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节
美的要点

1. 美的观念和意境可以传递

美的观念和意境是能够传递的,这说明人们对美的感受是有共性的,是一致的,如果想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并能感动别人,那就要寻找共性的东西。可能有的影友会说:“那还不简单,我就拍色彩鲜艳的物体,对鲜艳的色彩总会有共性吧。”其实不然,对色彩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不具共性,比如买衣服,有人喜欢红色的,有人喜欢粉色的,有人喜欢黄色的,还有其他颜色,这说明颜色本身不具有共性,其美感的意境就不能传递。

因此,要使摄影作品表现出美感,就要在拍照时寻找共性的东西。有些影友拍摄风光作品,当地的景色看起来很壮观,虽然自己对拍出的照片感到满意,但在给家人和其他影友看时,反应却一般,甚至有人提出负面意见,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美学认知的差异,要想自己能看得过去,其他人也能看得过去,就要找“美”的共性。

“美”的共性是什么?西方美学已对此研究二百多年,摄影创作可借助于美学的成果。西方美学家狄德罗说, “美是我们对无数物体所应用的字眼,不论这些物体之间有多少差别,这个品质不可能是构成物体独特差异的那一类品质,它只能是这样一个品质:它存在,一切物体就美,它不在,物体便不再美了”。 这段话说明,我们寻找的美是一种共性,而不是个性,它应对所有的物体和场景都适用。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也说, “艺术起源于求共鸣”。

能引起共鸣的品质,就是能够传递的品质,也就是具有共性的品质。在美学发展的二百多年历史中,已经发现并找出具有这样的共性的品质和研究的成果,它对我们的摄影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2. 漂亮不等于美

影友常见的误区是把漂亮和美混为一谈,认为漂亮的东西拍出来就是美的。比如有的影友去看花展,在现场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非常漂亮,但照片拍回来看,却不怎么美。夏天满池的荷花开放,艳丽无比,也很漂亮,但拍出的照片却感觉平平,我们来看一下摄影作品《荷花》,如图1-2-1所示。

图1-2-1 《荷花》

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对漂亮和美的理解还有误区。什么是漂亮?请看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给出的定义, “美与漂亮在造型艺术领域里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漂亮一般是缘于渲染得细腻,柔和,光挺,或质地材料的贵重,如金银、珠宝、翡翠、象牙等”。

例如,丝绸做的衣服,钻石做的项链等,是漂亮的,漂亮的丝绸衣服和钻石项链在模特身上是美的,但穿在一个不修边幅的人身上,那就不美了。美是一种艺术效果。漂亮的东西拍摄出的画面不见得美,而往往不漂亮的东西却能拍出很美的画面,我们来看一下摄影作品《古城》,如图1-2-2所示。

图1-2-2 《古城》

这幅作品中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冬天的干树枝,另一个因素是古城的剪影,两个因素都很一般,单独看,并不漂亮,但它们组成的画面却是美的。这说明美是一种艺术效果,与拍摄对象的漂亮与否无关。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 “我在山西见过一件不大的木雕佛像,半躺着,姿态生动,结构严谨,节奏感强,设色华丽而沉着,实在美极了!我无法考证这是哪一朝的作品,当然是件相当古老的文物,拿到眼前细看,满身都是虫蛀的小孔,肉麻可怕。我说这件作品美,但不漂亮。”

这说明美和漂亮不是同一个概念,因此其价值也不一样,美的价值要高于漂亮。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有过透彻的论述:

“美比漂亮的价值高。泥巴不漂亮,但塑成《收租院》或《农奴恨》是美的。不值钱的石头,凿成了云岗,龙门的千古杰作。我当学生时,拿出作品给老师看,如果老师说:‘漂亮啊!’我立刻感到难受,那是贬词呵!当然既美又漂亮的作品不少,那很好,不漂亮而美的作品也丝毫不损其伟大,美术中的悲剧作品一般是美而不漂亮的,如柯勒惠支的版画,如梵高的《轮转中的囚徒们》。”

