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自得其乐的奥秘

田方萌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我有一位朋友,在高校教书,专业是哲学。他不爱写论文,自称“述而不作”,这在今天的大学里可不好混。可他也不在乎,职称到讲师就满足了。他的课讲得很精彩,被学生评为优秀教师。课下他喜欢下棋,出过一本棋类教材,他还长于台球运动,每周都去玩上半天。他看上去挺另类,可也结了婚,生了孩子。我见过马云,也见过比尔·盖茨,两人脸上都不时露出幸福的微笑。可这位朋友,却是我见过的最快乐的人。

心流体验与快乐

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纪录片,记者在片中采访了背景不同的人,只问一句话:“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十个人中九个人的答案都是“快乐”。还有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女性,想了想说:“思考什么是更美好的世界,以及如何实现它。”最后这位的答案貌似深刻,不过我想她也同意,更美好的世界至少是更多的人感到快乐的世界。

正如《发现心流》的作者契克森米哈赖所言:“快乐是正面情绪的原型,亚里士多德之后的许多思想家都说过,人类的所作所为,最终都是为了追求快乐。我们之所以想追求财富、健康或名声,都是为了借此得到快乐。然而,追求快乐也不是因为它可以带给我们其他好处,因为快乐本身就是目的。”问题不在于为什么要追求快乐,而在于如何获得快乐。

过去几十年,快乐程度逐渐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研究国民幸福指数的论文逐年增多。有一项发现一再得到学术界的确认——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增长对快乐就没什么影响了,亿万富翁也只比普通百姓快乐一点儿。《发现心流》引用的历时性研究发现:“1960—1990年,当美国的个人收入节节上升超过原来的两倍时,声称自己非常快乐的人的比例仍稳定在30%的水平。”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早就指出:“当身体的由于匮乏而产生的痛苦全都被消除了以后,身体的快乐就再也不会增长了,只能在种类上变换花样。”

物质上的匮乏解除后,我们在心理层面的幸福感就取决于自身潜力的开发程度。契克森米哈赖强调:“如果一个人不能设定生存目标,不能充分运用心智,他所获得的美好感受不过只是人类潜能的一小部分。”作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见过不少位高权重的政商人士,以及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然而在他看来,这些人的生活虽然美满舒适,却没有一位过得比乔更好。乔是一家铁路车厢装配厂的维修工人,他的社会地位虽不高,可常常获得一种“心流”体验。

“心流”(flow)是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最杰出时那种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也就是运动家所谓的‘巅峰状态’、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灵思泉涌’”。中国读者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庄子笔下的庖丁,他将屠宰术上升到了乐舞的境界:“……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活动中,我们的心(heart)、意(will)、念(mind)处于分离状态,甚至相互抵触。想做的事、该做的事和正做的事不是一回事儿。而在心流体验中,人会全身心投入某种活动,欲望、意图与思绪协调一致,充满了和谐顺畅的精气神。在这种巅峰状态下,“……自我意识已消失不见,但感觉却比平日强烈,时间感也有所扭曲,只觉得时光飞逝,瞬间已过数个小时。”美国诗人马克·斯特兰德在谈到自己的心流体验时说:“当你沉浸在工作中,你便失去时间感,完全出神,全副精神都贯注在所做的事情上……当你将某件事情做得十分出色时,你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那几年,常常找校内一位师傅修理自行车。他看上去六十岁上下,头发掉光,还瞎了一只眼。他住在一间狭小的修车棚内,没活儿干的时候就看一台黑白电视,哼唱几句京剧。每当学生找他修车,这位师傅就来劲儿了。他一眼就能诊断出机械故障,飞快地摆弄工具,让自行车重新运转起来。他就像铁路车厢装配厂的维修工人乔一样,能够从工作中获得自得其乐的心流体验,既维持了生计,也解决了别人的问题。我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教师朋友也属此类,无论教书、下棋还是打台球,他都能进入一种近乎庖丁解牛的境界。

心流体验是否伴随着快乐?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并不觉得快乐,此时神智专注,注意力都集中在活动上。歌手唱到高音区时,还要分心感受快乐,很可能就会跑调。可完成任务后,我们回顾刚刚发生的一切,就会生出一种充实美满的感激之情,快乐也会发自内心地喷涌而出。快乐取决于很多因素,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饰、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都会给人愉悦感。经常体验心流状态的人未必比其他人更快乐,可他们容易体会到持久的成就感,也更自信和自尊。《发现心流》作者指出:“光是因为生活过得好而感到快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人们还要能在从事有利自身技能锻炼、有利个人成长及发挥潜能的工作时感到快乐。”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已高龄八十有三,他是匈牙利人,生长于“二战”时期的南斯拉夫,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移民美国。少年时代的契克森米哈赖发现,经历战争创伤的成年人很少能重建舒心愉快的生活,于是他开始探索生活幸福的秘密。钻过哲学、艺术和宗教的书堆后,他终于在心理学领域找到了解开谜团的途径。契克森米哈赖终生致力于建立和发展积极心理学,曾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的系主任。他最重大的学术贡献就是对心流体验的一系列研究,此外他在认知心理学、创造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方面均有建树。

