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经济学体系的逻辑思考

一、何谓经济学体系及其逻辑思考

根据《辞海》中的定义,体系是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经济学体系首先是一种理论体系,而理论体系是指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因此经济学体系是围绕经济学领域的根本问题进行系统阐释的知识整体。我们可以把经济学体系视为一座房子:概念、范畴是这座房子的砖、瓦、石,逻辑构架是这座房子的柱、梁、檩,作为骨架将各个范畴联系起来,方法论是组合建筑材料的设计理念,学界、学派、学人则是房子的设计者、建筑者。逻辑架构是方法论的实现,探讨逻辑架构自然非常重要。

经济学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有不同的类型区分。例如,樊纲的《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1990)一书区分了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三种现代主要经济理论体系;贾根良的《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2012)一书把演化经济学作为一种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相并列的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更粗略地分法是把经济学体系分为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至今,经济学体系有哪些逻辑架构呢?尚未见到有人做系统的归纳,本文试图做些尝试。本文选取了有着较完整体系的主要经济学著作,依据其章节结构,观察其推理过程和由此构建的关联,区分不同学者所构建的经济学体系。显然,不同学者专著的逻辑结构的安排是多种多样的。

经济运行是由构成经济系统的各个要素在一定的空间内和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互相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经济运行从内容来说,由基本元素、空间、制度、时间、力学作用五个要素构成。另外,从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特征,不同的具体领域有不同的规律。因此,经济运行从外在表现来说,可以分为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和不同具体层次的表现。对国内外经济学经典著作的归纳,可以按照经济运行的内容和外在表现,划分为空间逻辑、时间逻辑、制度逻辑、历史逻辑、层次逻辑、力学逻辑、元素逻辑七种类型的逻辑框架。

空间逻辑就是以经济现象所存在的空间范围为依据的逻辑。经济现象所发生的空间范围主要有微观、宏观、个人、家庭、国家等等。时间逻辑是按照经济现象所发生的时间或不同阶段来展开的。时间范畴有长期和短期、现在和将来之分,还可以按照一个完整经济过程的不同阶段来划分。制度逻辑就是研究不同社会制度环境下的不同经济规律,强调社会根本制度对于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历史逻辑是按照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不同矛盾以及由此应运而生的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历史线索,以继承和发展关系来串联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层次逻辑是把整个经济学体系划分为不同层次,比如理论和应用等。力学逻辑是按照经济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各种力学关系来组织的逻辑架构,强调各种力量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由此导致的经济体系内部的矛盾运动和变化。元素逻辑则是按照构成经济系统的若干基本元素逐一分析,并通过内在逻辑将之联系为一个整体的逻辑形式。国内经济学体系中最为盛行的主要是西方主流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空间逻辑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制度逻辑。

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历史、制度等等,每一种逻辑都可以被解剖为彼此相关的其他逻辑,并与其他逻辑发生关系。例如,力学逻辑中各种经济力量的矛盾运动,就跟经济元素有关联;空间逻辑在一定程度上与时间逻辑也有关联,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活动及其发生影响的空间在不断扩大或者有所变化。另外,每一个具体单元内部还可能包含有不同的某一种或者交叉的某几种逻辑结构。但是,本文重点关注各经济学体系整体层面的逻辑结构。

二、经济学体系的空间逻辑

从空间逻辑上来看,经济学体系可以按照个体的、小空间的微观到整体的、大空间的宏观或者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来展开,或者由研究个人、家庭、城市、然后扩展到区域、产业、国家的逻辑来展开,等等。诸如此类的逻辑框架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型。空间逻辑的盛行主要有两个历史阶段,即经济学发展的早期和凯恩斯之后。

亚当·斯密的伟大著作《国富论》(1776)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倡导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依旧是不少经济学家不变的信仰。该书(中译本,1972)大体上是前两篇微观加后三篇宏观的体系结构。微观层面主要研究分工,宏观层面主要研究国家,从微观生产理论逐步延伸到经济实践中的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理论。

凯恩斯之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成了两个独立的体系。当前一些主流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几乎都采用这种体系结构。

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是一部综合了自配第以来所有主要经济学说的系统理论著作,被公认为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伟大的综合,形成了-个被称为新古典综合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该书采取了与斯密相似的体系结构,但顺序不同,即从宏观到微观再到更大空间的宏观。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经济学》(中译本,2005)的前半部分总计四篇描述的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和微观经济政策,后半部分安排的是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学。

这种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式的、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架构在我国教科书的编撰中也被广为采用。高鸿业教授是我国公认的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主编的《西方经济学》(1996)分上下两册,就是先微观而后宏观两个部分。

