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个研究

社会助长(抑制、惰化)研究人多的好处与坏处

有些事情,大家一起做效率比较高;但有一些事情,人多了反而会降低效率。心理学家用实验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秘密。

1897年,著名心理学家特里普里特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特里普里特的一个实验报告,即考察他人在场和竞争对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特里普里特所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他让被试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骑车,一共需要骑行25英里。第一种情景是被试单独骑车,整个骑车的过程只有被试一个人;第二种情景是让一个人跑步陪伴着被试;第三种情景是被试和他人进行骑车比赛。

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独自完成25英里的路程时,平均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陪伴时,被试的平均时速为31英里;有人骑车比赛时,被试的平均时速为32.5英里。

特里普里特通过这个实验结果提出了社会助长现象的理论,即一个人单独进行工作的效果,往往不如和一群人一起做同样的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可以提高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因为群体可以带来社会助长效应。

特里普里特的社会助长实验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兴趣,许多心理学家纷纷投入了研究。其中,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1916年到1919年进行了有关社会助长现象的一系列实验,找出了社会助长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实验开始之前,奥尔波特首先准备了相关的实验材料,即两套汉语词汇,其中一套比较简单,另外一套相对复杂。参加实验的被试是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还有青年工人。被试在实验中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两套汉语词汇。

奥尔波特让被试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学习两套汉语词汇,一种环境是被试单独学习,另一种环境是被试在一个团体中和其他人一起学习。奥尔波特在实验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下被试在不同环境中学习的情况,包括学习效率、成绩等。接下来,奥尔波特把这些记录的材料通过统计和分析,制作成被试在两种不同环境中的学习成绩曲线,并从中寻找环境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奥尔波特等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被试学习比较简单的汉语材料时,在团体中的学习效率比单独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成绩也较好;但是如果被试需要学习的汉语材料变得复杂以后,情况就完全相反了。

奥尔波特通过这个实验结果,告诉人们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最好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当人们所从事的工作是简单性的劳动时,例如流水线的工作等,尽量让人们在团体的环境中工作,因为当一个人单独从事此类工作时,会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疲劳感,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工作效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是比较复杂的,例如学术研究等,最好是单独一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因为这样有利于当事人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是在团体环境中,当事人便无法静下心来去完成要做的工作。

上述现象又被称为社会抑制现象,与社会助长现象相互对应。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到底是出现社会助长现象还是社会抑制现象,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工作的性质和所从事工作的技能娴熟程度。通过奥尔波特的实验结果我们知道,当从事复杂的工作时,当事人需要在单独的环境中进行;当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是简单易行的,那么需要在团体环境中进行。但是,如果一个人刚刚开始从事一份工作,即使这种工作是简单易行的,他也需要在单独的环境中熟悉工作流程和技能,只有在他对工作渐渐熟悉起来之后,才适合在团体环境中工作,否则团体的工作环境只会干扰他掌握工作流程和技能的速度。这样一来,所出现的就不是社会助长现象,而是社会抑制现象。

除此之外,奥尔波特还总结出了社会助长现象出现的原因。首先,当一个人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会在意其他人的评价,这样会增加当事人的兴奋度以及对工作的重视度;其次,许多人一起工作,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当一个人单独处在一个环境中,会产生单调和孤独的感觉,从而出现心理疲劳感,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相反,如果是在团体中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有关社会助长现象与社会抑制现象,札琼柯与卡特莱尔等人也用实验进行了证明。他们让被试分别在单独和团体两种场景中学习有关单词的配对。单词配对主要由两类单词组成,其中一类是同义词,学习起来比较简单;另一类是由无关单词组成,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实验结果表明,比较容易的学习中,团体的学习环境会产生所谓的社会助长现象,被试的学习成绩和效率提高。但是在比较困难的学习中,团体的学习环境会带来干扰,反倒不如单独一人的学习效率高。

除社会抑制之外,还有一种社会惰化的现象值得关注。群体一起做事情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比较少;单独完成任务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比较多,这个现象就叫做社会惰化,即他人在场产生的消极作用。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用拔河比赛研究了社会惰化的现象。他让被试用力拉绳子,以测试其拉力。实验分为三种情况,1个人、3个人和8个人。结果表明,1个人拉绳子时,单独的拉力是63千克;3个人一起拉绳子,人均拉力53千克;8个人一起拉绳子,人均拉力只有31千克。也就是说,一个人拉绳子比很多人一起拉绳子时付出更多的努力,随着人数的增加,每个人的努力会逐渐减少。

1979年,比博·拉塔内同样用实验证明了社会惰化的现象。他请大学生用欢呼或者鼓掌的方式制造噪音,分为1个人、2个人、4个人和6个人4组。结果表明,随着团体人数的增加,每个人制造的噪音逐渐减少。在智力任务中,也存在社会惰化的情况。

1988年,杰克森和威廉姆斯总结了有关社会惰化的研究,49个社会惰化实验证明了一个相同的道理: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程度越低。当群体成员达到8个,个人的努力程度下降了20%。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个体努力程度下降。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社会惰化最典型的例子。在汉语中,“三”指的是很多,三个和尚说的是很多和尚。庙里的和尚多了,人力也增加了,为什么大家又没水喝呢?并非和尚奸懒耍滑,不爱做事,此乃社会心理现象,是人性弱点。如此一来,挑水的和尚要出来抗议了吧:“不是我们不积极,实乃人类本性,谁也没辙!”

所谓“鸡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乱”,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当需要多人合作时,最好将任务细化,分到每个人的人头上,让个体明确自己应该负的责任,这样就能避免社会惰化影响生产效率。

为什么会出现社会惰化的现象呢?一种说法认为,个体隐没在群体中,自觉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因此,个体的责任感变弱,努力的动力也减少了。另一种说法认为,个体的努力如果对群体完成任务非常重要,就会付出更多努力;如果个体的努力不是决定群体成绩的唯一因素,个体觉得自己的贡献会被其他成员平分掉,社会惰化效应就会发生。 j5loPTKq1dsemh4yEQdDErbGD0qD5j6vSGBJTDBnHqfZfMFNnCsUD7Z1shJ2sI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