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笑话结构的三大机制

当我们研究笑话的原理时,我们寻求的是让笑话有效果的明确机制。了解这些机制能让你很快学会手把手笑话写作体系:笑话勘探器(第2章)。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知道铺垫创建故事1,可以引起观众的特定预期,笑点揭示一个让人意外的故事2。但具体是如何做到的呢?

目标假设与再解读:对同一件事情的两种解读

我把笑话结构的前两大机制称为目标假设和再解读。这两者互相关联,目标假设是故事1的关键要素,再解读是故事2的主要部分。之所以“互相关联”,是因为它们各自代表了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读。目标假设代表对一件事情的预期解读,而再解读揭示对同一件事情的意外解读。

目标假设:带铺垫的笑话

我们前面讨论过,观众看到或听到铺垫时会通过各种假设来创建故事1。这些假设中的某一个会成为目标假设。目标假设和其他假设的区别在于它满足两个独特标准。

1.目标假设是用来创建故事1的关键假设

在用来想象故事的所有假设中,有个关键假设赋予了故事1特定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作出这个关键假设,你会想象出一个不同的故事,而不是让笑话有效所需要的故事。以下面的老段子为例。

我敷了个泥浆面膜,三天来,我的脸看起来好多了。然后,泥浆脱落了。

在这个笑话中,铺垫有效的关键在于让你作出假设:泥浆是面膜的一部分,会随之脱落。作出这个关键假设会让你想象出故事1,敷泥浆面膜三天让这个脱口秀演员的皮肤变好了。然后,笑点通过揭示一个不同的故事2带来意外:三天来,这个脱口秀演员脸上一直带着泥浆,这样让他更好看了。图解3显示了目标假设在笑话图解中的位置。

图解3

2.目标假设是直接被笑点打破的假设

每个带铺垫的笑话都会让读者通过假设想象出故事1,然后通过笑点揭示故事2,以此打破关键假设而给观众带来意外。例如,上面的笑话中,你通过铺垫作出了各种假设。但只有目标假设,即“泥浆是面膜的一部分,会随之脱落”会被笑点“然后泥浆脱落了”直接打破。

目标假设:不带铺垫的笑话

你可能会问自己:“那些不带铺垫的好玩的笑话是怎么回事呢?”确实,有一大类笑话没有正式的铺垫。但其实这些笑话还是有目标假设的,它们不需要铺垫是因为目标假设已经事先存在于观众的头脑中了。

我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有天晚上我坐在一家中餐馆里,我是本地人,其他人大多是亚洲移民,很多人只会说一点英文或者完全不会说英文。房间的角落里放着一台电视,这时候电视里开始放小丑表演。小丑骑着方形轮子的自行车出场,大家都笑了起来。无论语言和文化有何不同,每个人都有一个目标假设,那就是轮子应该是圆的。大家对这一信息是普遍接受的,所以无需铺垫。这个笑话要有效,只需要加一个笑点,即方形的轮子,从而打破已有的目标假设。

很多笑话的目标假设是基于大多数人接受的物理法则、社会偏见、文化和国家预设、广泛的定义、刻板印象和熟悉的环境等。每天,人们都会不自觉地作几百万个假设。这些无意识的假设就是不带铺垫的笑话所用的假设。一旦有人作了假设,你就可以创作笑话。这时候需要的是再解读。

再解读:带铺垫的笑话

我们知道当观众通过假设创建故事1时,铺垫建立了预期;笑点打破关键假设(目标假设)并呈现故事2。笑点通过对铺垫元素的意外解读做到这一点。我们把这种意外解读称为再解读。再解读必须遵守下面的两条规则。

1.再解读是对基于笑点的故事2产生的想法

就像目标假设创建了故事1那样,再解读创建了故事2。如下面这个笑话。

我爷爷是在睡眠中安详地走的。但当时坐在他公交车上的孩子们却吓得叫个不停。

再解读是他睡在公交车方向盘上,故事2是爷爷死于车祸,因为他在开车时睡着了,车上的孩子们吓得叫个不停。这些信息是通过笑点“但当时坐在他公交车上的孩子们却吓得叫个不停”传达出来的。

图解4表明了再解读在笑话图解中的位置。

图解4

2.再解读揭示出与目标假设不同的意外解读

在铺垫中,观众针对某个信息作出目标假设。如果你仔细观察图解4,你会发现“睡着的爷爷”是让你作出目标假设的信息,它让你假设“他在床上睡着了”,而再解读发现“他趴在公交车的方向盘上睡着了”。

对同一件事情的两种解读对笑话是否有效非常重要。笑点给出再解读时,给观众一种与铺垫信息相匹配却又意外的解读。这让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假设,发现自己的假设是错的,从而打破目标假设。

脱口秀秘诀03

再解读的目的是打破目标假设

用意料之外的再解读打破目标假设,从而创造出惊喜。当你的笑话打破人们的假设,他们会笑。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预期与意外。只有你理解了目标假设和再解读的机制,笑话才可能有效。

再解读:不带笑点的笑话

现在你可能在想:“如果笑点必须有再解读,那些没有笑点的笑话呢?”听起来可能很怪,但有一些笑话确实是没有形式上的笑点的。如下面这个例子。

小兔说:“我是兔娘养的!”

