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神农之治

【原文】

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成之心 [1] ;甘雨时降,五谷蕃植 [2]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 [3] ;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 [4] 。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 [5] 。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 [6] 。其地南至交阯,北至幽都,东至汤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 [7] 。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 [8]

——《淮南子·主术训》

【注释】

[1]神农(前3245年—前3080年):即炎帝。华夏太古三皇之一。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又称神农氏。“神不”句:高诱注:“言释神安静,不躁动也。”黄锡禧本注文无“释”字。成:《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作“诚”。《诗·小雅·我行其野》马瑞辰传笺通释:“成,即诚之叚借。”

[2]“甘雨时降”句:《文子·精诚篇》作“甘雨以时”。甘雨,适宜农事的雨水。植:生长。

[3]月省时考:每月按时查看考察。《说文》:“省,视也。”献功:奉献收成。《尔雅·释诂下》:“功,成也。”

[4]迁延:逍遥自在。

[5]朴重:敦厚,庄重。端悫:端正,诚笃。《吕氏春秋·去宥》高诱注:“悫,诚也。”资:资助,供给。“功成”:杨树达《淮南子证闻》:“功成”当作“成功”。“功”字与上文“公”,下文“同”字为韵,作“功成”则失其韵矣。和同:见于《老子》五十六章:“和其光,同其尘。”即混同他们的品德光彩,统一他们的行动尘迹。

[6]“不杀”:《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四库全书》本同。王念孙《读书杂志》:“杀”本作“试”。不试,犹不用也。《太平御览·皇王部》三引此,正作“不试”。《文子·精诚篇》同。刑错:指无人犯法,刑法搁置不用。错,通“措”,放置。烦:繁多。“其化如神”:《文子·精诚篇》作“教化如神”。

[7]交阯:泛指两广以南和越南北部一带。《脩务训》作“交趾”。古人认为其民足趾相交,与中原不同,故名。幽都:指北方山名。《淮南子》中凡五见。汤谷:日出之处。《淮南子》中凡四见。三危:山名。在甘肃敦煌南。《淮南子》中凡六见。

[8]一俗:习俗一同。

【原文】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1] 。于是神农乃(如)[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 [2]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脩务训》

【注释】

[1]茹:《尔雅·释诂》:“食也。”有吞咽义。

[2]“如”:《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始”。当正。五谷:菽、麦、黍、稷、稻。相:省视。墝:土壤坚硬贫瘠。

【故事】

一个人从降生到衰老,要经过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不同时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大约是距今五六千年以前,那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那个时期男女还没有固定的配偶,常常是一群女子和一群男子互相配合,这种制度现在叫“群婚”。因此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一群子女,都跟母亲的姓,成为母系氏族。所以就留下“姬”“姚”“姜”“姒”“娲”“妫”等从“女”的姓。这个时期,经济上妇女占支配地位,男子主要出外渔猎。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异常艰苦,基本上是“茹草饮水”。吃的是野果、野菜和河中的蛤蜊、蚌、鱼类以及一些小动物。疾病、死亡时刻威胁着每一个人。自从有巢氏发明巢垒而居,燧人氏发明用火以后,人类生活稍有改善。到了神农氏时,人类社会从渔、猎进入农耕时期。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它标志着人类已经摆脱愚昧、原始状态,向文明社会开始迈进。与这个时期生活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和医药就发展起来了。

神农是农业之神,他首先发现五谷,教民播种。远古时代的人民,是靠渔猎为生的。到了神农氏时代,人口越来越多,捕到的禽兽却越来越少,大家经常吃不饱。这时神农氏便教人民播种五谷,老百姓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所以人们便尊称他为“神农氏”。随后神农氏又发明了斧、耒、耜等农具,教会了人们使用。这使农业生产发展了,人类的生活有了保障。因为神农氏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特别大,后人就尊他为“农神”。

神农还是中草药的发明者。为了解除人类的疾病之苦,他遍尝百草,即使一天中毒几十次,也不停止。但可惜的是,神农在尝一种有巨毒的“百足虫”时,无药可以解救,烂肠而死。他的为民牺牲精神,赢得后人垂念。

神农治政的时代,人民用结绳来记事,有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欢乐的习俗,安适的居所,邻国相互可以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到,人民从生到死互不往来。连人们睡卧起身都安然恬静,宽舒自适;人民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和麋鹿生活在一起,耕田而食,织布而衣,没有相害的意念。在这样的美好生活下,人们都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春天播种五谷,秋天收获。五谷丰收,衣食充足。……人们每年还定期在议事厅讨论国家大事,首领们广泛听取下民的意见。这时的民风比较朴实,互相诚挚相待,不争斗,不欺诈。国家虽有刑法,但是搁置不用。法令条文也明白易行,监狱里空空如也。神农主要用“德政”来统治人民,因此四方的百姓纷纷归化。他的统治区域东方到太阳升起的汤谷,南方到遥远的交趾国,北面到冰封的幽都,西边到干旱的三危山,各族人民都来归附。这就是神农治政的业绩。

这种天下太平、国家统一、民族协洽的理想社会图景,今天仍然不失其思想光辉。 YSUpL8DZp0VNHKR7aJk7TwNkIJIMqvr3za+S7ScLyPxG/CKOZ7FoRFR/6wt11E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