也有一批经济学家不赞同这种将微观和宏观完全割裂开来的做法,试图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进行调和。米塞斯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研究经济学的方法主要基于人类行为。作为集其思想之大成的扛鼎之作《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中译本,2013)是这么一个逻辑架构:人的行动、社会架构中的行动、经济计算、市场社会的交换学或经济学、非市场的社会合作、受羁束的市场经济。这一体系分别讨论了人在不同空间下的行动以及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是本能、自然意义上的人的行动的基本理论,其次是对有了社会分工和交换以后基于经济计算的分析,最后是有了政府干预之后,给经济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米塞斯的著作也是一种以空间逻辑自然而然地将微观和宏观实现了对接融合的体系结构。杨小凯开创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又称为超边际分析经济学)。他的《经济学原理》(1998)采用的是从分工、市场、企业的出现这些微观话题,到宏观经济增长和循环这一宏观话题的空间型逻辑结构,并试图通过对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分析来寻找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微观基础。

除了上述从微观空间到宏观空间这种主流形式的空间逻辑以外,还有一些著作采用了按照其他的空间类型划分来展开论述的逻辑构架。例如威廉·博伊斯的《经济学原理》(中译本,2011),是按照市场、企业、国内和全球这样的空间逻辑顺序来组织架构的。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中译本,1963)把生产视为一种循环过程,研究一个经济体系的各个生产部门在生产方法不变的条件下日复一日地、周而复始地进行生产的基本状态,按照从一个部门的生产到多个部门联合生产的由小到大的空间范围,探讨了没有生产规模变动或生产要素比例变动的经济体系的特征。

三、经济学体系的时间逻辑

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译本,1963)开创了以经济运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为逻辑顺序的时间型经济学体系架构。该书的生产、分配、消费“三分法”基本结构是:第一篇是以“生产三要素”为核心的财富生产理论,第二篇是以“三位一体公式”为准则的财富分配理论,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财富的消费。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所著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中译本,1991)在很长时期内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经济理论的圣经,政治经济学必读的教科书。该书也采取了类似的逻辑结构,只是在萨伊的划分之外又添加了一个交换。全书共五篇,第一编生产,第二编分配,第三编交换,第四编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第五编论政府的影响。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译本,1975)也采用了相似的时间逻辑体系。他的研究出发点是商品,中心是资本。就总体结构而言,首先研究的是生产过程,然后研究流通,从单个资本的运动到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最后再研究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加在一起的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态及其利益分配。

程恩富等人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2008)也是按生产过程的时间阶段来进行逻辑架构。依据马克思《资本论》体系和政治经济学六分册体系的精神,在学术界首创“五过程体系”。除了导论和结尾之外,第一编分析直接生产过程,第二编分析流通过程,第三编分析生产总过程,第四编分析国家经济过程,第五编分析国际经济过程。在每章内部又分别按照“范畴一般与范畴特殊分析法”来阐述。

四、经济学体系的制度逻辑

从斯密开始,经济学就是着眼于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研究,而自从苏联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来,出现了与市场经济不同的经济制度,他们需要研究这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并且证明这种制度下的经济绩效髙于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按照制度的不同来进行对比论述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逻辑。

从苏联人1954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译本,1955)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自由资本主义部分、垄断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大致完整的体系。全书分上下两册,共36章。按内容可分为4个部分。上册3个部分,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资本主义前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册为第四部分,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两册按照不同类型的社会空间、制度空间,详尽地分析了两个世界体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代过程及其规律性。

沈志远1934年出版的《新经济学大纲》,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篇是商品资本主义篇,逻辑体系与《资本论》类似。下篇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几十年间,这部书一直被用作大学教材。国内学者在编政治经济学教材时也大多采用这种逻辑类型。

李达1935年由北平法商学院铅印成书的《经济学大纲》(2007)首先以3章的篇幅分别对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作了系统扼要的探讨,然后才以13章的篇幅,按《资本论》的逻辑体系重点论述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

从目前的事实来看,显然还有不少人继承了这种逻辑体系,例如吴树青教授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1993)上、下册,上册为资本主义部分,下册为社会主义部分。复旦大学蒋学模教授等编著的《高级政治经济学》(2004)也由3个部分(分册)组成:社会主义总论、社会主义本体论和资本主义部分。

