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始终保持着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数据显示,1750年,美洲和欧洲这两个大洲制造业产值的总和,仅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18.2%,而中国一国的制造业产值就达到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32.8%。然而,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先后在西方各国爆发,以及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开始急速下跌:到1900年,西方国家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上升到77.4%,而我国该比重降到一位数,为6.2%;此后该比重一直下降,并于1953年达到历史最低值,仅为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不断推进现代化和工业化建设,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正稳步回升,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是美国的126%,高居世界第一已经四年。甚至有学者预测,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有可能达到20%。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先降后升趋势,这一趋势既反映了我国制造业从领先到落后、再到如今加速赶超的过程,也反映了我国从开放到闭关锁国、再到开放的历史进程。

表1-1 工业革命前后我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比重

近现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一、1860-1894年——以洋务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初步发展

清政府一批开明官吏在鸦片战争惨败后开始认识到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发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首要目标是对抗西方列强和镇压农民起义,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相应的是军事工业。清政府大规模出资引进西方先进机械设备,兴办军工企业,以及棉纺织厂、织呢厂、煤矿、钢铁厂、铁路局等工矿交通企业。自鸦片战争之后,开放的通商口岸日益增多,外国在华投资大幅增加,进口产品开始对传统民族工业产生冲击,中国私人资本开始投资发展现代工业。由于私营企业资本较少、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企业生产设备陈旧落后,手工操作是生产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中国私人资本家共创办工厂145家,投资总额约为544万两白银。

图1-1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机器房

截至1894年,中国制造业除以军工企业为主的官办企业外,产业结构上向轻工业倾斜,外资企业和私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家具制造、造纸、食品饮料、纺织及船舶修造等行业。从区域分布来看,制造业企业聚集在以上海、广州、武汉等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沿海、沿江地区。

二、1895-193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发展机遇

自189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3年,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平均每年追加资本超过1176万元,现代工业资本总额增长了7.6倍;其中,装备制造业资本总额增长57倍,矿冶业资本总额增长93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方面西方国家民用产品生产能力下降,对中国的出口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对中国生产的棉纱、面粉、蛋粉、铁、锑、钨等产品的进口需求增加,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空前广阔。辛亥革命后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中国制造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1920年制造业资本总额与1913年相比增长了67%;1936年制造业资本总额比1920年增长了2.4倍,达到近代最高水平;支柱产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由机械生产的产品占到80%以上。轻工业同样有较大发展,出现了玻璃、橡胶、化工等新兴产业。区域分布方面,东北地区形成大连、哈尔滨两个制造业中心,华北地区形成天津、青岛、济南等棉纺织中心和面粉中心,东南地区形成以上海及无锡、苏州、南通为中心区域的纺织、食品行业集聚区,中南地区形成武汉棉纺织中心和面粉中心及湖、广有色金属工业中心。但在许多行业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手工劳动,资本少、规模小,制造业总体上仍是极端落后的。

三、1937-1948年——战争时期制造业的重新布局

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决定将分布在沿海地区的钢铁冶炼业、兵器制造业、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等企业转移到中国腹地,重工业资本占制造业内迁资本总额比重超过70%,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内地的制造业资本结构。国民政府重点推进钢铁工业、军事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大力提升国营资本在这些行业的影响力。这一时期国营工业产值占国统区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了30%以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市场对生活用品的需求增加,有限的生产资源大都流向轻工业部门,从而使制造业呈现非均衡发展。轻工业部门的生产恢复相对较快,纺织、服装、食品及饮料加工业的增长率都提高到战时的两倍多。重工业部门则增长较为缓慢,其中冶炼业总产值仅增长了21.3%。

四、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新中国制造业的起步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这一阶段还可以细分为四个小阶段:

第一个小阶段为1949-1952年。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遏制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基本完成封建土地制度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国营经济,确立国营经济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这一阶段的经济恢复措施,为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制造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保证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个小阶段为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起步以“一五”计划为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现代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轻工业占据制造业相当比重。为尽快改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面貌,扭转制造业地区布局不平衡状况,也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明确中国当时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为核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这些项目中重工业所占比重达到97%,主要建设在东北地区,中部、西部地区也配置了一部分项目。

第三个小阶段为1957-1966年。“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使举国上下对工业化建设过度乐观,决策层开始考虑加速工业化进程。1958年5月,“八大”第二次会议提出了“七年赶英,八到十年超美”的工业发展计划;随后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标志,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跃进”,工业发展确立了“以钢为纲”的指导精神。在“二五”期间,制造业投资的89.5%投向重工业,导致重工业与轻工业严重失衡。重工业内部过度发展钢铁产业,造成制造业内部各产业比率失调。

第四个小阶段为1966-1978年。20世纪60年代,中国周边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家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国家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制造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向“大三线”转移。国家先后向“三线”地区投入资金约2000亿元,建成国有企业近3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占到全国总量的1/3.建设“三线”的战略布局改变了制造业的地区布局,使得西部地区成为一个以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等重工业为主体、门类相对齐全的大后方战略基地。

五、1979-1996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确立了崭新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国制造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总量上升了三倍多,“中国制造”逐渐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1976年前后,中国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但产业布局严重偏向于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在生活消费品方面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随着“六五”计划的制定,国家开始重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均衡发展。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陆续进入消费品行业,极大地缓解了国内消费品短缺的局面,中国制造业开始全面复苏。沿海地区日益开放,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政府也大力推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支持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制造业的经典发展模式大致有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昆山模式等类型。1988年以后,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各类工业园区的发展。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价廉质优的劳动力、各类投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外国制造业企业在中国投资生产,对国内企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国内企业通过“干中学”,不断升级更新技术设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造技术水平。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和补偿贸易迅速参与到国际分工当中去,凭借生产要素低成本带来的后发优势,“中国制造”的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这一阶段工业化的出发点是改善国内生活消费品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具体发展形式是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发展,轻工业以及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相对较快。从制造业区域布局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和鼓励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制造业集聚区域,而原有的典型工业基地则呈现明显的衰退迹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六、1997-2014年——走向全球的“中国制造”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产品短缺成为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于产品价值链的全球分工不断深化,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参与到全球分工当中去。中国制造业企业充分发挥生产要素低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成长为全球制造业生产外包的基地。中国制造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制成品产量大幅提高,制造业总产值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超过40%。2006年,中国有172种产品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这些产品涵盖了制造业28个大类。“中国制造”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0年更是在制造业总产值上超越美国。

图1-2 走向全球的“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的源泉是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从1997年至今,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中国制造业是典型的对外依赖型发展模式,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且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全国范围内出现兴建基础设施的高潮,中国制造业呈现出重工业化的倾向。当前,中国制造业还面临着总体制造水平低下、地区差距过大、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等挑战。

七、2015年至今——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提出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该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坚持走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图1-3 从制造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1)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2)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回顾中国近现代百余年时间里制造业的发展史,我们发现中国制造业漫长的发展史就是在不断地回答发展什么行业、依靠什么实现发展、在哪里发展,以及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外部资源这些问题。从洋务运动中国制造业的最初发展开始,落后的中国制造业就一直努力向西方工业化国家学习,希望逐渐缩小制造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但是后来一度深陷战争和美苏冷战的影响,中国在制造业上的学习可以说是断断续续。直到中国实现全面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牢牢抓住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发展机遇,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外国资本、经验、技术和市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了中国制造业的繁荣昌盛。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中国制造业这种过分依靠外资和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妥善的解决。合理利用外资和世界市场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积极效应是非常显著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腾飞。 4U1uqGYPiF4lXzzKnCbk8DlhdClblzySFRG23qb66i1nSTvUoOzW+934rE3a/a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