这本《发现心流》并非学术著作,而是契克森米哈赖写给普通读者的一本自助指南。书店的货架上总摆放着很多自助书籍,教人如何发财致富、结婚生子、运动休闲,其中大部分是基于生活的经验之谈。《发现心流》则建立在作者自己的科学发现上,也结合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契克森米哈赖自称:“我将以最保守的态度,重新讨论何谓美好人生。既不谈先知预言,也不谈怪力乱神,而是针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尽量寻求合理的证据支持。”

为了搜集心流体验的经验证据,契克森米哈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造了一种“心理体验抽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研究人员为受试者配备了呼叫器,提醒他们按时填写随身携带的手册。呼叫信号每两小时响一次,每次听到鸣响,受试者就记下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位置、活动和同伴等信息。很多受试者在描述最优心理状态时都会说:“仿佛一股洪流带领着我。”契克森米哈赖据此提出“心流”的概念。基于成千上万名受试者的调查数据,《发现心流》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们自得其乐的建议。下面谈谈我最有收获的几条。

获得心流体验的门径

有人也许对心流体验的价值仍有疑问。毕竟,父母告诉我们要听老师的话,老师告诉我们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国家告诉我们要遵纪守法。在我们成长的教育环境中,好像没有人严肃地说:“你要自得其乐,才能做个真正快乐的人。”长大以后,我们迫于生存压力,总觉得赚钱最要紧。一位中学同学曾对我说:“我只有挣到一个亿,才能过上惬意的生活。”而且他相信别人也是如此。为了发财致富,我们花在取悦别人上的心思,往往多于花在欣赏自己上的。我们的情绪真那么重要吗?

在契克森米哈赖看来,情绪真实而基本:“就某些方面而言,情绪是构建意识的最主观成分,因为只有你才能判别自己是否真正体验到爱、羞耻、感激或快乐。但情绪同时也是心灵最客观的成分,因为恋爱、羞愧、惧怕或快乐时所体验到的‘衷心感受’,通常比我们对外界的观察,或由科学与逻辑中所学到的一切更为真实。”演化心理学表明,人类的情绪反应像身体器官一样进化而来,帮助我们针对环境采取适应性的行动。有时我们的情绪亢奋,却对自身有害,如吸毒或酗酒。可在大多数时候,快乐本身就说明我们走在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我在大学的时候,想赚点零花钱,为书商编过书。所谓“编书”,就是找一些材料剪剪贴贴。

这活儿让我挣到有生以来第一个一万元,可我当时并不觉得很开心,因为这份工作本身对我没有多少吸引力。我很快产生了厌倦,那种感觉如此真实,就像捏在手中的钞票一样。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人只有做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工作才会投入其中。如果不是为生计所迫,外在的报酬是次要的。每个人或早或迟大概都会意识到这一点,契克森米哈赖则将它发展成了一套理论。

想象一张坐标图,横轴代表能力高低,纵轴代表挑战大小。根据能力和挑战的程度,我们可以将所有活动分为八大类,对应图上的八个区域。如果挑战过大而能力不足,人们就会产生焦虑;如果挑战太小能力有余,人们便感到无趣。契克森米哈赖发现,“只有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个人的全心投入才可能触发心流,塑造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所谓“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技能与挑战相互促进,逐渐走向游刃有余的佳境。

这里不妨举个我学棋的例子。我六岁跟父亲学习下象棋,下到十岁,参加小学象棋比赛,居然拿了全校冠军。当时居民大院的小伙伴们已经不是我的对手。有一次,父亲的朋友把我带到外面与一伙中学生比试,我被人家打了个落花流水,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从上大学到工作前,我有十几年几乎没下过一盘棋,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棋友。即使有人愿意和我下,也难以保证水平相当。直到有一次,我偶然发现某游戏网站可以在线下棋,于是又开始重拾这门爱好。

