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鸽的品种

研究特殊类群往往是最好的办法,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家鸽。我收集了所有能买到或求得的品种,并从其他一些国家得到了别人惠赠的鸽子皮。关于鸽子的论文很多,用各种语言写成的都有,其中一些年代久远的文章非常重要。鸽子品种多得惊人。比较英国信鸽和短面翻飞鸽,可以看到喙的奇特差异使头骨出现了相应的差异。信鸽,尤其是雄性,肉冠特别发达,因此眼睑极大地拉长,外鼻孔非常大,喙张开的角度很大。从外形上看,短面翻飞鸽喙的形状很像雀科鸣鸟;普通翻飞鸽有一种严格遗传的奇怪习性——高空密集群飞,头尾颠转翻筋斗。大种家鸽体形巨大、喙粗长、足大,某些亚品种生有很长的颈,另一些生有长翅和长尾,也有尾巴特别短的。巴巴里家鸽和信鸽接近,但前者的喙又短又宽。球胸鸽的身体、翅膀和腿都很长,嗉囊异常发达,得意的时候,嗉囊胀得令人惊异甚至发笑。浮羽鸽的喙很短,呈圆锥形,胸下有一道反毛,这种鸽有不断微微扩展食道上部的习性。毛领鸽的羽毛沿着颈背翻转,呈围巾状;与身长相比,翅羽和尾羽显得格外长。帚鸽和笑鸽发出的咕咕声与其他品种很不一样。扇尾鸽的尾羽有30支甚至40支,而不是鸠鸽科大家族其他成员的正常数目12支或14支。这些尾羽总是保持展开,而且高高地竖着——优良个体能做到头尾相触。这类鸽子尾脂腺严重退化。还能举出一些差异比较小的品种。

alt

家鸽的6个品种

1.扇尾鸽 2.球胸鸽 3.毛领鸽 4.岩鸽 5.翻飞鸽 6.鹰头鸽

就骨骼而言,上述几个家鸽品种的面部骨骼在长度、宽度和曲率上都有巨大差别。下颚支骨的形状、宽度和长度有显著的差异。尾椎骨数和荐椎骨数不同,肋骨的数目、相对宽度和有无突起也存在差异。胸骨孔的大小和形状有较大差异,叉骨两支分开的角度和相对大小也差别很大。易于发生变异的结构还有:口裂的相对阔度,眼睑、鼻孔和舌的相对长度,嗉囊和上部食管的大小,尾脂腺的发育或退化,第一列翅羽和尾羽的数目,翅、尾的相对长度以及它们占鸽子身长的比例,腿和足的相对长度,趾上角质鳞片的数目,趾间皮膜的发育程度等。羽毛长齐的时间不同;雏鸟刚破壳时所被绒羽的状态也不同。卵的形状和大小不同;飞行姿态差别较大;某些品种的叫声和性情相差很大。还有一些品种,雌鸟和雄鸟之间也略有不同。

至少可以挑出20种鸽子,如果告诉鸟类学家这些都是野鸟,我想它们一定会被归为界限明确的不同物种,甚至会被分到不同的属。

尽管家鸽品种间的差异非常大,但我完全相信博物学家们的普遍看法,即它们都是从岩鸽( Columba livia ),包括岩鸽这个名称所覆盖的几个 地理宗 或亚种,传衍下来的。理由如下:如果这几个品种不是从岩鸽传衍而来的变种,那么它们就必然传衍自不少于七八个原始种;因为数目小于七八个的话,就不可能通过杂交产生这么多家鸽品种了。例如,除非球胸鸽的祖先种之一生有巨大的嗉囊,否则如何通过杂交得到球胸鸽呢?所有家鸽的假定原始种必定都是岩鸽,也就是说,它们既不在树上繁殖,也不喜欢在树上栖息。但除最原始的岩鸽和它的地理亚种之外,只有两三个其他岩鸽物种为我们所知。这些物种都不具备现有家鸽品种的任何性状。于是,关于原始种,只存在两种可能:或者它们还生活在最初被驯养的地区,惟不被鸟类学家所知而已——就这种鸟的大小、习性和特有性状而言,这几乎不可能;或者野生状态的原始种已经灭绝。不过,繁衍于悬崖上的善飞鸟是不太可能灭绝的。和家鸽习性相同的普通岩鸽仍栖息于几座不列颠小岛和地中海沿岸,所以我认为,假定这么多和岩鸽习性相似的物种已经灭绝是非常草率的。并且,上述几个家鸽品种已经被引入世界各地,某些品种一定被带回了自己的原产地,很少有哪个品种恢复野性。最近的试验都表明,要想让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在家养情况下自由繁殖是很难的。但如果认可家鸽的多起源假说,就必须设想至少有七八个物种曾在古代被半开化的人完全驯化,并且在圈养下也能大量繁殖。

alt

野生岩鸽

鸽形目,鸠鸽科,鸽属的一种。头、颈暗青灰色,两翅折合时有两道明显的黑色横带斑。栖息于有岩石和峭壁的地方,喜食玉米、高粱、小麦等。

上述家鸽品种虽然在体质、习性、叫声、颜色和结构的大多数方面都与野生岩鸽大体一致,但在结构的另一些方面却极为异常。在整个鸠鸽科大家族中,找不到英国信鸽、短面翻飞鸽或巴巴里家鸽那样的喙,也找不到毛领鸽那样的倒羽毛、球胸鸽那样的嗉囊、扇尾鸽那样的尾羽。那么,按照家鸽的多起源假说,我们就必须假定,半开化的人不但成功驯化了好几个物种,还特意或偶然选出了非常奇异的物种;而且这些被选的物种从此彻底灭绝,或不再为人所知。我认为,这么多奇怪的意外事件绝不可能同时发生。

