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如何活得更好

生存,就是在行动、感觉及思考过程中体验一切。年复一年,体验的内涵决定我们生活的品质。日常生活包括工作、维持健康和生存以及休闲三大类活动,如何在其中分配或投资时间,则成为个人最重要的决定。

奥登
(W. H. Auden)

若真想活着,最好立刻着手尝试;如果不想,也不打紧,但你得开始准备死亡。

这段话正好道出本书的主旨。这项抉择很简单,即从现在开始至生命结束,你可以决定自己是生是死。

生物性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只要满足生理需求即可。但是,要活出奥登此处所谓的“生命”,却不能守株待兔,因为万事皆可能反其道而行,除非你能掌握方向,否则生命必沦为外力所控,转而追求不相干的目标。例如,生物性的本能会驱使你按照基因指示而行;文化会利用你发扬其价值观及制度;其他人也会设法撷取你的精力,达成他们的目的,完全不顾这种行为会对你造成何种影响。

我们不能指望别人帮我们过活,必须靠自己发现生活之道。

依循这种脉络来看,“生活”究竟意义何在?毋庸赘言,生活不单指生物性的生存,它的意义更在于活得充实圆满、充分利用时间与潜能、发挥个人特质,并与宇宙万物契合相融。本书将尽量依据现代心理学、本人的研究发现,以及前人的各种智慧,探讨这种生活方式。

我将以最保守的态度,重新讨论何谓美好人生。既不谈先知预言,也不谈怪力乱神,而是针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尽量寻求合理的证据支持。

何谓美好人生

以下的实例即可说明“美好人生”的意义。

很多年前,我和学生研究一家铁路车厢装配厂,该厂的主要工作场所是一间又大又脏的库房,噪声隆隆不绝于耳,人们完全无法交谈。厂内焊工大都厌恶这项工作,总是不断盯着时钟,期待下班时刻的到来。一旦走出工厂,他们不是立刻冲进附近的酒吧,就是驾车到附近的城市寻找更刺激的活动。

只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60出头、大字不识几个的乔。

乔经常自己研究厂里的各种机器,弄清它们的结构与维修方法,不论是起重机还是电脑监视器,样样都难不倒他。他喜欢主动修理有故障的机器,研究出问题的原因,然后设法让机器起死回生。他和妻子还在住家旁的两块空地上建造了一座大型的石造花园,其中有几个雾状喷泉,甚至在夜间也能看见。厂内上百名焊工对他十分敬重,谁也离不开他。不论何时,只要遇上问题,大家都会找他帮忙。很多人都说,要不是乔,工厂可能早就关门大吉了。

这几年来,我见过不少大公司总裁、位高权重的政客,以及数十名诺贝尔奖得主,这些显要人士在许多方面的生活都应算得上舒适美满,但却没有一位过得比乔更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乔的生活得以如此安详、充实和有价值呢?这正是本书要讨论的关键问题。

为此,我的研究将依据三项基本假设:

一、先知、诗人与哲学家已从历史中撷取到关系未来生存的重要真理,但这些真理是基于当时的观念及语言表达,必须经由不断探讨、重新阐释,才能适用于今天。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吠陀(Veda)经书保存了先人很多重要的观念,蔑视这些观念无疑是幼稚的自负行为;但若以为这些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也同样过于天真。

二、现代科学为人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讯,但科学性的真理若同样以现代的观点表现,仍难免会有物换星移、为未来所弃的可能。然而,我们不能自我膨胀,以为自己能超越现有的知识。科学是反映真相最可靠的途径,蔑视科学对自己不利。

三、如果想要了解真正的“生活”,就得倾听历史的声音,将前人的信息融入日积月累的科学知识中。若不先弄清楚人类的本质,许多观念(如卢梭的回归自然理念,即弗洛伊德派的先驱)不过只是空谈罢了。追寻生命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以现有的能力,慢慢理清历史真相及未来的可能性。

因此,本书所谓的“生活”,就是指我们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生活经历,运气好可长达70年左右,更幸运的人还会更久。比较而言,如果以我们耳濡目染的神话或宗教观点来看,人生可是有趣多了。然而,为了保险起见,最佳策略还是先假设这70年的光阴是我们体验尘世的唯一机会,应当充分利用,若不这么做,你将会一无所有。

