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What-理解
思维导图法四大操作核心

••••••

思维导图法的四大操作核心概念是:1.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2.关键词(Key Word)、3.色彩(Color)、4.图像(Image)。

其中放射性思考可分为主题、大纲、内容及连结,所以四大操作核心可演变成七大操作元素,依次为:1.主题(Central Topic),2.大纲(Main Branch),3.内容(Sub Branch),4.连结(Link),5.关键词(Key Word),6.色彩(Color),7.图像(Image)。

一、放射性思考

思维导图的整体性是透过“树状结构”与“网状脉络”所构成。

1. 树状结构

层次分为主题(Central Topic)、大纲(Main Branch)及内容(Sub Branch)三个操作元素。而其阶层的上下关系,大致可区分为下列三类,其中分类关系及因果关系属于逻辑关系,一般用于归纳、统合;联想关系属于非逻辑关系,用于发想及创意。

①分类关系

最上位阶代表最大类的概念,次位阶是中类,以此类推,最后一阶是具体事物名称或描述。

一般分类关系有:

●类别:以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属性分类

●内容:以事物特性或功能分类

●本质:以5W2H分类

●书本:以主题、章、节分类

●历史:以发生时序分类

●流程:以事物进行分类

●人物:以人物角色分类

以下各举一个简单架构提供参考。

△类别示范△

△内容示范△

△本质示范△

△书本示范△

△历史示范△

△流程示范△

△人物示范△

①因果关系

以树状结构来展现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例如应用在问题分析时,最上位阶代表问题的本质或表征,往下各个位阶是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所衍生广度与深度的问题或影响;问题解决时,最上位阶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或因素,下一阶是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再下一阶则是该方案的各种具体作法等。

因果关系的结构中,在原因、结果的层面亦会包含有分类关系的存在。举例如下:

△因果关系△

①因果关系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联想分为对比(想到男人就想到女人、想到白天就想到夜晚)、接近(想到树木就想到花草、想到高山就想到河流)与相似(想到篮球就想到地球、想到竹筷就想到竹竿)三种。因此,思维导图树状结构最上位阶代表原始或抽象的主题,往次位阶的各个阶层是经由上述各种联想所展开的思维脉络。

▲联想关系

2. 网状脉络

就是所谓的连结。在不同的节点关键词之间有关联性的话,以单箭头或双箭头线条指出彼此之间的连结关系,亦可在线条上以文字说明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连结在职场的思维导图法应用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因为一般职场的计划都会比较复杂,不同树状之间所产生的脉络连结就会相对频繁。

以下就连结作简单举例:

在刘备、曹操及孙权之间画上一个连结线,代表他们之间的操作关系。

△人物示范连结△

思维导图法的放射性思考,阶层结构包括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称之为Brain Bloom(思绪绽放)与Brain Flow(思绪飞扬),我们也可称为广度思考与深度思考。读者要常常训练自己Brain Bloom及Brain Flow的能力,这样才能迅速地架构出思维导图法。

①Brain Bloom

又称为“ 水平思考”或“扩散思考”,好比电路原理中的“并联”,它的功能在于扩充思考的广度,能增进创造力。次页的思维导图范例。 中央主题是“快乐”,围绕在四周的六个第一阶想法都是由“快乐”所产生的Brain Bloom联想。

②Brain Flow

又称为 “垂直思考”或“直线思考”,好比电路原理中的“串联”,它的功能在于增进思考的深度,能强化问题的分析及推演。 图中从中央主题的“快乐”会联想到“金钱”,“金钱”会想到“工作”,“工作”会想到“痛苦”,“痛苦”会想到“成功”,“成功”会想到“名车”,“名车”会想到“保时捷”。这个“快乐-金钱-工作-痛苦-成功-名车-保时捷”就产生出一个Brain Flow路径。

思维导图法中的阶层结构是由Brain Bloom与Brain Flow交织而成。我们可以从中央主题或任意一个支干线条(branch)来进行Brain Bloom或Brain Flow的联想。

△Brain BroomFlow△

一、关键词

1. 词性: 以名词为主,动词次之,辅以必要的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等。精简关键词的判断原则是:删除它不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就可以省略它;反之,删除它会对内容产生误解,就必须保留它。

2. 数目: 每一个线条上的关键词,以一个语词为原则,特别是在创意发想、工作计划、问题分析等场合,更要遵守这个原则。整理文章笔记时,只有章节名称、专有名词、特定概念等,才允许两个以上的语词写在一个线条上;内容重点整理,还是尽量掌握一个语词的原则,让资料的统整更有结构性。

3. 颜色: 手绘时,与线条同颜色;以计算机软件绘制时,为避免屏幕上出现不容易阅读的彩色字,也可使用黑色。

4. 大小: 位阶越上的字号越大并加粗,在视觉上凸显上位阶的议题、概念或类别。

二、色彩

1. 尽可能使用彩色文字、线条、图像或符号,活络主干(Main Branch)及支干(Sub-Branch)上的概念。

2. 要用三种以上颜色绘制彩色图像。

3. 线条与关键词色彩可依个人感受选择,但由于人类对颜色仍有某些共象,知道颜色的基本规则,有助于对色彩感受的掌握。而关于颜色的基本规则,我们会参考六顶思考帽:

黄色/正面乐观;黑色/负面否定;绿色/创意思考

蓝色/程序规则;白色/客观事实;红色/情绪感受

会议时,亦可应用六顶思考帽来协助。譬如在大家闹得不可开交时,主席若规定大家同时戴上哪一顶帽子,就不会有人用不同的帽子在沟通,可以有效降低冲突及提升开会效能。

三、图像

1. 位置: 在特别重要或关键概念的地方加上图像,可以凸显重点所在,而不是随便到处乱加插图,失去焦点。

2. 象征: 在重要处加上的图像,必须能代表或联想到重点内容的意涵,不仅有助于激发创意,更能强化对内容的记忆效果。

思维导图法使用规则

••••••

◎纸张

颜色:以纯白为主。不同颜色的色纸,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带来不适当的暗示;有线条的纸张,会让人不自觉地以条列方式做笔记。

大小:以A4或A3为首选,方便书写及收纳。

方向:以横放为原则。纸张横放可以多容纳几阶信息,减少线条碰到纸张边缘需要转弯的机会;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的眼睛是横的。

◎字体

使用不同大小的字体、线条与图像来凸显重点信息,文字要端正不要潦草。

◎线条

样式:线条的样式要模仿大自然的结构,以有弧度的曲线来绘制,让思维导图看起来美美的。

颜色:线条的颜色除了能区分不同主题、类别之外,最主要的是要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用来激发对主题的创意或对内容的记忆。

连接:为了方便阅读,线条必须彼此连接在一起,以提升思维导图的整体感。

粗细:与中央主题连接的主干线条,要采用由粗而细、有弧度的锥形样式,下一阶之后的线条,则以细一点的锥形样式或直接以细线来呈现。

◎强化

框线:在不违反思维导图规则的前提下,发展出个人的风格。思维导图内容完成之后,可以在某一主干与其所有之后的支干沿着周围画上外框,这些独一无二的区块形状可以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风格:在不违反思维导图规则的前提下,发展出个人的风格。

排序:使用数字编排顺序,便于整理及记忆。 o5oZCi70lV6P3l9PJqt1+5i0qz8FPDhAbR58v56x1nSFMfgzrn36/lmjnQKL8N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