五、经济学体系的力学逻辑

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演化,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循力学逻辑展开的经济学体系往往以活力和运动为中心,基于经济力学范式的均衡分析来研究导致种种演化的力量以及各种力量之间的矛盾运动。比较常见的就是先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把其他一切力量当作不起作用,分析简单的一种力量,然后再分析原来被假定不起作用的那些力量中,有较多的力量共同发生作用的情况。供给和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供求均衡是不少学者研究经济学的逻辑终点,由各个市场供给数量的决定、需求数量的决定再到两者总量均衡的实现,同样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西斯蒙第一改前人为了生产而生产的逻辑起点,转而从人这个主体的角度研究经济学。他认为,人首先是消费实体,生产是为了人的消费,因此他特别关注经济总量平衡。他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译本,1964)一书就体现了生产要由消费来决定,生产、收入、人口以及消费之间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它们的增长也应该成比例这一总量均衡的力学逻辑构架。他把消费摆在了首位,由各个范畴直至最后的总体均衡成比例发展,就如同一个精巧的平衡体系。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年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译本,2009)被称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之篇,是以供求价格均衡为核心而展开的,吸收了进化论的观点,运用力学中的渐进或者说是渐变的均衡来分析供给和需求等相反经济力量的关系,也同属力学型逻辑理论体系。

这种逻辑体系在我国的经济学著作中也有体现。例如樊纲等著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1994),主体结构包括总需求、总供给、供求的缺口及弥合、短缺和增长以及体制转换。张五常《经济解释》(2010)三卷分别是科学说需求、供应的行为和制度的选择,主体是前两卷,分析了生产、供应和需求的关系,而第三卷制度选择是供给和需求理论发挥作用的制度前提。因此,该著作也可以归入供求均衡的力学型逻辑结构。

六、经济学体系的元素逻辑

经济学有诸多的研究范畴,也就是各个经济变量,例如价格、工资、利息、就业等等。采取这种结构的经济学体系往往是围绕这些不同变量逐一展开系统论述的。

杰文斯187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译本,1997)由导论、快乐与痛苦论、效用论、交换论、劳动论、地租论、资本论、结论八部分组成,主要按照劳动、土地和资本三个要素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论述。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宏观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2009)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该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全书分6篇24章。第1、2篇属于前提。第3、4、5篇属于本体,对宏观经济中几个关键变量及其内在关联进行了论述,如消费、投资、工资、就业、物价等。第6篇的内容属于杂论部分。从主体部分来看,该书也属于按照经济结构中的元素来进行逻辑体系结构布局的。

王亚南1946年初版的《中国经济原论》(2011)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广东经济出版社共同发起的推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活动中被评为唯一一本入选的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专著。该书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作为研究对象,以基本经济元素为逻辑顺序,从第二章到第七章分别分析了旧中国的商品、价值、资本、利息利润、工资、地租等基本经济变量,最后第八章、第九章做了一个总的考察。

七、经济学体系的历史逻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历史的先后为逻辑顺序也属于时间逻辑的一种。但是前文对时间逻辑的阐述中所指的时间是构成经济运动具体内容的一个方面,指的是特定经济运动本身发生的具体时间范围和流程环节。此处所指的历史,不属于经济运动的具体内容,是着眼于更长历史时期的经济运行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和面临的不同矛盾以及经济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因而,本文对历史逻辑和时间逻辑进行区别论述。

我们看看经济学说的发展脉络,从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继而新古典经济学,再至凯恩斯主义以及芝加哥学派的兴起,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百家争鸣阶段,其继承发展线索十分清晰。但是,除了有历史继承性以外,它们还需要解决不同时期经济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现实问题,因而都是顺应具体历史时期需要的产物,各有特色。

英国经济学家布赖恩·斯诺登等编著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中译本,1998)就按流派设计宏观经济学体系,这属于一种按照历史逻辑为序的结构体系。该书先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宏观经济学若干关键结论例如中性货币、充分就业、萨伊定律开始,然后引出由凯恩斯提出的相对立的主要观点,从凯恩斯、货币主义学派一直介绍到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后凯恩斯主义。最后,作者总结了各个学派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致性和观点分歧。

陈岱孙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1996)概述了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这一历史阶段的价值、剩余价值、再生产、经济危机等学说的产生和发展。该书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批判继承的内在联系,又符合经济学发展历史的时间逻辑,也符合马克思按照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时间顺序的逻辑体系。

八、经济学体系的层次逻辑

依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体系可以划分为纵向、横向的不同层次。纵向之间是从属关系,横向之间是并列关系。经济学从横向上可以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次之下,又分别可以按照问题导向,顺理成章地延伸出不同的纵向分支,例如生态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等。

