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具有转移风险、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发现价格和提升标的物流动性等多种功能。以个股期权为例,对于投资者来说,期权的用途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为持有的标的资产提供保险;降低股票买入成本;通过卖出认购期权,增强持股收益;通过组合策略交易,形成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组合;进行杠杆性看多或看空的方向性交易。
当投资者持有现货股票,并想规避股票价格下行风险时,可以买入认沽期权作为保险。
例如,小王持有10000股现价为42元的甲股票,买入2张行权价格为40元的认沽期权,合约单位为5000。当股价上涨时,小王可以选择不行权,从而保留了股票的上涨收益;当股价跌破40元时,小王可以行使期权以40元/股的价格卖出所持有的股票,从而保证了卖出股票的收入不低于400000(即2×40×5000)元。由此可见,认沽期权对于小王来说,就如同一张保险单。如果股价不跌反升,则小王所损失的仅是权利金。
另外,当投资者对市场走势不确定时,可选择买入认购期权,避免踏空风险,相当于为手中的现金进行保险。
投资者可以卖出较低行权价格的认沽期权,为股票锁定一个较低的买入价(行权价格等于或者接近想要买入股票的价格)。若到期时,股价维持在行权价格之上而期权未被行使,则投资者可赚取卖出期权所得的权利金。若股价维持在行权价格之下而期权被行使的话,投资者便可以用原先锁定的行权价格买入指定的股票,其购入股票的实际成本因获得权利金收入而有所降低。
再举个例子,小王打算一个月后以36元的价格买入甲股票,但目前该股票价格为38元,因此小王卖出了一个月后到期、行权价格为36元的甲股票认沽期权,合约单位为5000,权利金为3元,获得15 000(即3×5000)元的权利金总额。一个月后,如果甲股票跌至36元以下,则小王的期权很可能被行权,对方将以36元/股的价格卖出甲股票给小王,小王则花费180 000(即36×5000)元买入5000股甲股票,减去之前卖出认沽期权收入的15 000元权利金,小王实际购买甲股票的成本为165 000元。而如果期权到期时甲股票没有跌破36元,期权买方就不会选择行权,小王可以直接赚取15 000元权利金。
当投资者持有现货,预计股价未来上涨概率较小时,可以卖出行权价格高于当前股价的认购期权,以获取权利金。如果合约到期时,股票价格未超过行权价格,期权买方通常不会选择行权,期权卖方因此增强了持股收益。但是,如果合约到期时股价上涨,面临被行权,认购期权的卖方需利用现货进行履约,从而丧失了原本因为股价上涨所能获得的收益。
例如,小王打算长期持有1000股甲股票,但认为近期股票上涨可能性较小,可以卖出行权价格高于当前市场价格的甲股票认购期权,收入权利金500元。如果甲股票价格确如预期没有上涨,则小王可在持股的同时,获得500元收益。如果期权到期时甲股票价格上涨且高于行权价格,则小王可将所持有的甲股票用于履约,此时小王赚取的利润为500元权利金加上股票价差收益。
得益于期权灵活的组合投资策略,投资者可通过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的不同组合,针对不同市场行情,形成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组合。常见的期权组合策略包括合成期权、牛市价差策略、熊市价差策略和蝶式价差策略等。此外,通过组合策略还能以较低的成本构建与股票损益特征相似的投资组合。
如果投资者看多市场(预期市场价格会上涨),或者当投资者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做出买入某只股票的决策,同时又不想踏空,就可以买入认购期权。投资者支付较少的权利金,就可以锁定股票未来的买入价格,在放大投资收益的同时可以管理未来投资的风险。
小王认为目前42元的甲股票未来一个月会上涨,于是买入1张一个月后到期、行权价格为44元的甲股票认购期权,合约单位为5000,权利金为3元,共花费3× 5000=15 000元权利金。期权合约到期时,如果甲股票上涨到48元,小王选择行权,将获利(48–44)×5000=20 000元,收益率为(20 000–15 000)÷15000=33.3%,而单纯持有甲股票的收益率为(48–42)÷42=14.3%,小王将收益杠杆放大了。当然,如果甲股票没有涨到44元以上,则小王不会选择行权,从而损失15 000元权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