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地官丞相

1856年春天,李秀成已是地官副丞相了。地官副丞相原是守武昌的二把手黄再兴。黄再兴因与石凤魁丢失武昌被律斩。1855年11月后,转授予李秀成的。

在太平天国前期,六官丞相是官阶第三级,可是因为第一级的军师、第二级的主将,都是由天父的子婿和其子孙世袭,他人都不得问津,所以被称为“官居极品”。六官丞相设正副又正又副二十四员,是实授,有印信。与所设的平胡丞相、恩赏丞相等荣誉官职大不同,这些乃是凭领袖们心血来潮而给的称号,无官职,亦无印信,虽大头兵亦可加以“恩赏丞相”虚衔的。

李秀成得授地官副丞相,确实是靠他的勤劳和干练的办事能力。当时六官丞相有一半以上,是出自天王东王和诸王的亲友或充当秘书的亲信。在天京外带兵官和守土官能封上六官丞相的不多,如时任六官丞相的陈玉成、陈仕章即是。陈玉成的冬官正丞相,乃是1855年在九江江面战死的罗大纲所遗留转授的。

杨秀清对实授的六官丞相,凡来自行伍,多是作过考核的。

此时,太平天国精锐部队多分派在西线战场,即天京长江上游的安徽、湖北。天京守备不足,对围城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而两大营,尤其是钦差大臣向荣的江南大营,却是虎视眈眈,瞄准天京,还几次联手城里的间谍、特务,组织暴动,企图里应外合夺城。

江南大营兵多粮足,会同江北大营,对天京采取以守为攻,以逸待劳的战略,使天京城内军民久久惊慌不安。

太平天国日子不好过。

东王杨秀清很有雄心,要拔去这两颗钉子。

1854年9月,杨秀清由西征战场抽调精兵,由国宗石祥桢等四千人远途赶来,但在未进天京城,于七桥瓮,国宗石祥桢有勇无谋,临阵战死。这支精兵也全军覆没了。

11月,天官正丞相杨水潮率领几千人马,杀出天京城,渡江进攻江北大营,只有一个回合,全军覆没。原因之一,这是一支来自天京各馆衙和诸王牌刀手所拼凑的队伍,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所谓的乌合之众。

天京城坚墙厚,守备森严,敌军还是望尘莫及,但与天京互为犄角、位于东边的镇江可就危急了。

镇江地扼长江、运河南北交会处,和江北扬州遥遥相对,东、西、南三面环山,是捍卫天京下游的重要屏藩。

杨秀清懂得镇江的战略定位,他立意决不放弃它。

016-01

镇江位置示意图

江南大营主帅向荣屡攻天京不下,开始也认识到要占领天京:一必须是控制长江水面优势。由此,清廷应所请调来了吴全美的红单船,那是装备有葡萄牙铜炮的水师。

二就是要割断天京的周边,它的目标主要就是镇江。

向荣要占领镇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阻止太平军凭镇江为基地,向东南苏常地区扩展。苏常地区乃是江南大营粮饷主要输送地。大清两江总督衙门,也就设在镇江东畔的常州。

1855年2月,上海小刀会失败后,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也调兵遣将,亲自引军前来。同年11月,吉尔杭阿指挥部驻扎城南九华山,吉部总兵虎嵩林部驻扎高资镇,知府刘存厚驻扎摩笄山、黄鹤山、宝盖山、银山,水军安营焦山。

吉尔杭阿各路人马会同江南大营,步步紧逼镇江。

镇江告急文书,不断送进东王府。

此时,罗大纲早已调防,参加西征去了,接替他主持镇江军务的是殿左五检点吴如孝。

吴如孝面对优势的敌人,不屈不挠。在围城里,最大的困难就是粮食不足,他只得带动将士多喝水,用水充饥。

东王杨秀清又从天京派兵来救。

1855年11月,北王韦昌辉挂帅,分军三路前来,一路出尧化门至仙鹤门,两路直趋栖霞寺、东阳镇,以援镇江,但未出天京近郊,都为向荣派遣的张国棵部赶回去了。北王率领的援军是缺乏战斗力临时凑集的乌合之众。

