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08
好学

灵魂,以知识为眼睛。

——T.沃森

所谓常识,就是对寻常事物的认知。

——M.C.彼得斯

探寻真理是伟大的,找到真理是美妙的。

——悉尼·史密斯

很多人之所以失去钱财和性命,是因为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

——J.斯尔普尔斯·怀特

得到的财富越多,就越渴望财富,知识也是如此。

——斯特恩

“再没有比无知更需要成本的了。播撒的种子不对,种的地方不对,选择的木料不对,买的票不对,上的车次不对,写的地址不对,或者吃的药不对——我们犯下的错误,就算有钱也无法挽回。”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吹嘘自己的学识,因为当一个人真的处在某种状况或情况下时,他往往会发现,自己对这样或那样的事物了解得太少。这是一个事实,任何人都不能睁着眼睛否认,或者摇头表示不承认。可是,若想不在某个方面表现得像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一般,所有人都得竭尽所能地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知识。事实上,勤劳、机敏的人有将一切知识变成优势的能力。所有的花都可以分泌花蜜,可是这些花蜜中尚有苦涩的成分。蜜蜂能够顺利地满足自己的需求,靠的就是握有剔除苦味的知识。

学习的过程就像一条河,一开始水流清浅,轻易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在它不断前行流淌的过程中,两岸数以千计的溪流接连涌入,它宽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最后波涛汹涌地冲向大海。学习也是如此,起初进度非常小,几乎看不出来,可是随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宽泛,最后,最富有智慧的人也会发现自己无法掌握一切。

艾萨克·牛顿爵士意识到了这点。他的科学发现是如此的伟大,可是他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却说:“我并不清楚大家是如何看待我的,若问我自己,我要说我不过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孩子,看到一块光滑的石头或者一个美丽的贝壳,就欣喜不已,却从未探寻过我面前的真理之海。”

现在要是哪个地理学家说自己从没听说过美洲,就算10岁的孩子也要笑话他,可是地理学家斯特雷波在1800年前,却是有名的学识渊博。你觉得,1766年最优秀的化学家或者地质学家,如今看着如何?真相是,人们对每种科学的了解都在不断加深。每一代人中既有优秀的又有平庸的,可是将后世的平庸者放到过去的优秀者面前,你会发现,他们也成了优秀者。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知识吃透,这非常重要。浅尝辄止往往会让我们做错事。一个旅行者穿行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看到一个奇形怪状的巨大橡树,觉得不太美观,便说:“如果这片森林是我的,我肯定把这棵树砍了。”可当他爬上山顶,俯瞰整个森林时,却发现在整片风景中,最美的地方就是那棵树。他感叹说:“我真不该只看到一部分就妄下定论。”在我们评判某件事时,既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又要保证事物间关系协调一致,这非常重要。

沃尔特·A.伍德能够成为富豪,并进入国会成为议员代表纽约州发言,他绝佳的商业头脑功不可没。有报道显示,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愿意用5万美金来换上大学的机会。”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能力和那些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比,有所欠缺。据报道,查希·M.迪普也曾经说过:“我一生见过的所有成功者,无论成就多大,只要是白手起家的,无不坚信教育上的欠缺会让他感到自卑。他们认为教育上的优势不仅对生意有益,更是人际交往中切实需要的东西,所以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吃亏。”

知识、智慧和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过第一个是后两个能够达成的前提条件,就像想要收获小麦,就必须有种子和耕种技巧一般。理解指的是对事实的正确运用,事实是知识的基本元素,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有很多人知识渊博,却缺少智慧,能力不足;还有很多人,知识虽然不够丰富,却可以巧妙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性格源自知识,知识结出智慧。

大多数伟人的一个共性就是热爱知识。他们喜欢知识,也愿意为了获得知识而辛勤劳动。下面的例子就是这样:无论春夏秋冬,吉本每天早上6点一定会去书房读书。传言弥尔顿像勤劳的记账员一般坚持读书。伟大的画家拉菲尔去世时只有37岁,可他的艺术造诣却非常高,无人能及,这正是因为他勤于学习,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这样的人成功了,人们便说“他是天才”。可是,正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热爱知识,愿意竭尽所能地获取知识。

不管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他人,只要是有帮助的知识,就是有用的知识,而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最有用的知识。有些人一生都在汲取知识,因为他们相信知识比财富更重要,知识更能让人获得满足感。当求知的人了解到历史上的惊世之举,掌握各国兴亡更迭的原因,或者探明自然的奥秘,他们会开心很久。另外,大脑的运动会让人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是人类过往的经验已经证明了的。

