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三年私塾

李秀成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他没有什么异赋天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农民革命太平天国李秀成故事走红之时,突然冒出来种种少年李秀成的英武传说,说他是疾步如飞,能够快步捉上奔马,阶级觉悟特别高,自觉地捉弄下乡作威作福的清军绿营小千总,等等。这些都是实无所据,说说而已。

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洪秀全和太平天国,也许李秀成一辈子就在偏僻山村里耕种打蓝。

太平天国的风起云涌造就了李秀成,给了他机遇。

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极大多数高级干部都是一字不识的文盲。李秀成却有些不同,青少年时候,他读过一些书。

但他不是自学成材,或无师自通。

李秀成的启蒙老师是他的舅父陆均平。陆均平是一个塾师。

李秀成说:“自幼时八、九、十岁,随舅父读书。十岁之上,俱自与我父母寻食度日而已。”

这是李秀成三年的私塾生活。

李秀成的父母不反对儿子读些书。那时李秀成还常住在古制村舅父家,据近年调查,古制村至今还保留着李秀成所睡过的那张巨木精制的卧床。

三年私塾,使李秀成识得不少字,而更要紧的却是养成他喜欢读书、追求知识的习惯。有一个说法是,自永安突围途中,时为百长的李秀成因获得了几部书,没有按太平天国规定必须烧毁,反而寐夜阅读,被告发判以死刑,在未执行前因清军来袭营,队伍被打散,但他仍戴着刑具回到原有队伍,主官为他的诚恳所感动因而饶恕了他的死罪。

李秀成有些文化,日后确实是靠这些浅薄而又恰到好处的基础文化颇有作为,他不须靠府中军中书手自己就能看懂上下文书报告,能遂心意起草布告书信。著名的李秀成痛斥李昭寿招降书写得还真有些义薄云天、不与叛徒共戴天的气势。在太平天国高层和军事领袖行列中,他正是鹤立鸡群、别树一帜。当然这些未来出现的独特态势,乃是穷山僻谷里生长的李秀成始所未能料及的。

十岁以后,李秀成回到新旺村,跟随父母耕作。他在供词中几次提到“帮工就食”,就是指那时的耕山种田、种蓝、烧炭;稍后些,也外出在周边小村帮做短工。相传就在古制村陆顺得的父亲和大哥处,先后当过短工。

在此期间,李世高病死了。

李秀成就成为家庭的顶梁柱。

此后若干年,见于近人调查和考察,年纪轻轻的李秀成主要从事有两个职业:一是在大黎里的几处私塾做雇工,所谓帮工各塾,具一各知;二是做商店学徒、店员。

李秀成曾在大黎里三岸村洪圣寺塾馆充当伙夫。

洪圣寺私塾塾师是周村人覃瀚元(石仙),在当地是被称为饱学的秀才。李秀成在厨房做饭,耳朵伸得很长,时时聆听隔墙的覃瀚元讲课。有天,覃瀚元叫学生将昨日所授功课背诵,几个学生都难以上口。当他获悉伙夫李秀成能背诵得滚瓜如流,相当惊奇,经过现场试验,确实不差。

016-01

大黎街镇简图

覃瀚元在课间还常与学生说些史书里的忠孝节义故事,有时还设身处地讲些“安分守贫的道理”(《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李秀成也挤在一边聆听。这些虽属浅显的道理,却给他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带来影响。

这个覃瀚元与后来的太平天国还真有点因缘,在洪仁玕由香港北上投奔天京路经湖北黄梅,时为黄梅知县的覃瀚元请他给患大头疯的侄儿治病;1861年秋,李秀成在兵进湖北时,据称也念有旧情,没有向黄梅进攻。

在此期间,李秀成也接触了若干旧小说。我们从他所写的“供词”,可以看见他常引用《水浒传》、《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和《三国志演义》的语言和情节。

李秀成最爱读的一部书,是《三国演义》。他对这部书相当熟悉,且多加引用。诸如1862年写与清湖州团练头子赵景贤的召降书,就提及汉寿亭侯关羽弃曹归刘;痛斥反复无常的李文炳为“今之孟达”。

大概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工十岁出头的李秀成在大黎里福隆号杂货店做学徒、店员。

福隆号在大黎里是老字号店铺,门面不大,李秀成做了三四年,干的是制作蒸酒和春米等加工业。店铺后来迁往太平圩,他又跟往继续打工。据说,这段时期,李秀成仍是好学不倦,跟着店铺老板陈全读了一些书。

从家乡大黎里新旺村、古制村到附近的太平圩,李秀成始终在以家乡为圆心的方圆几十里圈子里帮工干活,寄人篱下。现在尚未有文字或口碑佐证他此时走得远些,比如赴藤江东岸的藤县县城,或者是比本县城要贴近的平南县城。

十年雇工生涯,李秀成仍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只是有相当长时间走进商铺、从事手工业运作,与社会中下层多有接触,积累了多方的人际认识,习惯于复杂氛围里应变。当年我曾将此情与复旦大学沈渭滨教授谈及,他非常有兴趣,认为这就是李秀成的性格磨练,是日后能在天京周旋于洪秀全和洪氏家族一个重要因素,懂得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不以个人意气用事以碍大局。 A5jYFzM7d9LqJl7RA6VTqvXW5em/aIemqG7L0s7ofXtfe0iiqQpkFEFHP/nBK07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