拆东墙,补西墙。杨秀清终于下定决心,从西征战场抽调精兵四支:

一支是从湖北水路调来的陈玉成;

二支是从皖南调来陈仕章;

三支是从庐州前线调来周胜坤;

四支就是驻扎安徽和州的李秀成。

四支人马都先后赶到天京,联手由天京派出的春官正丞相涂正兴所率部,由顶天燕秦日纲挂帅,援救镇江。

五支人马风掣雷动,取道自龙潭、东阳至下蜀,且在下蜀连营三十里与敌相持。疾风不及掩耳,江南大营对突然杀出的太平军不知所措,一时之际还摸不清对方虚实和作战意图。秦日纲等严格执行战术意图,他们接受了过去杨正潮惨败教训。杨正潮就是因为疏忽大意,让送信人唐省三将绝密书信误投已革提督余万清,而暴露行军路线,痛遭夹攻而惨败的。

1856年2月,苏南大地冰雪未溶,太平天国首次拉开了全面攻打江南大营的战役。

这是李秀成作为一路统帅,首先参加的大战役。

江南大营派来了张国棵部,会同吉尔杭阿大军,森严壁垒,积极布防。

双方持续战斗了十几天。

清军以守为攻,相持日久,对太平军极为不利。

李秀成和陈玉成等丞相商议破敌对策,决定采取与镇江吴如孝军东西合击的战术。可是清军水陆封锁通往镇江之路,无法与之联络。二十岁的陈玉成自告奋勇,乘一叶小舟,由长江顺流东下,直至镇江,与吴如孝约定时间,从城里冲出,里外配合联手发起进攻。

016-01

1856年攻破江南大营示意图

当时,李秀成等五丞相随秦日纲屯扎在汤水河西岸,与河东张国棵、吉尔杭阿军相持。清军凭险自固,李秀成乘陈仕章等尚与敌对仗时,自引本部人马三千,乘夜渡过汤水河,与来自镇江的吴如孝、陈玉成会合。次日开仗,太平军各路人马前后夹攻,清军方知后路被袭,大溃,失去营垒十六座。

张国棵和吉尔杭阿军分路溃退。

这一仗,李秀成奇兵突出,打得很好,乃是他前期的一次得意之作。对于这仗的过程,后来在供词里他还如数家珍似娓娓道来:

此是初困之救军,进镇江汤头,与张国棵连战十余日,胜负未分。后九华山清朝吉帅发兵来与张国棵会战。我亦选集锐军,两军迎敌,大战于汤头,两无法处,我欲救不能,吉、张破我不下,两边按寨对扎,两不交战说话。想通救镇郡未下,当与各丞相等计议,派丞相陈玉成坐一小舟,冲由水面而下镇江。水面皆是清军炮舟拦把,虽然严密,陈玉成舍死直冲,到镇江,当与吴如孝计及抽军由内打出,我带军由外打入。后查汤头有小河,由大江岔通山内,清军由此河边扎营。此地一边是山,一边是水,两进为难。后我天朝之军移靠汤水山边下汤头,靠河边,两家难进处所。清军营寨概移入汤水山边,堵我进兵之路。那时镇江不应绝命,吴如孝、陈玉成已由内打出。我在外高山吊望,见镇郡人马出来,旗幡明现,知是我军。是夜亲挑精锐之兵三千,我亲带由两不能进处所,清军移堵我汤水进兵之路矣,此处无兵把守,此地叫做汤头岔河,是由此经过,将清军旧营修扎。天明原扎汤水山边之丞相陈仕章、涂镇兴、周胜坤等出军与吉、张两帅制战。吉、张不知我出奇兵袭由汤头岔河而过。午未时,吉、张方知我袭其后路之信。汤头岔河隔汤水山边廿里之大概,那时镇江吴如孝、陈玉成之兵亦到,两下接通,那时欢天喜地,内外之兵,和作一气,大锐声张,与吉、张两帅答话。次日开兵,吉、张兵败,失去清营十六座。

