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1873—1929)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第一流也。”

梁先生的评价,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淮南子》的思想主旨为“道家”。它是西汉众多著述中,保存先秦道家思想、文献、轶事等最多的一部著作,犹如深渊和府库。其二,《淮南子》的内容“博大”,而谋篇布局极“有条贯”。其三,《淮南子》在两汉405年间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属于“第一流”的著作。可知梁大师对《淮南子》的思想主旨、内容和结构、价值和影响,作了最为中肯的评价,奠定了准确认识《淮南子》的基础。

本书《刘安评传》,为研究淮南王刘安生平事迹、思想倾向、主要著述、学术评介及其影响等内容的专著。其中属于本书学术创新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刘安案是谋反还是冤案?

其二,对《淮南子》思想创新的评介。

其三,对刘安科技创新的评介。

本书的研究方法,以文献和史实为依据,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不搞穿凿附会和臆断拔高,以便对历史人物及其学术影响,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就是说,对梁先生《淮南子》为“第一流”的提法,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当然,见仁见智,能否达到读者的要求和期望,只能尽力而已。

梁先生“第一流”的评价,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创新。西汉初期,那是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百花绽放。在东汉班固(32—92)所著的《汉书》中,就记载了署名刘安的15篇(部)著作。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其他还有:“初,安入朝,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收有上书《谏伐南越书》。《汉书·楚元王传》中有《枕中鸿宝苑秘书》。记载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著述有:“《淮南道训》二篇,《琴颂》,《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淮南歌诗》四篇,《淮南王兵法》,《淮南王杂子星》十九卷。”除了《汉书》所载,历代史志中记载刘安则有40多篇(部)著作。当然有的可能出于伪托。

可以知道,这些著作,涉及《易》学、哲学、政治、军事、文学、音乐、化学(炼丹术)、天文、养生等众多门类,简直就是一部西汉初期的百科全书。而其中的许多篇章,都是文化创新的产物。

第二,思想创新。汉初七十年间,黄老道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但是儒家、兵家、法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竞相争鸣。旨趣虽异,殊途同归。各竭才智,寻求治世良方。而被当代学者胡适(1891—1962)称为“绝代奇书”的《淮南子》,便在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

《淮南子》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不同流俗的谋篇布局,引起了朝野的极大关注。两汉年间,收藏、阅读、评价、参考、研究、记载《淮南子》的人物有:汉武帝、刘向、刘歆、班固、扬雄、王充、许慎、马融、延笃、卢植、高诱、应劭等人。除了皇帝外,其他皆为汉代著名学者。当然,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对《淮南子》也是相当熟悉的。在《史记》三家注中,引用《淮南子》作注,就有70多条。

《淮南子》博大和精深的内涵,集先秦和汉初道家思想之大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论,直接开启了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和王弼的本体论思想;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宇宙生成论及其范式,并且影响中国学术史达二千年之久;它吸取了先秦人本主义思潮的精华,总结了秦汉黄老“无为而治”的历史经验,构建了一种倡扬主体意识、肯定主体地位和作用,与董仲舒的君主集权专制理论不同的政治哲学;它尊重人格独立,阐述了一种兼容豁达、既务实而又超脱的人生哲学;它克服了《老子》对直觉的偏执,重视理性思辨与感性直观的统一的思维模式;它以唯物的发展的眼光考察历史,得出了许多接近于唯物史观的朴素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经济之策。总之,《淮南子》比《老子》更系统,比《论语》《孟子》更深刻,比《墨子》更全面,比《庄子》更现实。有鉴于此,梁大师才感慨地说:“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第三,科技创新。《淮南子·要略》中说:“若刘氏之书,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事,度形而施宜。”在“刘氏之书”建立的“天人合一”的理论构架中,把研究“天地”万事万物的规律,作为重要的内容。为此书中专门设立了《天文训》和《地形训》,谈“天”说“地”,并且涉及众多的科学领域。许多科技成果,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有的流行二千余年,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比如:对天文学的研究中,就涉及二十四节气与北斗,二十八宿与分野,五星与岁星纪年,干支纪年与闰年,十六段计时法,黑子、彗星与地震,宇宙模式与盖天说,宇宙起源论,五形与阴阳学说等。其中二十节气的第一次科学完整的记载,就出自《天文训》:“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升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淮南子》中用北斗斗柄旋转的方向和度数,确立了纪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的立法体系,两“分”、两“至”、四“立”、“清明”等,已经流行二千多年,仍然发挥很大的作用。

淮南王和门客对太阳能的研究利用,堪称一绝。《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把坚冰打磨成凸透镜的形状,对着太阳,能够聚焦成影;把艾叶放在后面,就能使它燃烧。水、火不相容。制成冰透镜后,却能得到火而冰不融化。这真是巧夺天工的创造。

中国豆腐,名扬天下。而它的发明者,就是淮南王刘安。刘安研发豆腐的最早记载,出自南北朝时梁代谢绰的《宋拾遗录》:“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清)李兆洛撰《凤台县志》卷二、(清)陈元龙撰《格致镜原》卷二十四等,都引述了《宋拾遗录》的记载。此后(明)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等40多种文献,记述了刘安发明“豆腐”,以及食疗、养生等内容。大浪淘沙,沧海桑田。而华夏民族对于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刘安们,铭刻丹青,永志不忘。

淮南王刘安这个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和他的“奇书”《淮南子》,是西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它彻底结束春秋、战国及楚、汉战争造成的天下混乱的局面,完成了封建主义国家的大一统;使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活跃局面逐渐趋于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政治观念和学术思想的一体化;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技术和文化学术事业的空前繁荣。因此,研究和探索国家长治久安,就成了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孜孜以求的最为迫切的课题。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下,“第一流”的著作《淮南子》,才得以应运而生。

《淮南子》对秦朝的暴政及汉初治政的得失,进行了深层的剖析,提出了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主旨,集法家的进步历史观,儒家的仁政学说及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为一体,兼收并蓄,扬长弃短,而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治国理论体系。但是这种较为宽容而明智、崇尚主体意识和自由精神的治国方略,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文化和思想政策的出台,必然为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不容。淮南王在内外矛盾的交织中被迫自杀,这部闪烁着煌煌光辉的学术巨著,也被儒家打入了冷宫。虽然历代学者对其孜孜不倦地进行了整理和研究,但是始终未能在中华思想和学术史上赋予应有的地位。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日益兴盛、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支柱之一的道家,及其黄老道家的精品之作《淮南子》,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淮南子》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座无穷无尽的智慧宝库,值得我们奋力开拓。

惟其如此,方能洗去历史的污秽,再现其芬芳的光彩。

2016年12月1日
于安徽大学草野居 pyrLtWw3noE8ncdzTb4PpcdMhzF+J5QY1lk0dJMIe89ZiQdmvJMYx/arHZMX9w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