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求”,即食物、空气、水、穿着等维系生命和生活的必要因素。纵观古今中外,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离不开食物,因为“人是铁、饭是钢”,因为“民以食为天”,因为“食、色,性也”。

从早期的猿人到如今的人类,从奴隶制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我们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化在传承,却从来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食物,那是生命延续的基本。因此,作为本套丛书的第一册,我们选择了“饮食”。

由于东、西半球的地理情况、气候特征、环境和人种等因素大不相同,所以东西方在饮食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的各有千秋。

中国人的饮食是重视美味的感性饮食。“色香味俱全”是中国人对一道菜肴的最高评价。通过烹调,使各种食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调”出五味,展现味觉和视觉的双重美感。这也正体现了东方思想文化的一个内核——集体意识。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中国人的饮食更关注吃饭的对象,超过了食物的本身。“吃饭谈生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一桌子的菜,敬酒、劝酒此起彼伏。亲朋好友一次聚餐回来,有时都不知道吃了什么,主要是各种聊天。所以中餐馆会比较吵闹。

西方人的饮食是重视营养的理性饮食。更加注重原材料的本位,讲究科学和营养。蔬菜沙拉就是西方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前菜,而且大多数蔬菜用来生食,为了保持蔬菜的新鲜和养分。西餐厅相较于中餐厅总是比较安静,一人一份,各自享用各自的美食,偶有交谈,多是对于菜色的评价或观点的抒发。这正契合了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内核——个体意识。突出个性,注重自我。

“饮食”除了“吃”之外,还有“喝”。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已经成为风靡全世界的两大重要饮品。而茶和咖啡也恰能很好的诠释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茶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茶会越泡越浓、越泡越香,就如人生一样,经过岁月的锤炼才能更有意义。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茶香的沁人心脾。中国人就是那么含蓄、淡雅、感性。

咖啡对于西方人的重要性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对于西方人来说,生活就像煮咖啡,冲泡过一次之后,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而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如果没有了原本的吸引力,还不如另换一种,重新冒险、重新品味。西方人就是那么热情、浪漫、理性。

不过,东西方人在饮食上有一个共同点:酒。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世界上三大古酒:黄酒、啤酒、葡萄酒。由于地理原因,中国人最爱喝黄酒,西方人最爱喝啤酒和葡萄酒。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西方人饮酒重视的是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饮酒礼仪反映出对酒的尊重。

此外,宗教信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信仰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它从人们的内心来影响主观的意愿,从个体的变化来影响文化的发展。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一些饮食禁忌值得注意。不过,对食物的禁忌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尊重生命。

本书主要从中西食材、礼仪、禁忌三方面的对比,来讨论中西方饮食的不同,体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而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即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食材、菜品、餐制和语言来具体展示中西方饮食的交流及其带来的影响。中国文化是“情”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理”的文化,而“情理”交融,才能共创更加和谐的社会、共筑更加美好的未来。 fLeNYAw8E1RercDPFO1SRfb1p20yDQPz+EWQxBH2HHwrfgvZUOMCCflV9vk9cXs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