大卫·李嘉图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译本,1962)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它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经典研究方法的基础。这部巨著采用了由基础原理到具体应用的层次逻辑体系。李嘉图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国民产品在各阶级之间的分配问题 。因此,劳动价值理论以及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分配理论是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占据了一开卷前六章的篇幅。随后是自由贸易理论、税收理论、货币理论,而从第24章至32章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解释和补充。

维克塞尔也采用了这样一种从一般原理层次到具体应用层次的逻辑架构。他的《国民经济学讲义》(中译本,1983)分为两卷。第一卷是一般理论,由交换、价值理论、生产和分配理论以及颇具独创性的资本积累理论等构成。第二卷是货币与信用,对累积过程理论进行具体阐述和应用,研究货币变量对整个经济生活的影响。瓦尔拉斯的经济学体系由纯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伦理学三个层次构成。他试图从纯粹理论、应用理论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进行研究,属于层次型的逻辑架构。他的主要贡献被认为是在纯粹理论方面,其代表作《纯粹经济学要义》(中译本,2013)的核心是纯粹理论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曼昆编写的《经济学原理》(中译本,1999)也是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之一。该书采用的也是层次逻辑,全书13篇34章分为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应用两大层次。

宋涛教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1994)是按照从理论到应用的层次逻辑顺序来进行构架的。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第二部分运用《资本论》的理论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是一般理论。第三部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第四部分计划与市场,第五部分搞好国有工业企业的几个问题,第六部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基本原理在具体领域内的应用。杨占生的《经济学跨世纪批判全息经济学大纲卷一》(1997)从三个不同角度分别把宏观经济分解为实物经济和虚物经济、黑色经济和白色经济、传统经济和创造经济三组两相对应的层次之间的关联加以论述。

九、经济学体系的逻辑新构架

1.逻辑起点。不同的经济学家会选择不同的但是最简单、最一般的抽象范畴(例如劳动、分工、需要、价值等)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然后逐步将自己的体系延展上升至国家、国际交换、世界市场等具体范畴。例如威廉·配第以劳动为逻辑起点,亚当·斯密以分工为起点,大卫·李嘉图从价值引出他的整个经济学体系等等。但不管选择哪一个范畴作为逻辑起点,其实无非是两个视角,一个是站在人这个主体的角度,另外一个视角就是站在满足人的欲望的客体的角度。前者研究客体与人的关系,后者研究客体本身。笔者对经济学体系的构建愿意选择人这个主体的角度,以抽象的人类本性为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第一,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从这一学科属性的内在逻辑来看,经济学以人为逻辑起点理所当然。根据《辞海》的解释,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而社会是人类的社会,社会现象都是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所引起的,因此研究人类社会实际就是研究社会化了的人。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人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研究无一例外都是从人出发,都离不开对人的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其实就是在于每个活生生的人,在于人追求个体幸福和满足的动力。这种动力,是各个门类社会科学一致的逻辑出发点。就经济学的研究而言,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的活动规律,不论是海外的经济学还是我国的经济学,都是在研究利用人们追求幸福的动力来鼓舞人、激励人。而幸福的基础是经济,要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的需要,经济学除了研究如何增加物质财富以外,更应当研究如何利用创造出来的财富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以及物质增长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以人为本,把对物质增长的追求转变为对人的发展的探索,应该是对这些问题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

第二,从经济问题的根源资源的短缺来看,其原因更大程度上正是在于人类本身,而并不在于自然界。经济学最终不仅与物质环境的有限有关,更与人性、与人类的欲望有关。人的欲望是经济运动中各种矛盾的起源。马歇尔说过,经济学要研究财富,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变化和进步的人类 ,经济学家的“麦加”在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动力学 。经济学应该是生物科学,而非物理科学。生物力和物理力有本质区别,物理力是涨落,而经济中的生物力是演化。因为人作为生物个体,同样遵守达尔文的竞争和生存法则,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渐进变化。经济学要对人性的柔韧性以及财富的生产、分配、消费的现行方法对人性的作用与反作用给予不断增大的注意

综上所述,经济学应该和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从错综复杂的人的社会活动中找到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人性。人可以分为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个体,但是人的本性是共同的,它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笔者认为,人的本性包括人作为动物共性的野性(生物属性)和作为人的特性的良性(社会属性),并被这二者共同制约。野性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争斗性,就是丛林法则。每个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为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或各种利益而努力。卢梭曾经说过,每个人对自己的偏爱都出自人的天性 ,这其实说的就是最原始的野性,另一方面,从人的良性出发,人们当然还需要提供公共产品、保护弱者、关心下一代人的资源等等。