游戏网站会自动安排对弈双方,可并非随机配对。一位玩家赢的局数多,就可以升级,与水平更高的棋手对阵;反之,输得多,对手的级别也跟着下降。这种规则保证我不会碰到新手,像幼时大院里实力不强的小伙伴;也不会面对高手,像棋艺远超自己的中学生。棋艺水平与挑战程度的差距总会保持在较小的范围,我便有很多机会棋逢对手,获得频繁的心流体验。有时升级后,对方的水平高我一点儿,这时我专心应对,思考新的攻防策略,契克森米哈赖称这种状态为“觉醒”。有时降级后,玩家的棋艺低我一筹,这时我便奋力杀敌,争取晋级后迎接更大的挑战,这种状态被称为“掌控”。心流体验就发生在这两种状态之间。

人人心同此理,参与的活动却可以千差万别,依脾气秉性而定。我那位教师朋友就认为教书、下棋和打台球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与休闲活动。当我向他请教生活的哲理时,他引用了一句古老的格言:“认识你自己”。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若想获得心流体验,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有人能从抽象的思考中悟透道理,也有人能从具象的感知中激发灵感。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很少阅读,在他看来书分两类——“字书”和“画书”,他只喜欢后者。然而,他酷爱美术,不仅当了建筑师,还开办了自己的玩具公司。

契克森米哈赖在书中记叙了一位已经住院十年的精神病患者。医务人员偶然发现她在修剪指甲的时候出现过亢奋情绪,便找来专业人员教她相关技巧。她学习后为病友修剪指甲,病情也逐渐康复,出院后开了自己的指甲店。作者还提到一位商人,他发现自己喜欢木工活儿,而时间一天天消耗在办公室,于是他改行当了木匠,搬到山上居住。没有人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要搞清这一点,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年轻时多尝试几种工作,多接触几种爱好,看看什么活动是我们的兴趣所在。

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当作我们认识自己的工具。契克森米哈赖建议读者用一周或两周时间,记录自己的日常感受。例如自己什么时候心情最好,什么时候最差?观影时是否像想象中那样兴奋?跑步时是否像预期的那么疲累?一定要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应该”产生的感觉。对比不同时段的心理感受,我们就可以科学地反思自身,为何心流体验出现在特定的活动和情境中。举例来说,我以前总认为,文章发表的时刻自己最快乐。其实不然,写作的过程最能让我体验心流的畅快。因此我改变了工作流程:不按媒体的需要写作,而是先完成自己想写的题目,等待时机再发表。

心流体验之所以难以获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技能需要长时段的练习。契克森米哈赖说:“每一项心流活动都需要在刚开始时花些心思,然后才能享受到乐趣。”一般人学习一项技能,总得花费几年,才能达到中等水准,其间又未必能坚持下来。读者也许觉得我的文笔还算流畅,从高中一年级首次发表作品算起,我已是笔龄二十多年的老作者了。在早年练笔的阶段,即使编辑班刊的同学跟我约稿,我也会很认真地撰写和修改。今天我运笔尚能自如,多亏那些年积累的一些词汇和技巧,因此我很赞同书中的建议:“要使先天的才能转变成充分发展的智力,你就必须学会控制注意力。唯有不断投注精力,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音乐家,具有数学禀赋的儿童才可能成为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达到专业人士的心智运作水准,需要花费更多心力去吸收知识与技能。”

休闲与爱好的艺术

孔夫子教导我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前三点关乎道德教化,最后一条则提倡在技艺练习中自得其乐。技艺分为两种,用于生产就是工作,用于休闲就是游戏。有些人在工作中就会感到满心欢喜,可以把工作当成游戏。他们一般从事高度个人化的职业,包括艺术家、科学家和企业家。这些职业可以让人自由设定工作目标和任务难度,将工作融入生活,因此很少导致马克思所谓的异化感。契克森米哈赖曾多次访问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他最常听到的感受就是:“你可以说,我一生每分每秒都在工作;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从未工作过一天。”

遗憾的是,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工作还只是养家糊口的饭碗,而不是自己的志业。尽管他们在完成工作时不见得心情很差,可远不如参与休闲活动的心情愉快。如何在休闲时获得心流体验,也就对提升大多数人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契克森米哈赖发现,“如果人们能将空闲时间用于运动、艺术或爱好,便可具备感受心流的条件;如果空闲期间无所事事,人的精神混乱度将大为升高,整个人只觉得懒懒散散,兴趣全无。”

普通美国人将一半空闲时间花在看电视上,其次才是阅读报纸杂志,很少用于艺术和健身等主动式休闲活动。这部分是因为前者的享受门槛很低,后者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可多数电视节目喜欢哗众取宠,无助于自我提升,看得时间越久,便越会觉得无趣。这种低技能低挑战的状态被契克森米哈赖称为“淡漠”,人们此时很难产生心流体验。记得我在美国留学时,有一年感恩节连续放了几天假。我下载了几部经典电影,准备好好享受一番,结果看到第三部就看不进去,转头工作了。德国一项研究也发现,看书越多的人,心流体验也越多,可看电视多的人正好相反。

