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1

| 第一章 |
北京城营建中的“礼”
权力与秩序

《礼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孔子曰:“克己复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所强调的“人之道”,首先是“礼”,“礼”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礼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它不仅可以“教化天下”,且天地万物无不在“礼”所营造的秩序中。自先秦孔子的“齐之以礼”,到宋儒程颐的“天下成其礼俗”,阐述的都是同一认识。而我们对人文北京的阐述,也将从一个“礼”字开始,因为北京城的建造就是一个“礼”的思想在现实空间的复制。

北京,作为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古都,经历了漫长的文明历程,早在十六国及北朝时期,相继有匈奴、鲜卑、羯等多个少数民族以此地为治所。五代时期,沙陀人又在此连续建立起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政权。在北方长期内乱中,它始终处于历史文明的旋涡中,将中华文化的多元因素卷入其中。明人刘侗、于奕正说:“(北京)地从石晋割后,不隶中土六百余年,而辽、金、元递都之,故奇迹异闻,事多三史。编中为表旧事,不尽删削,退夷进夏,深用怃然。” 清人周家楣、缪荃孙在《顺天府志》中亦有相同的认识,曰“溯辽、金肇都,犹沿唐藩镇旧城。元、明以降,规体增廓” 。至清代又有修补,所谓“明筑清修”即是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活跃在北京这块土地上的多个王朝中,除了明王朝为汉人建立外,其他王朝的统治者多为北方少数民族。而且,经宋、辽、金、元的政权对峙与宋、元、明、清的朝代更迭,燕京的地位急剧上升,由少数民族政权的陪都和都城变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因此,通过对北京城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的考察,我们将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动荡多变与边缘地位,造就了北京这一地域文化的包容性,特别是在融入了契丹、女真、蒙古、满族以及汉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之后,北京已成为南北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乃至开始接受外来文化的中心,凝聚了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不过,有一点尚需指出,在北京城体现的多层次多内容的文化中,尽管各个民族的差异性依然存在,但同一性却是主流,即北京城体现的仍然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其人文内涵追逐的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对于今日的北京城而言,尽管代表传统城市特征的城墙与护城河已经风光不再,而棋盘式的街道、纵横交错的胡同、青砖瓦的四合院、尽显自然风光的园林,以及茶馆、会馆、祠庙、钟鼓楼、牌楼、牌坊等,都依然展示着它们已经物化的人文内涵,依然诉说着绵延不尽的历史故事。而我们的叙述也将从儒家文化的“礼”展开。 KFhn4U8Z/4iAYPMuldtCWT0PauocR0oECPoWosvEt1+03S5SGFEx3AvDKbX1aD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