相同的原理往往也体现在那些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事中。伦敦有一个喷泉,开关是一个隐蔽的弹簧。有一天,伦敦的主教想喝泉水,可是没人知道开启喷泉的办法。最后,一个又矮又脏的鞋匠走过来,按了一下弹簧,泉水马上喷涌而出。他能得到机会为大人物效力,正是因为他比主教更懂喷泉。

当智者无视道德准则,知识力量的属性就会变成恶的。有人曾说,教育能够清空监狱。可是,不管是用科学下毒的人,还是用科学骗人的人,最高明的罪犯无一不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近来,有人斩钉截铁地说:“如今有这样一种比试,对峙双方,一方通过科学进行防御和测试,一方通过科学作恶。”

对知识判断标准不同,造成了性格上的差异。说到底,相比于拥有什么,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信息的累积哪有灵魂的善恶重要?人的精神本质才是最终结果。它会让智慧的辛劳与结晶理所当然地作用在崇高的事情上。不要抵制学习,你学会的东西会为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亚历山大·范·洪堡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简要地回顾一下亚历山大·范·洪堡的人生。他的哥哥威廉是个举世闻名的人物,不过弟弟的名声更响亮。1769年9月14日,他在德国柏林降生,全名为弗里德里克·海因里希·亚历山大·范·洪堡。如果只论生活条件,他确实很幸运。他的父亲是个强者,可以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少年那段时间较为平顺,没发生什么值得铭记的事,他准备去大学进修,虽然尚未找到什么明确的目标,而准备工作则交给了他的家庭教师。他说:“我16岁以前并未喜欢上哪种科学,想要加以研究。我不愿意闲着,想要当个士兵。”

可另外一股暗流在他的思想中翻涌。“去那些欧洲人几乎从未去过的遥远的国家游历,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有的愿望,而且十分强烈。”他说,“那些出现在地图和旅游书籍中的地方,对我来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最后,这些少年时的喜好,有了一个庄重的目的,成了他“投身科研和其他重要工作的诱因”。

洪堡年轻时的事迹有很多,为了证明他不是单纯地把事实展现出来,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一个加以阐述。他和乔治·福斯特穿越欧洲大陆进行长途旅行时,大概是21岁。一起观赏过科隆大教堂之后,福斯特写了篇文章。而这篇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就写在描绘建筑宏伟的那段文字后面——“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目标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高雅的审美能力的人,站在我面前,他如同被钉子钉住一般,呆呆地立在那里欣赏着。啊,我愉悦地发现,教堂雄伟的光芒,如同被反射了一般,在他注视的眼睛中闪动着。”通过这幅画面,我们可以知道知识如何变成真正的学问和思想的。洪堡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涯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他在这一期间始终如此。

洪堡努力学习,离开学校后进入政府工作。他长大了。他的母亲死于1796年。洪堡对母亲有很多亏欠。他10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教育他。她看到了“小药剂师”(亚历山大有个爱好,就是将贝壳、植物和昆虫收集起来,并给它们贴上标签。他的这个绰号就是这么来的)的兴趣,并对其加以引导。她去世之后,洪堡再无牵挂,开始去远方游历。他在1799年外出旅行了五年。他在这段时间攀登了特拉里费山和安第斯山,去了奥利诺科河探秘,还去了美国。他后来之所以能拥有长盛不衰的名望,正是因为他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他时常亲临险境,遇到的艰难险阻不知多少,还时常被野蛮部落滋扰,可是他的意志战无不胜,始终斗志昂扬。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挖掘真相的过程往往伴随巨大的风险,而他就像一切坚定的调查员一般凛然无惧。他亲自拿着灯爬进矿井的通道中测试矿井用的新型灯泡,结果因为瓦斯中毒昏倒了。最后是两个人见他很久都没出来,察觉到不对,冲进矿井拉着他的双脚,将他拖出来的。

他的一生十分精彩,可惜因为篇幅的原因,我无法一一描绘。他的荣耀越来越炫目,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他的著述带动了科学的进步,他的人生灵感遍布。1859年,他离开人世,终年90岁。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的记忆力仍旧很好,他对科学研究也仍旧充满难以磨灭的爱。 Wux/misy58sC4mrmV6CaHfeGuL38K8bD9PpdWEcO8pzQo2JdzxF/B5PPvzGhn0T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