现代生活的节奏紧张,我们工作一天回到家中,通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通过上网或观影填充大脑,或借助烟酒松弛神经,麻痹自我。这些廉价的休闲方式如果不是有害身心的,至少也是消极被动的。契克森米哈赖评论道:“这些方法固然能带来短暂的振奋,但事后往往只残存一丝黯然惆怅之感。”“要想让闲暇时间得到最妥善的运用,就得付出工作般的专注与才智。主动式休闲有助于个人成长,但过程却不轻松。”工作的时候像游戏,游戏的时候像工作,两者就都达到了最优状态。

美国作家安·兰德(Ayn Rand)曾解释她为何喜欢集邮:“集邮的快乐在于人们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大脑……它(集邮)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奇妙世界,能够牢牢抓住一个人的注意力,使他从烦恼和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在她看来,集邮这种爱好适合那些目标明确和工作忙碌的人。这些人“……需要另一条轨道,但还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改变一下主题,但用的是相同的思维方式”。

与兰德的集邮爱好相似,我的休闲活动之一是收集电子书。目前我的电子图书馆共有两万册藏书,占用了190GB(千兆字节)的硬盘空间。用电脑整理这些书籍花费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可将它们分门别类本身就带给我极大乐趣。我的相当一部分研究工作也属于分类和归纳,整理电子书就相当于兰德说的“另一条轨道”。每当我想到人类文明的结晶以书籍的形式存放于我的电脑中,像一支完成整编的军队随时待命,就会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奇幻感受。可见,如果一个人热爱工作,他的爱好也应当与工作的性质类似,这样他最有可能从两者中获得心流体验。

除了上述忠告,契克森米哈赖还建议我们注意休闲活动的“性价比”。一个人收集邮票或电子书也要有所花费,可总比出国旅游或购买奢侈品经济,而前者带来的快乐并不见得比后者少。《发现心流》一书指出:“我们从休闲中所获得的愉悦与乐趣似乎与消耗的能量毫无关系——就算有,也是负面的。必须动用人类技能、知识及情绪的低科技活动,并不比使用大量器材、靠外在能源代劳的活动差——事实上,两者的回馈相差无几。畅谈、读诗、园艺、担任义工或学习新事物所消耗的资源相对要少,但乐趣却不低于耗去10倍资源的活动。”

有些主动性休闲需要群体参与。下棋至少要两个人,打麻将需要四个人,踢足球需要一堆人。收藏爱好者也很少孤芳自赏,他们喜欢将藏品与同好交流。安·兰德就是其中一位:“在集邮者中有一种今天非常罕见的‘兄弟之情’——有着相同价值观的兄弟之情。”我们的心流虽然发自内里,与同伴一起体验却会增加其快感,孟子也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对于人际互动,契克森米哈赖也提了两条忠告,一是“找出自己与别人目标的一致性”,二是“愿意关心别人的目标”。“将自身的经验或专业知识应用在对方所提供的话题中,但切勿喧宾夺主,只需应和接话即可。”这就好比谈恋爱,两个人能谈到一起,一定有些志同道合的爱好,但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基于个人经验,我更乐于参加五人左右的饭局——少了可能不够热闹,多了就会缺乏共性。当背景相似、兴趣相近、人数适中时,聚在一起聊天的效果最好,也最可能产生心流的共鸣。

据契克森米哈赖考证,英文中的“自得其乐”(autotelic)由“自我”(auto)和“目标”(telos)两个希腊字根组成。一项爱好让我们自得其乐,爱好本身就是目的。一旦掺杂了其他动机,我们或许更有兴趣投入其中,却会失去纯粹的快乐。例如,张三购买藏书,不仅为了自己阅读,也为在朋友面前夸耀学识。李四学习英语,不仅为了欣赏原著,更是为了职场晋升。我们的快乐来自他人的承认,来自外界的回报,但终究来自内心的愉悦。最后,我以书中的精彩段落作为结语,祝愿读者也成为这样的人:

“具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不太需要物质财富、娱乐、舒适、权力或名望,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馈。由于这种人不论在工作、家庭生活、人际互动、饮食甚至是独处时,都能感受到心流,因此不太会依赖外在的报酬行事,过着沉闷枯燥、了无意义的公式化生活。他们不受外来事物的威逼利诱,显得较自动自发、独立自主,因为全心投入生活,他们对身旁诸事也多多参与。”

2017年夏于北京石佛营 4v2M7ZrQs/+fuJzvuDJdLnR/WxyNe8SreJ72m/sgVE1QhryGr0y35CYM22smf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