3. 像不等于美

先来看一幅美术作品《寒窗读易》,如图1-2-3所示。

这是清代汤贻芬的作品,细看每一个局部,虽是生活中的场景,但又不是真实景象的写生。例如,山势突兀类似桂林的山,但山的形状和走势又不像;水岸旁的小村,又像庭院花园;画作的风格简练,虽然与真实的生活场景不完全相像,但画意很美;反过来,画面与现实完全相像的却不见得美。中国当代美术家吴冠中曾有这样的经历,一次去贵州路过犀牛洞,匆匆一看觉得意境很美,回到宾馆他凭印象画出来,寥寥几笔,画意甚美,但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转天再去犀牛洞,整整画了一天,细碎无遗,像倒是像了,但一点不美,全是呆石头,用吴老自己的话说,“天哪,丑态毕现!”由于有这些经验,吴老曾深有体会地说: “如果让我画客观景物,可以画得非常像,还不太吃力,但像不等于美。” 从上述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像和美不是一个概念,像不等于美,美感的表现并不单单只是景物的像。那么延伸到摄影中来,照片拍摄得真实且准确再现原貌,与照片的美感也不是一回事,常常出现的情况是照片拍得实实在在,但不具有美感,美感的表现并不单单是景物的准确的原貌再现,而是要有一定条件要求。

【名家】吴冠中

图1-2-3 《寒窗读易》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1919年8月29日生于江苏宜兴县北渠村的农家,父亲是吴氏宗祠小学教员。1937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他后来曾戏称自己是误入艺途。1942年从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在重庆某小学做代课教师。1946年27岁考取赴法留学生,1947年抵法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回国,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64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70年下乡劳动改造接受再教育。他常在劳动间隙作画,背着粪筐去写生,被人戏称为“粪筐画家”。在农村,他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在庄稼地里做了画,回到房东家,在场院里展开,于是大娘大伯们都来观赏评议,这其中,他发现,他的画是具象的,大多画的是庄稼,老乡们看得懂,总是评论说画得很像,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画,自己也感到很满意,老乡们一见画,就叫起来:“真美啊!”这对他有很大的启发,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画得像和画得美并不是一回事,农民虽然不懂理论,却能感到像与美的区别。

4. 美的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西方古代美学家对“美的表现方法多样性”早有认识,例如,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在与弟子的谈话中就涉及这方面内容。

苏格拉底:我知道许多东西都是美的。

弟子问:这些美的东西彼此相似吗?

苏格拉底:不尽然,有些简直毫无相似之处。

我国美学家高尔泰也曾对此作过论述: “强调审美的变化、差异、多样性,是很有意义的……美学所关心的,不是某一作品,某一作家,某一流派的具体内容或其成功和失败的社会历史原因,而是什么样的作品是艺术作品,什么样的作品则不是,或缺少了什么就不是,什么样的经验、心理、意识等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才能使作品成为艺术……” 我国美学家樊莘森也说过: “美学研究具体方法的多样性,是美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上述论述可看出,古今中外美学家的观点都是一致的:美是具有多样性的,故美的表现也是有多种形式的,美的创作也是有多种方法的,包括经验、心理、意识等多种因素在内,这些我们将随后都在书中一一介绍。

5. 摄影美学,易学易懂易领会

对于摄影美学的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也许有人会担心,以前从未接触过,从头学起会不会太难了?从上节的论述可以知道,虽然美的表现方法是有多样性的,但总的来说都不难,可以说,易学易懂易领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人都有美的潜质,中国美学家胡家才有深刻的论述: “美深深地潜隐在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中,后天的审美只是对它的唤醒。” 美学家胡家才这段深刻的论述说明:对于美感,每个人都是心有灵犀的,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摄影美学的讲述,唤醒读者的美学潜质,激发出读者美学思路的活力。中国美学家胡家才说得好: “艺术创作的难与易,艺术创作的‘运气’,主要就表现在能否使身与心被充分地激活,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潜意识才能活跃起来,才能出现神来之笔。”

如何学摄影,从美学家的论述中我们会受到什么启发呢?不妨跳出摄影圈,站在美学的高度上,回头审视摄影,我们会获得更多的启示。 N81K0EZJjJFbQyCT/JkYm+mDoT9tCuGRrCvi+8kugz2iJP8ZVZygHdESXqRNrfW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