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诞生暹罗

1900年5月的一个夜晚,暹罗(今泰国)华富里首府一座中式宅院里显得格外忙碌,一位中年男人在宽敞的院子里来回踱着步,看着正房里的几个女人,进进出出不停地忙碌,看上去既紧张又兴奋,他是侨居在这里多年的华侨商人许锡昌,正房里住的是吴阿棉,是他在暹罗娶的妻子。此时他正在焦急地等待孩子的出生。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伴随着一声初生婴儿的啼哭,许锡昌终于如释重负,他快步走进正房,接生妇人把刚刚包好的婴儿递给他,“恭喜恭喜,先生喜添贵子”,襁褓中的孩子睁着眼睛观察着周围陌生的世界。

听说许锡昌的孩子出生了,华富里的澄海同乡纷纷登门道贺,一位同族老者问:“孩子名字取好了吗?”“一时还未来得及,正好您见多识广,孩子的名字就拜托了。”老者沉思了片刻道:“我看就叫许金海吧,金代表富贵,海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都是来自于澄海,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家乡。第二层则是我们漂洋过海,来到暹罗。”

许包野的出生地华富里虽然不如曼谷、清迈那样繁华,但在历史上也曾作过暹罗的第二首都。和暹罗其他城市一样,聚集着很多澄海籍的潮汕人,澄海是中国有名的侨乡,历朝历代均有为数不少的澄海人到海外落脚谋生,澄海籍华侨多侨居东南亚,尤其以暹罗为主。

许锡昌从小走南闯北。离家乡不远的樟林港,是他常年进出的地方,听老辈人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郑克塽降清,清廷完成统一后,开始逐步放开海禁。到康熙末年,进一步允许并鼓励东南沿海与暹罗进行大米贸易,准许商人领照到暹罗采购大米,并制定种种优惠税收政策,鼓励中泰之间的大米贸易。樟林港很快从一海边渔港变身为一大贸易商港。正因如此,潮汕地区的居民纷纷漂洋过海移居暹罗,形成了潮人移泰的高潮。潮汕的渔夫和农民迫于生计,集资造船,漂洋过海讨生活,第一艘红头船就从樟林港驶出,驶向太平洋的彼岸。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代皇帝近百年间,从樟林港乘红头船漂泊到暹罗等国的潮汕人就有150万人之多。这些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被卖“猪仔”,做苦力,有些客死他乡,有些葬身海底,命运是很悲惨的。

当时潮州人到暹罗,一般先在商店当店员,在码头当挑夫,在工厂当工人,或在农村务农,以出卖劳力为主。在稍有积蓄后,就开始经营小生意,做小商贩,或办家庭作坊,开办小手工业。这样缓慢积累资本,逐渐扩大业务。许锡昌少年即离开家乡到暹罗谋生,跟随同乡用心经营,服务侨胞,再加上他又能克勤克俭、精打细算,经过多年的打拼,也挣下了一份不菲的家业。当时暹罗和中国最大的贸易就是大米,和众多的潮汕人一样,许锡昌从事的也是粮食生意。

历史上潮汕海外大规模移民有几次高潮。明代林道乾聚众起事,反抗明朝的统治,拥有武装在海上活动三十多年,最后率部众二千多人到达暹罗南部定居。暹罗北大年国王将女儿嫁给他,并划去所属之地若干,给林道乾半众居之。林道乾在当地建立了功绩,当地人民将北大年港改为“道乾港”来纪念他。这是潮汕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群体迁移暹罗的记录。

1766年,缅甸军队围攻暹罗首都阿瑜陀,城内华人居民奋勇抗敌,保卫城池,扮演了英雄的角色。嗣后,中泰混血儿郑昭带领500名部下突围而去,率军收复阿瑜陀城,建立吞武里王朝。郑昭的父亲是潮州人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移民暹罗后发迹;母亲是泰妇。郑昭在执政期间,大力鼓励潮州人进入暹罗。他们有的从商,有的从事垦殖,如种植甘蔗与胡椒以供出口。

至今,在潮汕流传着一个与郑昭有关的故事。相传郑昭建国称王的时候,家乡专门派人前往暹罗相贺。乡人临走时,郑昭赠送了18缸礼物,叮嘱乡人好生保管,回去后分赠父老乡亲。众人回到船上,急欲知道郑王所赠的是何物,便打开缸子,只见缸中装的是咸菜,一连打开17缸,缸缸如此。众人一气之下把这些陶缸扔到了海里,只带回一缸。回到家乡,大家都来看郑王的礼物,把缸中之物倒出,只见上面是一层咸菜,下面全是闪闪发亮的金银珠宝。原来郑昭怕乡人路上遇到海盗,便在缸口盖上咸菜以掩人耳目。乡人见状,懊悔不迭。

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华人移民的步伐。19世纪上半叶时,华商季节性地涌入暹罗,绝大部分华人来自广东与福建。在20世纪初,潮州人占绝对优势,占40%,潮州人之所以占尽优势,除了郑昭王的厚爱及连锁性的移民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曼谷与华南间的轮船通航要以汕头为最早,大批潮州人从这里下船到暹罗去。同时暹罗因回报华人领袖对该国的历史性贡献,曾限制本国人与印度人、马来人、西方人等通婚,但给华人与泰人通婚的特权。

许锡昌从小嗜好读书,经常在灯下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西游记》等书。许包野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众多的欢乐,父亲忙完生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他在院子里散步,给他讲这些古典名著的故事,使许包野幼小的心灵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许包野的成长道路上,母亲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许包野的母亲是暹罗人,是一个慈爱又善良的女子,对孩子的教育是用心良苦、呵护有加,经常带着幼小的孩子去探访几百年前留下的高棉古迹,讲述当地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转眼间许包野已经七岁了,许锡昌也多年未回故乡,当初背井离乡到南洋闯荡天下,怀里揣着一包用红纸裹着的家乡泥土,表示游子不管离家多远,也要不忘故土。为了让儿子接受中国传统教育,他决定把孩子送回家乡。

眼看着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母亲默默地收拾着许包野的行装,不时留下惜别的泪水。临走的那一天,因为不忍看见儿子的远行,吴阿棉没有去码头送行,只是在心里默默祝福儿子一切顺利。 NPBpXPaMgON3G6kNN/DlTk5q6CPqjE97PnrG2dzit/Pl8gqShlD5By7jyPJr+c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