上述的人生,有一部分得自我们体内的化学作用、器官间的生理互动、神经元间互相传导的微弱电流,以及文化加诸心理的各项信息。然而,生活的实际内涵,即我们的举动及感受,却取决于思想与情绪以及我们对化学、生理与社会运转过程的阐释。研究人类心灵流动的意识,是“现象哲学”的范畴。过去30年来,我的工作包括运用心理学与社会学等方法,并发展了一套系统化的现象学,以解答“人生究竟是何种状态”,或者更实际一点儿的问题: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先掌握体验的塑造力量。不论喜欢与否,每个人的行动及感受都有一定的限度,漠视这类限度,便是否定事实,必将步向失败。为求尽善尽美,我们应先了解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及潜在挫折。很多古代神话传说里都说,当某人想追求快乐、爱情或长生不老时,首先就得去地狱游历一番。例如,但丁在幻想天堂的美景之前,必须遍睹地狱惨状,方能理解人类为何无法进入天国。本书先探讨凡俗琐事,理由也正是如此。

体验生活的方式

栖息于非洲草原的狒狒,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觉,其余的时间不外乎迁徙、觅食、进食,或是社交、整毛、捉虱之类的休憩活动。这种呆板的生活,自人类在演化史上与猿猴分道扬镳以来,百万年来未曾改变。基于生活的基本要求,人类分配时间的方式与非洲狒狒相去不远。多数人也是一天睡掉1/3的时间,其余时刻不是工作、迁徙,就是休息。

休憩、生产、消费及互动的循环,就像人的五官感觉,是我们体验生活的方式。由于神经系统的构造,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仅能处理少量的信息,而体验也必须依序进行。要知道,人一次只能吞一口食物、听一首歌、读一份报纸、谈一段话。由于注意力的局限,人类体验世界的心力有一定的限度,生活也因此具有固定的形态。不论古今中外,人类活动的内容及花费的时间都出奇相似。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仍存在明显的差异。猛一看,纽约曼哈顿的股票经纪人、中国农民及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人,在日常生活上简直没有一丝共同之处。撰写16~18世纪欧洲史的历史学家戴维斯及阿尔莱特·法尔吉评论道:“当时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尚局限在性别与社会阶层的框架内。”这也正是人类所有社会群体的写照:个人生活绝大部分取决于性别、年龄及社会地位。

人一出生,即注定这辈子会拥有哪些经历。一个男孩儿要是出生在200年前英格兰工业区的穷人家里,6岁时就得在清晨5点左右起床,急忙赶往工厂操作嘎嘎作响的织布机,直到日落西山才能休息,而且每周得连续工作6天。这样的孩子通常会因过度劳累而早早夭折。同时期生在法国产丝区的12岁女孩儿,则是整天坐在水盆边,在沸水中浸泡蚕丝,洗净丝中的黏质。由于她从早到晚都裹着潮湿的衣裳坐着,因此极可能会患上呼吸道疾病,手指也会因长期浸泡在热水中而失去知觉。与此同时,生于贵族之家的儿童却忙着学跳小步舞、以各种国家的语言优雅地交谈。

直到今天,人生境遇贵贱有别的现象仍然存在。出生在洛杉矶、底特律、开罗或墨西哥市区贫民窟的孩子,能够指望自己一生拥有什么不凡的际遇吗?而出生在美国郊区、瑞典或瑞士富裕家庭的孩子,过的生活则截然不同。

寒冬眺望窗外,可以见到成千上万相同的雪花漫天飞舞,但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立刻就可看出它们形态各异。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大可因为苏珊是人类,而判断她会面临何种经验,甚至从她是美国女孩儿、住在特定的社区中、与父母同住、有一份工作而获悉更多的细节。然而,在一切已知且成定案之后,就算知道苏珊全部外在的贫富贵贱等信息,我们也无从判断她会拥有何等生活。这不仅因为人生机遇不可测,更重要的是,由于苏珊具有自主意志,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要放弃眼前的大好机会,或是努力克服天生的缺憾。

正因人类意识具有这种变通能力,还拥有动机或抉择能力,足以改变结局,因此也最有机会挣脱命运的枷锁。

人生时间的分配

生存,就是在行动、感觉及思考过程中体验一切。体验离不开时间的框架,因此,时间最终会成为我们的稀有资源。年复一年,体验的内涵决定我们生活的品质,如何分配或投资时间,则成为个人最重要的决定。

表1 时间到哪里去了?

