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初进南京城

南京是东南重镇,七朝古都,城广池深,地势险要。当年朱元璋西吴国以此为根本,“高筑墙,广积粮,不称王”,打造大明帝业。大清王朝为控制东南,在明内城设江宁将军统率八旗,与两江总督共同镇守。

洪秀全建都后,为捍卫小天堂,令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和罗大纲等部东进,先后据镇江和扬州。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随即由扬州率众至浦口,奉命北伐。曾立昌镇守扬州,罗大纲镇守镇江。

李世贤随罗大纲前往,以后即在镇江。1855年2月,即在镇江接纳上海小刀会飞虎将军潘起亮于麾下,此时他已是指挥了。

李秀成没有参加罗大纲等东征,他在南京破城之后,已随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理事。

太平天国初期仅设三官正副丞相,除胡以晃外,天官正丞相秦日纲、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副丞相陈承控,春官副丞相吉文元。

北伐是太平天国大事,它也是弥补洪秀全要取河南为业的心理行为。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虎贵三千,直下幽燕之地。

这支太平军乃是太平天国第一支王牌军,自金田起义,特别是由长沙北上,用作开路先锋,战必胜,攻必克。

李秀成也颇注视它的成败走向,他后来还对北伐军以及北伐援军的覆灭感叹不已。因为孤军冒进,损失精锐。

十年后,他在总结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所谓“天朝之失误有十”(实有十一条),其中涉及北伐失败就有三条: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二、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

三、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

李秀成对北伐军覆没,是很有感叹的。他也许想到,要是当时东王没有作出错误决策,把原来已为数不多的太平军精锐分出,而在南方驰骋,那将能减少很多压力。

北伐军失败的教训是很大的,合则存,分则亡,这也是后来的李秀成行军、作战时力求组合成大兵团,不分兵的原因。

李秀成在胡以晃处理事未久,因为新兵增添,要自各馆衙抽调已有军帅资格的老兄弟出任。他也被选上,实授为右后四军军帅,把守太平门外新营。

此时东王杨秀清主政,后四军军帅等新授者任命状也都由杨秀清签署。李秀成拿到印信后,认为是杨秀清直接任命的,非常高兴。其实,日理万机、高高在上的东王九千岁,不可能须亲自保奏和安排一名基层军官的。李秀成的误会,却也引起后来史学家的误识,以为当时的东王已经青睐、器识这个从藤县山村出来的庄稼汉了。

李秀成是非常敬服杨秀清的领导艺术和治理魄力的,在后来书写的供词里,不厌其烦地赞扬杨秀清:

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开立军伍,整立营规。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妇女亦同。男与女不得谈,子母不得并言。严严整整,民心佩服。安民者出一严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踏入民家门口,即斩左脚,右脚踏入民家门口者,斩右脚。法律严,故癸丑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东王令严,军民服。

天京内城有十三门。太平门在城东北,城外即地堡城所在地龙脖子和钟山。

由广西、湖南尾随而来的清向荣兵团驻扎在城东和东南,建立了“江南大营”。太平门外的钟山、七桥瓮即成为太平天国重兵据守之地。“逆贼营垒,首重钟山,其次为七桥瓮。”(《向荣奏稿》卷二)又称:“金陵城高池深,坚固异常,西面则滨临大江,北面则湖水汪洋,其东、南两面,半系小河环绕,仅紫金山龙脖子一隅有旱路可通。又开挖深壕重堑,密布竹签蒺藜,以营护城,复以城护营,防守极其严密。”(《向荣奏稿》卷四)

016-01

天京周边图

与李秀成同驻太平门外的,还有守大路旁的左三十九指挥古隆贤营和守路中的殿左三十一检点曾凤传营。古隆贤后调往湖北战场,曾凤传下落不详。

太平门外诸营因与江南大营交错,双方时有鏖战。

1853年7月,李秀成参加了击败向荣的一次战斗。当时,向荣企图闯进太平门,亲自率领精悍兵丁三千二百人偷袭太平门。7月6日深夜,他先以偏师佯攻朝阳门(中山门)、龙脖子,而自引军偷袭,但当接近城外太平军诸营时,就为有警觉的太平将士阻挡,各支太平军,包括李秀成率领的新兵自背后抄袭,两军转战至次日中午,向荣败退。

这次战斗,虽然歼敌不多,但也锻炼了李秀成的指挥才干。张一文教授认为:“这是李秀成担任军帅以后,指挥所部抗击清军‘精锐’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李秀成》,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

同年9月,李秀成升为后四监军,调守外城仪凤门(挹江门东)外高桥。 zaPQ1u+Rg2KqeSCNxShoB5tqQJghfVTLH64nejhLVgebY/s6mZUUuxzW8Y+Rni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