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经验教训表明,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他自己,因为人常常否定自己。人应该不断地自我反省,但是不可以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自我反省意味着认识错误后主动调整,但自我否定则会使一个人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
一个民族亦应如此。世界上有许多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这叫多元化,我们不要勉强一个民族去改变自己的特性。然而,现阶段很多中国人陷入用西方人的观点和标准来看待和分析自己的误区,总是执着于“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应该走西方国家的道路”的错误观念。实际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各民族间要彼此尊重,彼此包容,世界才会多姿多彩,生生不息。中国人应该走自己的路,具体到团队管理中,就是要充分了解中国人的特性,即中国人的本性。在认识中国人本性的基础上,有效地管理中国人。
中国人的本性是什么?我只用三句话概括,因为中国人喜欢简单明了,讲得太多了,中国人就会不耐烦。你对西方人可以多讲一些,他们有耐心听完,而中国人就没有耐心。你讲第一句时,我们会注意听;你讲第二句时,我们还认真听;你讲第三句时,我们就会觉得讲太多,因为中国人一点就通,不需要讲得很透彻;如果你再讲第四句,那前面你讲的我们都会忘掉。所以汉高祖的约法三章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本性。
中国人的本性简单来说有三点:第一怕吃亏,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吃亏上当;第二喜欢占小便宜,中国人一般不奢望去占大便宜,专占小便宜;第三,自私又爱面子。
这当然不是贬低中国人,凡是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是不太了解中国人。中国人重视合理,合理地怕吃亏有什么不对?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不断地吃亏,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特性,凡是宣称钱财乃身外之物的人,多半都很小气。因为一个人如果心里没有某个弱点的话,就不会强调它。一个人缺乏信用,就会强调自己重信用,通过不断地强调,才能让别人上当。
每个人都怕吃亏,但是过分地怕吃亏就变成了精打细算,结果人算总是不如天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所以中国人发展出一套“差不多主义”,差不多就是刚刚好,就是恰到好处,就是合理。
一个人爱占小便宜,就表示这个人不贪,贪心的人只想着占大便宜。中国人爱占小便宜,不贪心,很守本分,为了过日子,占一点小便宜,没什么可耻的。要跟一个人合作,就要了解这个人舍不舍得,中国人比较在乎舍不舍得,换句话说,中国人不会盲目地为一个人去拼命,我们会考虑值不值得。要判断值不值得,就要看对方舍不舍得,你舍得我就认为值得,你不舍得我就认为不值得。这就是中国人占小便宜的本意。
在中国人的团队中,员工首先要看领导的度量大不大,没有人愿意跟随一个度量小的领导。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就是考察他的度量。如果刘备不肯纡尊降贵,诸葛亮也不会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中国文化强调自爱,很少讲爱人,西方人一开口就是爱人,而不讲自爱,孰对孰错?我认为,自爱才是对的。一个人要先爱自己,让自己的心中充满爱,然后才能去爱别人。不自爱的人,心中没有爱,拿什么去爱别人?所以,西方人讲爱人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中国人才是发自内心的。但中国人不会爱所有的人,我们首先要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爱,值得,才去爱。合理的自私就是自爱。
老实讲,中国人比较重视面子。凡是说“面子不重要”的人,都是不了解人性。一个人活得连面子都没有,那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有面子,动物没面子。
其实没有一个民族不爱面子的,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有一次我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等公共汽车,看见三个白种人也在等公共汽车。在美国,一般都是有色人种乘坐公共汽车,白种人多开私家车,我觉得很好奇,就不自觉地看了那几个人一眼。那几个人都紧张起来,其中一个人马上说,他的车子送修了,不然才不会乘坐公共汽车呢。我只是看他一眼,他就受不了,这难道不是爱面子的表现吗?
日本人也爱面子,但是和中国人不一样。日本人爱面子爱到会死的程度,他们觉得没面子,就会切腹自杀;中国人高明一点,爱面子爱到刚刚好的程度,中国人一般不会为面子去自杀,真正做到“士可杀不可辱”的毕竟是少数,没面子以后再说吧,要忍辱负重,盼着将来东山再起,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嘛。
爱面子并不是坏事,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我发现爱面子的人很好管理。一个人若不爱面子,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一个人连面子都不在乎,那他还会在乎什么?人可以“理”,就是因为他爱面子。领导要利用中国人爱面子的特点来管理员工,适当地恭维一下员工,多听听员工的声音,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员工就会感到领导的重视,也就会以努力工作来回报。
中国人上述本性特征或许会令人大失所望,然而有这样的感受完全是由于对中华文化缺乏了解。中华文化讲求合理,对于中国人的本性也应该从合理的角度来予以审视,这样才能充分地把握中国人的本性,进而领导出精诚团结的中国式团队。
合理地怕吃亏、合理地占小便宜、合理地自私、合理地爱面子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不承认这些的话,就是假道学。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流传了几千年,有其传承的道理,不合理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是有些事情长期以来我们做错了,使一些文化扭曲了。
比如说“孝”,孝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然而从古至今,传统文化都只提到过“孝道”“孝敬”,却不知何时有了“孝顺”的说法。我认为,这个“顺”字完全颠覆了中华文化中有关“孝”的真正内涵,使对长辈、领导的盲从愚忠有了文化层面的依据,造成许多“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