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卑鄙庸俗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一脍炙人口的人生箴言正是对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本人一生的精辟总结,也是对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精神世界的光辉写照。

永远的保尔·柯察金

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生性顽劣,因冒犯神甫被开除学籍后,年少的保尔为生活所迫走入了“人间”。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赤裸裸的弱肉强食、黑暗的社会底层,在保尔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遇到了党的地下工作者茹赫来后,革命的种子开始在他心里萌芽,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转折。

他奋不顾身地从押送兵的手中解救了被捕的布尔什维克,并因此被捕入狱;逃出樊笼后,年轻的保尔加入了红军,在叱咤风云的布琼尼骑兵第一军浴血奋战;战火余生,保尔又日夜投入肃反工作,执行各种艰巨的任务。国内战争结束后,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保尔响应号召,奔赴劳动战线,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修筑铁路;大病初愈,保尔又忘我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与各种反革命势力和不良现象作不妥协的斗争……

由于车祸,保尔的腿受了重伤,加之痼疾复萌,沉疴恶化,保尔开始辗转于各个医院、疗养院,最终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面临“离队”的可怕境地。但意志刚毅的保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垂头丧气,他说:“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你们就别想叫我离开党。能使我离开队伍的只有死亡。”保尔坚强地挺住了,他克服艰难困苦,历时四个春秋,创作出了“大受赞赏”的小说!“铁环已被砸毁,他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回归了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就是一个由不谙世事、有着朴素阶级感情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自觉的无产阶级战士的生活轨迹,是一代青年锻炼成长的过程,无怪乎革命者茹赫来慨叹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记恋冬妮娅

然而,这部小说之所以受到如此多人的喜爱,不仅仅是它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有着强烈个性和坚强意志的革命者形象,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描述了一个精彩的“男孩长成为男人”的故事——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浓重的励志色彩,它之所以让一代代青年如痴如醉,相当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那些精雕细琢、韵味悠长的细节描写,它在战火纷飞的大时代里营造了一个如田园诗般的所在——那就是保尔的爱情。

冬妮娅是一个有着浓密的栗色头发、爱穿蓝色水兵服的美丽少女,她是保尔的初恋。这段初恋故事写得优美缠绵,真实动人,冬妮娅家小径上铺满落叶的花园,舍佩托夫卡城外美丽的湖畔,都曾留下两人青春年少的足迹和无邪的爱意。所以说,冬妮娅,这位后来因为“庸俗的个人主义”而被保尔抛弃的资产阶级少女,不仅是书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也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革命文学的第一女主角,恐怕不会有人有异议。

本书有一个拥有跌宕起伏、英雄般的人生历程的主人公,亦拥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残酷的生死相搏的战争场面、浓墨重彩的筑路场景,它有数不清的启迪人生的格言警句,它叙述详略得当、毫不拖泥带水,它文风多变、会在适当时刻穿插日记和内心独白……然而,纵观全书,除了那些激荡人心、催人泪下的革命者的牺牲故事,保尔的爱情也像一条连绵不断的伏线,一直牵扯着读者的心。拥有了这些元素,即使抛开它的价值取向,这仍旧是一部杰出的小说。

本书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工人家庭,上过初级教会小学,做过苦工,1919年进发电厂当锅炉工的助手。同年乌克兰得到解放,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入共青团,参军并奔赴前线,1920年因重伤复员。大病初愈后进入铁路工厂当助理技师,1923—1924年在边境地区担任共青团领导工作,1924年入党,1927年病情恶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5年为表彰他的不朽功绩,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暴风雨中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36年完成,同年12月22日病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原型是作家本人,两人的经历和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这是小说,而不是传记。小说以作家本人的经历为情节基础,但描绘的是经历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代共青团员的光辉斗争历程。正如作家本人所指出的:“在刊物上常有文章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种自传性的文件,即是说,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史,这当然不完全正确。我的小说,首先便是艺术作品,其中我利用了假想的权利。在小说的基础上放了不少我实际的材料。但是,说这是文件则不对。这是小说,不是传记,譬如,这不是共青团员奥斯特洛夫斯基传。”(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我的创作过程》,载《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

小说保留了传记的素材,采用了艺术典型化的手法,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集中了一代新人的性格特征。这是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英雄形象,正如著名作家法捷耶夫所说:“这个人物以其全部面貌,同许多俄国和外国作家小说中生动描绘的19世纪的青年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要再次强调,我认为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这部闪烁着崇高理想光芒、洋溢着生活激情的经典之作,是特殊历史时期下产生的一部超越时代局限的优秀励志作品。小说问世不久,便被改编成电影和舞台剧,并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它被誉为一部“超越国界的伟大文学作品”,是一部激励了无数人的经典佳作,被视为青年人的生活教科书,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长销不衰。1942年被译介到中国,是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保尔·柯察金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文学形象。 +6ZTqtsa6geTqCesCiQAWo8r9i4Rkui8tZsEDANsrg4K75Y99PbSnyxd/HIJ46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