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陈鼓应

21世纪是充满危机和希望的世纪,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思考地球村的命运和地球村民的未来;人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集而深入地探讨如何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和睦、和乐的美好世界。不过,如此思考的思想源头不在西方而在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老子。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以他的五千字精妙《道德经》,阐释了宇宙大化的运行轨迹与方向,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展示了海洋般宽阔的悲悯情怀。老子的这种终极关怀和悲悯情怀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福建长汀一个普通的客家家庭。自有记忆开始,日本军机就在我的家乡频繁轰炸,导致平民死伤无数。内忧外患、四处逃难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然而,在离乱的年代,我的双亲依然坚持祖先崇拜,奉行尊尊亲亲、时刻不忘拜祭颖川堂先祖;这样的家风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尽管后来到了台湾,就读并任教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却因“台大哲学系事件”而离台赴美;然而在迭经变故中,祖先崇拜的影响始终未变。

正是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让我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探求。随着经年日久的探求,老子、庄子成为我安顿生命的精神家园。我这一生与老子、庄子密不可分,并在对老庄的解读中汲取了充足的学术与生命的正能量。在这一心路历程中,也一直期待着有一部走出象牙之塔,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老子《道德经》的普及之作。

在20世纪1989年间一次不经意的探访之后,在27年后的2016年5月和2017年3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连续两次亲往老子出生地河南鹿邑和庄子出生地河南民权参访。在拜祭老庄、与老庄的乡亲后人倾心相谈、举行老子文化大讲堂、召开老庄思想座谈会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一直在老子故里学道、悟道、体道,致力于老子文化的开发弘扬和《道德经》文本诠释的陈大明。他告诉我,为了传播普及老子思想,十几年来,他依据我的《老子今注今译》所附的《老子校订文》,先后编写出版了《道德经导读》、《道德经新注新译》和《老子现代说》。为了融入当今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之中,他应中国文史出版社之约,撰写了《老子与道德经》,这恰与我的思考相契合。

这不禁使我又一次感受到基础教育的重要,就像我在少年时代背诵的经典,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我殷切地希望孔子故里的孩子们读《论语》,老子故里的孩子们读《道德经》,庄子故里的孩子们读《庄子》。若我们的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导孩子都这么读经典,便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之所在,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基本的内涵。

我与陈大明一见如故,他工作生活在老子故里,他们的基础教育一直要求中小学生读《道德经》。陈大明写作《老子与道德经》的用意,正应合了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本书从勾勒老子生平行迹入手,展示了老子由平凡人而大圣哲的生命历程。紧扣《道德经》文本对译、注释并解析,以通俗易懂、自然流畅的语言准确揭示了经文意旨,有助于人们走近老子,学习理解《道德经》。因此,我愿意将此书推荐给海内外的广大读者。

丁酉年阳春三月于北京大学 0zA2Bpn3vnONnlhlZSCrWVPmcTJjdI4OTRYGmI3crJbvPDgJV2aI6Oq4pxCCWk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