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再次解救镇江之围

1858年初,太平天国日子又不好过了。

在江西转战的石达开,受窘于湘军,竟把重镇临江、抚州都丢了,难以再在江西发展,转入浙江去了。在豫南固始等地作战的陈玉成、韦俊联队,也受到敌军压迫,艰难支撑。

而在天京周边,和春、张国棵的江南大营,在攻陷句容、溧水后,进扎天京高桥门、钟山龙脖子逼近秣陵关。张国棵部副将冯子材还攻破神策门、太平门外军营。太平门外军营也曾是李秀成早年为军帅时所守新兵营。和春、张国棵仗着实力雄厚,筑前敌指挥所在沧波、高桥两门之间,于城西城南城东一线宽掘长濠,坚筑高垒,自水西门迤东,历通济、太平等门,北至七里洲,绵亘长达百余里,俗称万里长濠,重困天京。

江南大营对天京采取以守为攻,而对与天京互为犄角的镇江则采取以攻为攻。

镇江危急。

天王早已为镇江受困焦灼多时,可是没有机动兵力,镇江告急文书一而再地送来,他只得在天京拼凑一些兵力,由长兄洪仁发带领前去救急。他起用老兄挂帅,原是想给他一个沙场立功的机会,令朝内外群臣刮目相待。可是洪仁发乃是天京第一号庸才、蠢才,只能在天京城里颐指气使,刚走出天京,就在龙潭、高资、下蜀被敌包围,进退失据,以致援军反而变为被援军。

洪仁发被困,固然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但他所率领的,也只是一支临时拼凑的杂牌队伍,是天京政府临时从各衙各馆按人员比例抽调编制的乌合之众。太平天国奉行全行业国有化,废除私有制,破私立公,天京城里,各路各家根据职业、技长分别各衙各馆做工,各尽所劳,各取所值。战时需要从中抽调当兵,亦工亦兵,一专多能,穿上军服拿起刀枪是兵,回城脱下军服重拾旧业是工。在他们看来,这可是节省人力兵力的最佳办法,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可是这样的一支军队,从未经过训练,临时上阵,毫无战斗力。

幸喜此时,天王已调令李秀成前来。

李秀成受命以后,不辜负天王期望,星夜兼程,率领陈坤书、谭绍光、陆顺得、黄和锦和李昭寿、张洛行等,浩浩荡荡以几万兵马,自庐州前线东出昭关,占和州,击溃拦阻的总兵音德布全军。12月11日,军至高资,先救出被张国棵重围的洪仁发部,护送回天京去;而后又杀进镇江重围。

这时,镇江久围,军力疲乏。据城内逃出的难民称:“现在城内牌面每人日给米二两八钱,麦一两二钱,一个礼拜更难发了”,“现在各馆少过几次米粮,从上两个礼拜就无米发了。伪大将帅、伪兴天燕有伪令,叫吃水也要吃两个礼拜,等南京兄弟下来。”“昨日吴如孝有伪令,叫各馆多打起包裹,各人发给麦子四两,炒作干粮,候过二十至二十七两个礼拜,高头没有兄弟下来,就从高资冲出。”(《吴煦档案选辑》第一辑)

镇江处在十分危急中。李秀成率领大军,杀进镇江救出兴天燕吴如孝军和瓜洲谢锦章军。

12月27日,坚守四年的镇江丢失了,它从此成为清军契入太平天国心脏地区的一颗钉子。但吴如孝守镇江的几千兵马得到保全、转移,这还算是一步好棋。李秀成堂弟李世贤也在此时与吴如孝同回天京。此后吴如孝派往皖北,隶于陈玉成部。李世贤随即调往芜湖镇守,始终与老兄李秀成同心同德、相辅作战。他是少年英雄,本年才二十六岁,很会打仗,此后就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他的名字和事迹也常见于李秀成供词,颇为对手生畏。 T8PMepVGB/yxBpgQXm77GFkNZ2icfj+uhUb3c+cE3hKCc8yfANz/dB7waCFANM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