关于鸽子羽色的几个事实很值得我们注意。岩鸽呈石青色,尾部白色;尾端有一道暗色的条带,外层尾羽的基部边缘呈白色;翅膀上有两条黑带;一些半家养品种和一些纯种繁殖的野生种除了这两条黑带之外,翅膀上还有黑格子条纹。这几种标记不会同时出现在鸠鸽科的任何其他物种中。但在所有家鸽品种中,只要是良种,上述所有标记,甚至包括外层尾羽的白边,都有可能同时发育。并且,两只不同品种的鸽子杂交,虽然都不具有青色,也没有上面提到的任何一种标记,但混种后代却非常有可能突然表现出这些特征。例如,我用纯白色的扇尾鸽和纯黑色的巴巴里家鸽进行杂交,得到了有棕色杂斑的鸽子和黑色的鸽子。再将它们杂交,则孙辈中出现了一只和野生岩鸽一样呈美丽的蓝色、白尾、翅膀上有两条黑色条带、尾羽有条纹和白边的鸽子!如果所有家鸽品种都是从岩鸽传衍下来的,那么用著名的“返祖律”就能解释这些事实。否则,就必须接受以下两个匪夷所思的假定中的一个:一是假想的所有原始种都具有和岩鸽一样的羽色和标志(事实上没有一个现生种具有这样的羽色和标志),因而每一个家鸽品种都存在重现这种羽色和斑纹的倾向;二是每一个品种,即便是最纯的,都在12~20代内曾和岩鸽发生过杂交。在某品种和另一不同品种只发生一次杂交之后,随着世代推移,外来血统被逐代冲淡,所以后代重现由这次杂交获得的任何性状的倾向自然会越来越小;但如果不曾杂交过,则在这个品种中就会存在一种重现前面若干代丢失性状的倾向,我们发现这种倾向有可能会毫不衰减地遗传到无数代,这同杂交的情况正好相反。

最后要说的是,所有家鸽品种杂交产生的杂种或混种都是完全可育的。这个结论是从我特意针对差异最大的品种所做的观察中得到的。极难或根本不可能举出两种明显不同的动物在杂交后产生完全可育后代的例子。某些作者认为,长期家养消除了强烈的不育性倾向。从家犬的历史来看,我认为,对于近缘物种来说,上述假说有一定可能性,但尚无试验能支持这个假说。然而,如果把这个假说扩展到猜想原始种是像目前信鸽、翻飞鸽、球胸鸽和扇尾鸽这样差别显著的物种,它们之间还能产生完全可育的后代,在我看来是极端鲁莽的。

所有家鸽品种都传衍自岩鸽及其地理亚种的理由还包括:第一、岩鸽在欧洲和印度都可以被驯养,并且在习性和大量结构要素上同所有家养品种一致;第二、虽然和岩鸽相比,英国信鸽和短面翻飞鸽在某些性状上差别很大,但通过对比这些品种的几个亚品种,我们可以在若干极端结构之间摆出一个几近完美的序列;第三、每一品种最具区别性的性状在每一品种中也最易发生变化,在谈到“选择”之后,这一点很容易得到解释;第四、鸽子作为一种观赏动物受到众人的精心呵护,在世界各地已经被驯养了几千年。鸽子的配偶终生不变,所以不同品种的鸽子可以同舍混养,这非常有利于同时培养不同的品种。

刚开始研究鸽子时,发现几个品种的鸽子严格进行纯种繁殖令我很难接受它们源自同一共祖的观点,就像博物学家们无法接受“自然界的诸多雀科鸣鸟,或鸟类中其他一些大的类群,都源自同一祖先”这种观点一样。所有我能接触到的动植物育种家之所以都坚信,他们养育的品种传衍自许多原本不同的物种,是因为长期的研究让他们对这几个品种之间的差别印象深刻。虽然他们知道每一个品种都会有略微不同(能拣出这些细小差别的人会得到奖金),但是他们却无视总体的效果,拒绝考虑这些微小差异是在许多连续世代中积累下来的。博物学家对遗传律和世系传衍中间环节的了解远远比不上育种家,为什么前者也认为许多家养品种各有其祖呢?当他们嘲笑“自然状态下的物种是其他物种的直系后裔”这一观念时,难道不应该先上一上“谨慎”这一课吗? 2ozWVsv65gkQDqwRKznwGacN0FHSyRmnIBudCITPytjNBGMl255QXxiEuW8iw9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