说我们需要接纳完整的人,那么我们就需要“接纳他人(以及自我)的情绪”。

孟迁(亲子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并没有直接讨论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而是在“处理孩子干扰学习的情绪”、“引导孩子合作”、“培养孩子自律”、“家校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非常有价值的探讨,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孩子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不可能的。书中依然把尊重孩子、解放孩子、帮助孩子的理念非常贴切地与具体的事例结合起来,且保持了分类讨论、事后反馈的科学精神。在保持这些特色的同时,这本书相对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还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即用一个假想的新教师“丽兹·兰德”作为全书的线索人物,进一步增加了书的生动和感人。

沃丽梅(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提到的很多较为适用的方法产生的前提是:家长、老师是否有比较平和的心态,尤其是孩子出现问题时仍然保持平和的心态。这个心态,其实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状态的好与坏都是有原因的,我作为一位九岁孩子的妈妈,也经常反思:首先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是否恰当?家长如果有期待必须有付出,而且是科学的付出,具备和孩子沟通的种种智慧,教育孩子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也特别想和家长朋友交流有关鼓励孩子和让孩子适应规则之间的关系。适应规则的过程中孩子较为容易出现问题,这时候家长、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是引导,是为孩子提出建设性的、可操作的建议,同时也应该舍得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的过程。《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在这方面对我深有启发和帮助,并且它以漫画的形式再现一些冲突的过程,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温隽(中关村一小音乐老师)

我真高兴自己遇到了这本书,当我看到自己的情况竟然与书中的主人公完全一样时,我立刻就被吸引了。当然,我也看过很多教育类的书籍,也学过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可我一直期盼着能有一本书,像我的私人医生一样,了解我的“病症”,能“对症下药”。终于,《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出现在我的面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慢慢了解到自己在与学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也通过书中的诸多实例,明白了今后我该怎样做。

杰瑞米·蒙克Jeremy Monk(鼎盛教育魔奇英语教学总督导)

鼎盛在全中国有近50所学校,我们在每个学校至少配置两本《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要求每个校长和副校长都必须通读,而每个老师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书里的沟通技巧。

我很感激这本书能够被引进到中国,帮助我们培养老师与孩子们积极沟通的能力。我们的老师运用这些技巧,意味着孩子们也会学到和应用这些技巧。向我们的老师与家长谈论并推荐这本书,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会受到这本书的积极影响。 13AnZp6YZfll3HqxEMJ0sv+uVYicEd2xLuVr6YxRr4TvQDW92bVEXFF3HFpEwD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