李秀成记忆极好,时隔十年,还能记得那么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若非亲身参与,苦乐相与,那是难以做到刻骨铭心的。

他确实发挥了自己固有的才智、勇敢。

此次汤水之战,前敌总指挥应该是秦日纲,但李秀成未提到他,此后也都未提到他。后来有学者认为李秀成供词未提及秦日纲,乃是一意在自扬;二瞧不起他,认为此人“并无才干”;三没有到场,或者中途因事因病离开前线。

“意在自扬”是太平天国史前辈郭廷以教授所说。笔者认同是“意在自扬”。

李秀成的供词是写给曾国藩看的。这一仗,打得很好,他要显示自己的才干,让曾国藩知道。因此时在字里行间竭力贬低清军八旗、绿营,甚至有时也贬低非湘军系统的淮军。当然,字里行间未提秦日纲,确实也有蔑视这个不识字的草包的因素。

李秀成在供词里,作如下叙述:

在获胜后,即以周胜坤部留守汤头清军旧营,其余人等乘胜东进,驻扎金山、金鸡岭和九华山脚,与吉尔杭阿大营相峙。当天夜晚,李秀成和陈玉成等三丞相连同吴如孝镇江军部分由金山渡江从瓜洲上陆,攻打土桥江北大营,大破清军马营,全部歼灭红桥、朴树湾、三叉河清营一百二十余座。江北大桥各支清军“那时闻风而逃,当即顺破扬州;后将扬州一带粮草运入镇江”。

太平军在江北势如砍竹。可是,后路空虚。吉尔杭阿、张国棵乘虚重陷汤头,周胜坤战死。吉尔杭阿、张国棵将旧营修理、重整,断江北李秀成等归路。李秀成等拟从扬州、仪征西走六合,上浦口渡江返天京,又因张国棵抢先一步,赶在六合阻拦,于是采取自金山渡江,回攻高资,大破清营七座。吉尔杭阿自九华山大营来援,被打得大败,逃入高资山中。太平军四面围攻,吉尔杭阿走投无路,据李秀成获得情报,“用短洋炮当心门自行打死”。

“短洋炮”即长筒手枪,吉尔杭阿来自上海,可见军中已有部分装备外来的热兵器了。

吉尔杭阿自杀,军心大乱。李秀成等侦知敌营没有主帅,当即向九华山进发,翌日清晨,打破清营七八十座。张国棵闻讯由六合赶回,救之不及,只得在丹徒镇驻屯,李秀成等乘胜攻打,在清晨合战了几个时辰。镇江吴如孝带领千余人马前来助战,将张国棵骑兵打败,步军并进,张国棵军大败。

镇江之围全部解除。

李秀成和陈玉成等丞相,连续奋战一百余天,东奔西波,不辞辛劳,终于凯歌高奏。

围攻天京直接的隐患,还是驻扎周边的江南大营。

自1853年4月以来,自广西、湖南尾追的向荣兵团在天京城郊,自长江南岸北起石埠桥、中经栖霞岭、尧化门、仙鹤门、黄马群、孝陵卫、高桥门、七桥瓮、秣陵关和溧水、东坝等处,森严壁垒,盘根错节,建起一条围困线。北京王朝不断为他调兵遣将,历经三年,已拥有三万精兵。

江南大营貌若强大,实则暮气沉沉。

统帅钦差大臣湖南提督向荣,年已六十,居扎紫金山畔孝陵卫,因为脚力不便,长期卧床,不出营门一步;偶尔一次出巡,兴师动众,就向朝廷虚报功,说是打了一场胜仗。将士很难见到面,有一天张集馨前来孝陵卫大帐,向荣闻知,特地赶下山拜谒,竟引起多人惊诧不已。

