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虎先生根据《物种起源》第一版翻译的《物种源始》曾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四年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又推出李虎先生根据《物种起源》一书缩译、增加了插图的《物种起源》缩译插图版。相对于早期的《物种起源》版本,《物种起源》缩译插图版无疑带来了现代图书的新形式,增加了可读性。

我曾经为《物种源始》写过推荐序,这一次又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委托审校《物种起源》缩译插图版。为了保证稿件质量,除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种源始》外,我参考了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叶笃庄修订的《物种起源》,还从网上下载了1859年由伦敦默里出版社出版的《物种起源》第一版(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的扫描版。我想自己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反复阅读过达尔文著作的中国人之一。当我审校完最后一页书稿时,抚摸着厚厚的书稿,我不禁感触万千。

达尔文先生是一位细心观察的人,一生中唯一一次海外考察的所见所闻影响了他的一生。考察回国后,他通过观察信鸽、猫狗和家畜,发现了人工选择;通过观察蜂巢,发现了自然选择对蜂巢结构的优化;通过对比观察被围栏和未被围栏的石南地植物群落,发现围栏中的生物群落发生了变化,他还发现,排除掉牛的啃食之后,冷杉才能在石南地生长……

达尔文先生是一位博学的人。细究起来,达尔文先生似乎没有系统学习过植物学和动物学——他在父亲的安排下先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后来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可是小达尔文对当时大学里讲授的枯燥的知识不感兴趣,却对大学自然博物馆情有独钟,时常在自然博物馆观察标本,还协助博物馆做收集工作。达尔文在爱丁堡大学学习期间旁听了动物学课程,靠自学积累了广博的生物学知识,他对当时生物学所有前沿动态的了解程度着实令人惊叹。

达尔文先生是一位亲自动手的人。为观察鸽子的变异,达尔文收集了当时能得到的所有鸽子品种,甚至鸽子皮,他还亲自饲养鸽子,参加过伦敦的两个养鸽俱乐部;为检验杂交理论,他亲自做甘蓝混种田园实验,还在田间做过植物杂交试验;为探究动物的本能,他还养过蚂蚁,观察过蚂蚁的行为。

达尔文先生是一位认真思考的人。仅靠积累知识、动手做实验尚不足以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要取得惊世骇俗的成就还需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经过深思熟虑,达尔文提出物种个体存在变异,自然选择保留有益变异、剔除有害变异,他在吸收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理论。他还发现了性选择——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力量能塑造公盘羊巨大的角、雄松鸡的求偶舞蹈、雄红腹锦鸡的绚丽羽毛。

达尔文先生是一位有胆识的人。他在宗教势力强盛的年代提出进化论,无疑相当于在一湖静水中投入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激起了千层漪涟——达尔文的理论震动了整个社会。当时不仅普通人,即使是他的同行——大多数博物学家也难以接受他的理论。物种神创论符合天主教教义,是当时英国社会的普遍信仰,所以经过二十多年准备,达尔文才决定发表《物种起源》一书。

在达尔文时代,生态学、遗传学尚未出现,地质学也才刚刚兴起。达尔文不知道基因、染色体、减数分裂、生态位、生态系统等概念,甚至不知道奥陶纪。我们不应当以我们今天所掌握的知识来评价达尔文的工作。达尔文年轻时有幸乘英国皇家海军比格尔号在南半球进行了5年的考察,那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海外考察经历,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那仅仅是一次考察而已。试问,现代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哪一位不曾经历过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类似的考察呢?现代交通的便利使今天的人们不论从华盛顿出发,还是从北京出发,到达南美洲任何一座大城市似乎只是一两次进出飞机而已。然而,我们都没有取得达尔文那样的发现。

达尔文先生对生命演化的认识至今仍没有过时。仔细研究达尔文先生绘制的“生命演化之树分枝图”,我们会发现他对生命演化历程的洞察十分到位。事实上,达尔文先生对物种灭绝必然性的认识,早就回答了2015年《科学》杂志在纪念该刊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能否避免物种灭绝?”。

今天,我们重温达尔文的经典著作,不仅仅是为了解他的进化论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学习达尔文先生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作为一位多年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的专业人员,我在《物种源始》推荐序中提到:“信息时代来临后,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消除了地域与语言的障碍。日益普及的网络,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日益便捷,处理信息的效率日益提高,供人们检索的网络数据库日益完备,获得的信息日益图文并茂,信息传播进入影像视频时代。当网络在线阅读成本下降,入门门槛降低,加上信息实时更新,并提供在线互动,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时;当生活节奏越变越快,读书成为快餐文化,更多人倾向于在线阅读时;当藏书成为少数人的时尚,多数人不再藏书时;当人们的写作速度加快,书籍出版速度加快,书籍更多地变成一次性消费读物时,经典著作的译介,特别是那些巨匠们倾注毕生精力写作的经典著作的译介十分必要。精读深思达尔文的著作,可以深化我们对当代生物多样性问题的认识、深化我们对当代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认识。”

《物种起源》缩译插图版使更多人能够重读这部科学史上的名著,用达尔文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探究、认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从而深切体会到拯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蒋志刚
2015年12月于中国科学院奥运村园区 qB7HOLAtDk37PjoIB1hsHCYwfMb4NId5dEbss5E32WVVo1stN3tODHGhOdug2TX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