人类又是如何运用时间的呢?一个人在每天清醒的16个小时中,时间的大致运用情形可见表1。表中数字是根据生活必要条件所做的估算值,由于年龄、性别、贫富之分,其间差异较大,但大体而言,这些数字已足以表明人类社会的日常状况。

生产类活动

我们平日的活动可以分为三大类。最主要的一类是为求得生存以及生活舒适而不得不做的事,即生产类活动,也就是今日所谓的“赚钱”,因为金钱已成为换取绝大多数事物的媒介。然而,对仍在求学阶段的年轻人而言,“学习”也包括在生产类活动中,因为他们接受教育相当于成人从事工作,而受过教育才有可能获得工作。

人类大约将1/4~1/2以上的精力花在生产类活动上,个人差异可依工作种类、全职或兼职的情况而定。虽然大多数全职工作者每周工作近40小时,共占每周清醒时间112小时的35%,但这仍不足以反映现实,因为每周工作40小时的人,实际上只在工作上花了30小时,其余的时间都花在谈话、胡思乱想、做决定以及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

这样的工时是长是短,得视比较的对象而定。一方面,根据某些人类学家的研究,如在巴西丛林或非洲沙漠部落等科技较落后的地区,成年男性一天很少为了生计花上超过4小时,其余的时间大多用于休息、聊天、唱歌及跳舞。另一方面,西方在近百年的工业化期间,在工会对工时有所规范之前,工人每天在工厂耗去12小时以上的情形,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目前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则可以说是上述两种极端情形的折中。

维持类活动

生产类活动可创造新的能源,但要保持身体机能及维护个人财物,还得凭借其他手段。因此,我们每天约有1/4的时间消耗在各种维持类活动上。我们通过饮食、休息、整理仪容,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状态,并借着打扫、烹调、购物及各种家务来维护个人财产。传统上,生产类活动多由男性负责,维持类工作则落在女性身上。在今天的美国社会,这样的角色分工仍显而易见。虽然男女花在饮食上的时间不相上下(约5%),但在其他维持类的工作上,女性所花的时间却是男性的两倍。

男女分担家务有别的情形,在其他地区无疑更为严重。在苏联,男女平等只是空谈,女性医师与工程师结婚后,除了工作外,还须负责所有家务。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男性若为家人做饭或洗碗,不仅毫无尊严,也得不到旁人的尊重。

从人类出现开始,这种劳力区分似乎就已经存在。然而,过去的家务多半需要女性付出极大的体力,但现在,科技的进步为许多生产者减轻了不少劳动负担,水管与电器设备也节省了许多家务劳动者的体力。不过,亚非及南美洲的多数妇女仍将半生精力投注于构筑和巩固家庭的物质与情感结构上。

休闲类活动

扣除必要的生产及维持类活动后,人类剩余的闲暇时间大约占1/4。根据过去许多思想家的见解,人只有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方能了解自己的潜能。希腊哲学家认为,只有在空闲时,人才是真正的人,因为他可以将时间用于学习、艺术、政治等自我开发的活动。事实上,希腊文的“休闲”(scholea)与英文的“学校”(school)源自相同的字根,原因不外乎:利用休闲时光的最佳方式就是学习。

不幸的是,这一层道理很少有人明白。人们多将空闲时间花在下面三种活动上,而这些活动无一与希腊的休闲方式雷同。第一种为媒体消耗,其中大半是看电视,其次才是少量的报纸及杂志阅读;第二种为交谈;第三种则是较活泼且接近过去的理想形态,如发展爱好、创作音乐、运动、健身、下馆子或看电影等。这三种休闲活动每周所占的时间有4~12小时。

所有休闲类活动中,通常最耗精力的是看电视,这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中最新颖的活动。人类在演化数百万年来,从未有过和看电视一样被动、易上瘾、轻松、吸引人并且占去全部意念的活动。除非是瞪着天空数星星、睡午觉或学着巴厘岛民忘我沉思,那又另当别论。拥护媒体的人们辩称,电视可提供五花八门的有趣信息。这是实话,但电视节目毕竟哗众取宠的成分居多,提升观众层次的作用较小,多数人所观看的电视节目无助于自我开发。