统帅老朽、无能,将士军纪松懈。张集馨耳闻目睹:

孝陵卫街市,为兵勇聚集之所,又为买卖街,几于无畅不备,各兵勇与本地居民结为婚姻,生有子女,各怀家室之念;其无家者,雇土娼入帐轮奸,后以妒争斗,闻于向帅,立斩数人,又将被雇土娼,枭于营外;似恬不畏法,昼则在田作为工作,夜则入街进帐,奸宿如常。(《道咸宦海见闻录》)

但江南大营毕竟束缚着天京,威胁安全。

杨秀清早有心把它铲除。

6月20日,镇江围解,李秀成等四丞相随秦日纲回到天京覆命。杨秀清接见,即布置立即打破江南大营,方才可以让得胜之师进京,随即令将人马暂驻在燕子矶,准备迎战江南大营。将士们满想得到休整,当时天京已允许家庭团聚,也有将士盼望能进城过多年未有的家庭生活,于此吵闹不休。秦日纲和李秀成等无奈,只得再进京向东王请示,暂不攻打江南大营。杨秀清不答应。秦日纲等在东王勒令之下,群策群力,群威群胆,一鼓作气,自6月21日全线出击。正在此时,由杨秀清自西征战场上调来的石达开军二万人赶到,东王又从天京调拨几千人马分路出南门、通济门和朝阳门,直扑七桥瓮等处,江南大营在几路人马合击下,被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大破江南大营,即是李秀成所说的“一解京围”。李秀成亲身经历,日后他有条不紊叙述这段亲历:

东王令下,要我将孝陵卫向帅营寨攻破,方准入城。将我在镇江得胜之师,逼在燕子矶一带,明天屯扎,逼得无计,将兵怒骂。然后亲与陈玉成、涂镇兴、陈仕章入京,同东王计议,不欲攻打向营。我等回报,向营久扎营坚,不能速战进攻。东王义怒,不奉令者斩。不敢再求,即而行战。次日开攻,移营由燕子矶尧化门扎寨四营。尧化门清将是向帅发来镇守。我自此屯扎。次日张国棵已由丹徒返回孝陵卫,是早引军与我迎战,自辰至巳,两军并交,张军败阵,天朝之军,顺力追赶。是日张军仍回孝陵卫。我等移营,重困尧化门清营。次日张国棵复领马步前来,两家立阵相迎,各出门旗答话。步战汉兵,马战满兵,两交并战,自辰至午,得翼王带曾锦谦、张遂谋等引军到步助战。清军满兵马军先败,次即向、张所领汉军亦败也。是日向、张所救尧化门未能,自军败阵,后被我四面追临,当即攻破孝陵卫满、汉营寨廿余个,独剩向帅左右数营,张国棵自扎七瓮桥,此亦剩左右剩己营也。是夜向、张自退,我天朝之兵并未追赶。

6月22日,向荣、张国棵等率残部逃往丹阳。

六七天后,李秀成等奉命追赶,在顺势取得句容后,四面包围了丹阳。向荣等以逸待劳,坚守危城以待。但失陷大营,向荣自知难逃罪责,自缢身死。

张国棵困兽犹斗,奋力打仗,太平军竟被攻破南门外营盘七个,杀死六七百人,并击死勇将、殿左十三检点周得贤。此次败局,出于骄奢,李秀成很有体会。他说:“此员战将勇敢有余,众军见此员战将战死,攻打丹阳,又不得下,各有畏意,从那时已有退缩之心矣。”

强弩之末,秦日纲因丹阳久困无效,放弃城围,撤军西南,转攻金坛。 Mr7SVdkITmqeeZirapejBTYwV2XH7eAm3GnLcnJ96LO00auS9O92shwKYWKIOA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