小猪说:“我是猪娘养的!”

小鸡说:“我是鸡娘养的!”

小狗说:“我是……”

观众提供了再解读,打破了目标假设。但是,笑话中观众可以推断出笑点,并不代表“目标假设”和“再解读”的基本原理不适用。

再解读从何而来?

首先,你必须知道人们对每件事情都有多种可能的解读。除了假设之外的其他所有解读都是再解读。例如,一个词可以有多个意思。

对一件东西也可以有多种解读。例如,我看到有些脱口秀演员在台上会模仿自己在沙滩上的样子,然后用麦架当作金属探测器。这样做的时候,其目标假设是这个架子是用来放麦克风的,而再解读是这个架子是一个金属探测器。

之所以有再解读,是因为我们的头脑还会有其他假设,从而发现或创造出其他解读。所以,搞笑的人必须能够对一件事情有两种解读。

连接点:至少有两种解读的事情

笑话的第三个机制是笑话结构的中心,称为连接点。其定义是至少有两种解读的事情。对连接点的第一种解读可以提供目标假设,而另一种解读则会提供再解读。

在“爷爷”这个笑话中,连接点是“睡着的爷爷”。对这件事情有两种解读,请看图解5。

图解5

请注意连接点的定义中提到的“至少两种解读”。对于连接点的解读可能有多种,当连接点有多种解读时,笑话可能有多种笑点。这就要求连接点只能有一个。

笑话的结构很简单,它会围绕一个核心主题来呈现,如果有多个连接点,就会出现多个笑话。想一想:两个连接点带来两个目标假设和两个再解读,因此需要两个铺垫,两个笑点,最后形成两个笑话。记住,一个笑话只需要一个连接点。

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连接点,难点在于找出它。我们在前面的再解读中曾讨论过,有些词会有多个解读,因而可以成为不错的连接点。

看一下这个笑话:“我向医生求助有关带状疱疹(shingles)的事,医生却卖给了我铝板。” 英语中,shingles既有带状疱疹的意思,也有屋顶板的含义。所以这里的连接点就是单词shingles,因为它既可以被解释成皮肤疾病也可以被解释成屋顶板。而对于麦克风架的那个视觉笑话来说,连接点是麦克风架,因为它既可以看作是麦克风支架又可以看作是金属探测器。

不是所有的笑话都由词语和物件构成。这里有一个喜剧默片的例子,其中只用到了肢体语言作为连接点。想象如下情景:一个富有的酒鬼在起居室里发现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是他妻子留下的,上面写着除非丈夫不再喝酒,否则她就不会回来。他转身背对镜头,并走到了一个酒柜前。他低着头,肩膀开始断断续续地上下颤动。他在抽泣,对吗?他因为失去了妻子而哭泣?不。他转身回来,我们看到他正在摇晃马丁尼酒的调酒杯呢。在看图解6之前,你能找到这里的连接点吗?

图解6

这是一个完美的笑话结构,它只用到了肢体语言,连接点就是“肩膀的颤动”。这个动作引发你作出了目标假设,即他正在哭泣。然后“肩膀的颤动”被再解读了,并且最后揭示为他正在混合一杯酒饮料。顺便提一句,这一情景源自查理·卓别林的电影《有闲阶级》( The Idle Class )。

我知道你肯定会说:“这很棒,但并不是所有的笑话都遵循这样的结构。”对此我不敢苟同。对于所有笑话来说,这些基础结构都是一样的。无论笑料是来自文学作品的智慧、小丑的滑稽表演、情景喜剧的台词、荤段子、意外的幽默讽刺、有趣的谜语、派对上不负责任的评论,抑或是来自没有明显铺垫和笑点的段子,它们潜在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识别这些基础结构的很困难,因为笑话的变体实在太多了。结构经常被表演者的个性掩盖,深藏在文化或民族的预设之中,或隐藏在多层内涵之下,并被个人的表达风格所吸收。但是无论如何变化,故事1、目标假设和连接点,还有故事2和再解读,它们对于建构所有的笑话来说都是最关键的。你迟早都会熟练地识别它们,到时候一个全新的笑话可能性的宇宙将为你敞开大门。

在继续阅读第2章之前,你需要彻底理解笑话结构的运作机制。如果你没能理解,请重读这一章直到你明白了为止,因为这些都是你钻研我的笑话写作体系,即笑话勘探器所必需的工具。理解这些基础结构将会帮助你找到事物中蕴藏的幽默,因为你现在明白了笑话的运作方式。别担心,我不会让你像小学生造句那样用图形来解释你的笑话! BJjmOeLcsa4vC9U1bqBIgesyvEOfQGmcVbuqXNdfbS/sbJTjo++eSAXjvxdjt+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