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读者对连接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没错,连接并不仅仅是在两个地方或两个人之间建立通道、运输物体或传递信息,而是把本来不相关的事物变成相关,并在相关的基础上产生行动。通过连接,事物之间要么在位置上变得更近,要么在功能上组合成一个整体,或者人与人之间在情绪上相互影响,或者在产权上进行交换,或者组织之间在流程上更加协同。为了进一步研究连接,还需要深入连接内部,了解它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属性。
为了分析连接的构成要素,不妨以现代通信网络作为示例。现代通信网络是人与人之间通信连接的主要形式,一般由信源(含信息发送者和发出的初始信息)、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含信息接收者及收到的最终信息)组成。其中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就是通信连接的对象,发出的初始信息和收到的最终信息属于通信连接的内容,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都属于通信连接介质。可见,连接介质、连接内容和连接对象是构成连接的三个关键要素。
具体来说,连接介质是指建立连接的载体,不同的连接可能采用不同的连接介质。例如,交通网络和通信网络是位置连接的介质,各种连接件是功能连接的介质,通信网络和社交平台是社交连接的介质,各种市场和电商平台是供需连接的介质,跨组织的互联网平台是流程连接的介质。连接介质升级是连接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如交通网络,从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运力大幅增加;又如通信网络,从2Mbps的ADSL到100Mbps的光纤,网络速度提高了50倍。
连接介质不是简单的一条道路或网络,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包括使用的材料、部署的方式和技术等。在通信网络中,不仅包括ADSL、光纤等线路,还包括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等硬件,还有通信协议、业务管理软件等。需要注意的是,连接介质并不一定都是有形的或专用的,如无线通信是以无线电波为介质的,而航空和航海网络虽然在较长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但在非使用状态时,它们与空中和海上的其他位置并无任何不同。
连接介质对连接内容和连接对象的使用体验有直接影响。例如,在移动通信网络出现之前,用户就只能在固定的地方拨打或接听电话;通过电商平台,消费者宅在家里就可以浏览海量的商品,并且能轻松下单购买。
连接内容是发送方通过连接介质运输、传递给接收方的物体或信息,可以是商品、原材料等实物,也可以是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内容。连接内容在传递时一般会根据连接介质的要求进行重新包装、调制和编码。如进行集装箱运输时,货物会被装进集装箱,成为集装单元,便于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以完成运输任务、提高运输的效率和效益。我们在网上收看的视频节目,在发送时都经过了编码处理,以减小体积便于存储和传输、交流,在收看时都要借助播放器对视频进行解码。信息内容往往还需要进行加密,以防止被窃取。当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https开头的网址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会在接下来的几百毫秒内进行大量的通信,其中第一步就是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协商一个在后续通信中使用的密钥算法。
连接对象也就是连接的使用者,包括发送者和接收者。理论上,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每个对象都有连接与被连接的需求;无论是人还是企业或者物体,他们都可以成为连接的对象。但实际上,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一直是主要的连接对象,一直到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得物体也能成为连接对象。由于成本限制和连接的普及需要一个过程,对于一些新的连接,一开始只能由少部分人使用,逐步扩大到更多的人群。在古代,“驿站”或“驿馆”都是达官贵族等有权势的人使用的专属驿馆;在电话发展初期,也只有政府部门和少数大型企业才能使用;如今,通信连接几乎没有门槛,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服务。无论是人还是物体,要能连接别人或被别人连接,首先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编号和地址,如手机号码、微信号码、邮政地址等;其次是要能被连接介质所覆盖和识别,如所在地方已经修建了高速公路,或者被移动网络所覆盖,只有这样才可能被高速公路和移动网络所连接。
因此,只有具备了连接介质、连接对象和连接内容这三大要素,才能共同组成连接整体,实现完整的连接功能(见图1-2)。
图1-2 连接的三大要素及其关系
连接形态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介质、对象和内容方面的差异。通过连接的三大要素,可以分析出铁路网、电力网、通信网、航运网和互联网等主要连接形态的差异(见表1-2)。
表1-2 典型连接形态的要素对比
连接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与行为,主要具有四大属性。
首先,连接具有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连接,并且有大量的事物都充当着连接的角色。在自然界,动物是种子传播的连接器,帮助许多植物把种子带到更加遥远的地方。有一种植物叫苍耳,俗称粘不粘、小刺猬,其种子的表面分布着很多钩刺,种子成熟后比较容易脱落。当人或动物触碰到成熟的苍耳种子时,钩刺很容易钩附在人或动物的身上,从而将其带到其他地方予以传播。在人类社会,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或是政府提供民生服务、进行社会管理等,都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连接来实现。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让人类社会的连接更加高效、便捷,它自身也快速普及,逐步成为主流的连接方式。根据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普及率达到53.2%。
其次,连接具有基础性。连接为信息、资金、产品和客户的流动提供了物理载体和功能支撑,是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的基础,因此,连接设施也是基础设施的主要部分。“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是工业经济时代发展的基础设施,能够加快原材料、产品流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而通信网络、互联网是信息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能够加快信息流动,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升级。连接的基础性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优先发展电网、铁路、公路、机场、航运和通信网络等连接基础设施,都体现了连接设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
再次,连接还具有中介性。一方面,连接作为第三方,能够帮助连接对象之间建立起连接,如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用户可以很轻松地联系到对方。另一方面,连接能够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包括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定各种标准和程序、提供担保等,最终促成连接成功。电商平台提供的中介服务包括用户发布需求、设定条件搜索自己需要的产品、担保、支付、物流甚至信贷等。基于连接的中介性,提供连接服务的企业可以找到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
最后,连接具有方向性。物质和能量都是标量,而连接是一种矢量,一般都是由连接方发起,连接内容从发起方到达接收方。连接对象如果只能作为发起方或接收方的一个,就是单向连接,如果既是发起方,又是接收方,那就是双向连接。在设计和建立连接时,连接的方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宽带网络有上行速度和下行速度,并且下行速度一般要高于上行速度,就是考虑了大部分的用户上网主要是从互联网上下载数据,而上传的数据量要少很多。从媒体平台到社交平台,其产品设计思路的差异也在于连接的方向性。媒体平台是一种单向的信息发布平台,而社交平台更侧重于用户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