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对人的欲望的研究就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历史起点。最开始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是一些哲学家,他们为后来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最初的哲学家普遍认为社会罪恶源于贪欲,他们试图消除人类坏的欲望。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人们慢慢认识到人天然具有欲望,人需要给自己带来愉快、带来满足,后来的哲学家更是把经济的一切发展都归之为欲望的激励。

2.逻辑主线。经济的特点就是这一系统的整个运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以个人(物质)利益为动力。利是经济的本质,经济的铁律。经济的这一特点使得它区别于非经济的其他社会系统。比如宗教、道德、婚姻、政治、法律、文化等系统显然不是以个人利益为主要动力。由此,我们认为,“经济”这个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以个人利益为动力的社会系统”。有了人的欲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一基本认识,就不难理解这种由欲望而产生的差异化的个体利益将作为动力,派生出社会分工及交换、市场和社会组织。

传统的经济学观点将经济和社会看作一台机器,无论其运作得多么复杂,始终是可预测和控制的。事实上,恰恰与之相反,由鲜活的个人构成人类社会的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以及群体的合作,更像是一个鲜活的机体。而我们从人性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可以知道人有野性,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是有目的、自主性的存在。于是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预期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偏好,所以对同一事物的估价也不同,至少不完全相同,因而被称为个人偏好。各人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人们可以通过交换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再加上人们从事各种工作的能力天然就不同,因此,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职业。他们进行分工生产,专注于某一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然后通过交换的途径来实现满足,于是自给自足经济向分工经济发展。还有许多工作非个人能力所能完成,于是又产生了内部分工。

分工和交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公共福利的增加,而且可供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程度的加强,交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必然出现固定担当货币功能的等价物,并且自然形成了日益大规模的以商品交换为网络的市场系统,分离出了专门为市场需求而生产的单位与企业。有了货币和市场,就有交换的自然法则和秩序。随着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除了分工合作以外,野性的争斗的一面又明显起来。有着自利本性的人在生产中容易发生偷懒与搭便车行为,在分配中出现贪婪的倾向,在交换中出现欺诈与违约,等等。因此,需要政府来维持竞争秩序,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治理商业弊端,遏制垄断,消除外部性影响,提供公共物品。这就又涉及人的良性这一面,一国的经济发展或政策也就是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组合的结果。

从上述逻辑推演可以得出一种基于新视角的空间型逻辑架构,其基本逻辑线索是:人性→人的欲望→人的利益→人的分工→交换→货币与市场→非市场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国家与国际)。人性、人的欲望、利益是理论前提和基本,内部的分工、外部的交换再到一个由更大范围的分工和交换所产生的货币与市场,再到牵涉国家、国际经济问题的市场与非市场,这是按照由小到大的空间逻辑来逐步展开的。

这一逻辑体系从基本结构来说,是一种空间型架构和元素型架构结合的逻辑体系。它的起点和核心是人,是有欲望的人,是自利的人,是野性和良性结合的人。每一个人都首先是不同空间中有个体利益的单个人,然后才是属于不同层次群体中的人。因此,这一体系从单个个人空间下的行为选择扩展到群体空间的经济行动,同时也分别研究这些经济行动所共同决定的供求、价格、工资、利率等基本元素。与此同时,它和前文所阐述的各种类型的体系均有所交叉:从逻辑推理过程来说,该体系涉及分工和交换等不同的环节,涉及非市场和市场的不同空间,涉及不同的社会制度,也涉及各个市场的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力学均衡关系等等。

这一架构和前述各种架构有显著不同。笔者设想的经济学体系,是研究以个人利益为动力的社会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这一体系紧紧围绕利益来展开。而利益和人追求自身欲望有关,因此需要特别注重对人类本性中最为重要的欲望进行研究。围绕人类生物主体利益展开研究,首先不是把经济学作为对于财富、服务和产品的研究,而是对人性的研究。由此,经济学就是经济生物学。

参考文献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K.维克塞尔.国民经济学讲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皮埃罗·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皮埃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8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9.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威廉·博伊斯.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布赖恩·斯诺登.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陈岱孙.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樊纲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总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李达.经济学大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沈志远.新经济学大纲.北京:北平经济学社,1934.

宋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吴树青等.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杨占生.经济学跨世纪批判全息经济学大纲卷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张五常.经济解释.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原载《经济学动态》2015年8期 PKECtEEOLJTAwwlEwPz/ia5gss6hpExU7HZtaznaJMGWlslPA5312RKIHb+6N/R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