生产、维持及休闲类活动虽消耗人类的精力,但也构成我们由生至死每日思考的一切,因此,人类生活的内容基本上脱离不了与工作、维持、休闲相关的体验。每日生活的总和究竟是一团涂鸦,还是艺术之作,就看我们决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三类社交形态

日常生活的内涵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行为,也会受到旁人的影响。我们的行动与情绪常受别人左右,就算这些人不在场也一样。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大家都明白,人是群体动物,不论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需要相互为伴。个人受旁人意见影响的程度,依据不同的文化而有所差别。举例来说,你不能将传统的印度人视为独立个体,而是要将个人看成整个社会网络中的结点。个人的存在并非源自他特有的思想或行动,而是由他的子女、手足、堂表亲、父母所定位。即使是现代,东亚的小孩儿在独处时,也比高加索的小孩儿更记得父母的意见与期望。用心理分析的名词来说,这种人具有较强的“超我”(superego)。然而,就算某人的个人主义色彩再怎么强烈,他的生活内涵仍受旁人极大的影响。

多数人在以下三类社交形态上所花的时间大致相当。

第一类社交形态由陌生人、工作伙伴或同学(对年轻人而言)构成。在这片公共领域中,个人的行动会受他人评判,并与别人竞争资源或建立合作关系。有人认为,这片公共领域对个人潜能的开发极为重要,虽然承担的风险最高,但成长幅度也最大。

第二类社交形态由家人构成。对儿童而言,指的是父母及手足;对成人而言,便是父母、配偶及子女。虽然“家庭为社会单位”的观念近来多为学者诟病,但不可否认,不论何时何地,都没有比“家庭”更适合的替代组合。在家庭里,你和一群人存有特定的亲属关系;和这些人在一起,你会感到无比安心,对这些人的责任感也会格外强烈。与理想的核心家庭相比,不论今天若干重组的家庭形态多么怪异,近亲仍能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和感受。

第三项社交形态源于孤独、无人相伴。在科技发达的社会,每人每天约有1/3的时间必须独自度过,远比部落社会的个人独处时间长得多。以后者的眼光来看,独处通常是危险的,即使是欧美人士也不认为孤寂会带来愉快,大部分的人都想极力避免这种情形。虽然我们有可能学会享受孤寂,但这仍是一种罕有的品味。不过,不论是否乐意,人们仍须独自履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责任,例如儿童必须自己读书与做功课、家庭主妇必须自行料理家事。许多工作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需要独立进行,因此就算无法乐在其中,你至少也要学会忍受孤寂,否则生活注定苦不堪言。

心理体验抽样法

以上关于人们如何利用时间的论述,其根据究竟是什么呢?

在这方面,最常见的方法是借民意测验、调查及时间预算进行研究,这通常要求人们在一天或一周工作结束后,填写一份日志。这方法虽然不难,但因人们需靠记忆力填写,所以资料并不一定准确。

另一个方法是所谓的“心理体验抽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简称ESM),这是我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芝加哥大学创立的研究方法。它采用呼叫器或具有设定功能的手表,提醒受试者按时填写随身手册中的两页问卷。呼叫信号设定为每两小时响一次,由每日清晨起算,至晚间11点或更晚。呼叫器响时,受试者要写下所在位置、所做何事、所想念头、有谁为伴,再以数字描述当时的意识状态,例如快乐程度、专心程度、动机高低、自尊心强弱等。

一周下来,每个人可将ESM手册内的56页全部填完,忠实记下自己所有的日常活动与体验。研究者可以借此追踪受试者一周内每日由早至晚的活动,查出他从事某活动或与某人相处时的情绪变化。

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室中,我们共搜集了2 300名受试者一年内所填交的7万多页日志,而世界其他地区的研究人员所回收的问卷更是这一数量的3倍多。回收数量的庞大自然有其必要性,如此方能巨细靡遗、精确无误地研究人类日常生活的内涵与形貌。不论美洲、欧洲还是亚洲,任何可以采用此法之处,我们都可进行比较。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引用民意测验、调查与ESM交互运用而得的结果。 MDznsbkuRJqeqapRwz+oXY653Cy7X5tlVlYS855FQwsAV/oVtuo6XiLYj1qaruD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