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对于这本书,我有着一种久违的期待和熟悉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们看到过不少关于××影片“从小说到影片”或“从剧本到影片”的图书。不少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优秀影片,如《祝福》《天云山传奇》等都出版过类似的书。这些书集中了影片相关的重要艺术资料,为电影史研究提供了很多方便。近二十年来,这种书已经销声匿迹多时了,这多少与中国电影向市场的转型而带来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而无论是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创作还是这本书的出版,都反映出一种与这种浮躁心态相抗衡的努力。

《不成问题的问题》自从去年问世以来,在国内外重要的电影节上斩获了不少奖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这是一部带有强烈书卷气的艺术电影,这种书卷气所体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其主创团队的学者身份恐怕分不开。这部影片的编、导、摄、美、录等所有主创几乎都是北京电影学院一线的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三人是相关专业系的业务副系主任。我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有幸到外景地与他们一起度过了几天时间,有时与他们一起深谈到午夜之后。他们谈论创作思路,总结刚刚拍摄的得失并商讨后面的拍摄计划,这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讨论中,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学术气息。在他们对影片的许多探索和尝试背后,我感受到,对他们来说,这次创作不仅是一部影片的制作而已,而是试图通过创作试验和验证在长期专业教学研究中对于一些问题的学术思考,其中包含着他们对各自创作领域艺术规律和创作现状的深入思考和突破的努力。

我认识本片的编剧和导演梅峰已经二十多年了。当时,梅峰刚到北京电影学院,师从留法回来的胡滨老师攻读外国电影史。我从给他们讲授《美国电影研究》课程开始认识梅峰,后来由于梅峰毕业论文写作期间恰逢胡滨老师赴法游学,梅峰的论文题目又是关于经典好莱坞方面的,我们的交往便逐渐深入。毕业留校之后,梅峰从事外国电影史论的教学,后来随着在编剧领域取得的成就,也从事编剧方面的教学工作。我们又做了近二十年的同事和学术研究合作者。从长期交往中,我感到梅峰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够把学者和艺术家两种身份较完美地结合于一身的电影人。梅峰学术基础扎实,掌握英法两种外语,还曾赴法国访问学习,在欧美电影史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是在美国独立电影等研究领域,可以说是国内顶尖的学者之一。梅峰对电影的认识整合了欧洲艺术电影和好莱坞商业电影体系中艺术性创作的两个传统,这对于他追求与形成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不无影响。

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学院规模没有现在这样大,不同专业的师生之间的交往也更密切,梅峰对创作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后来他和大致同龄的导演娄烨合作,作为编剧创作了不少影片,并取得了相当的声誉。在电影创作方面,我曾经有幸看到过梅峰几部编剧作品的原始剧本,深感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细腻的感触和平和而睿智的风格追求。所以当得知他要自己做导演拍片的时候,我们都抱以很大的期待。最初得知他要改编老舍的这部小说,的确颇感意外,因为改它的确是有些难度的挑战。他带着自己的学生黄石付出了很多心血,终于找到了适当的切入角度和艺术表达方式,实现了一次成功的改编创作。近几年来北京电影学院针对当前电影市场上创作良莠不齐的现象,提出了进行“新学院派”创作探索的计划,学院和所属的青年电影制片厂也对青年教师的创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影片的摄影师朱津京、美术师王跖、录音师郑嘉庆等都是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教师。在整个摄制组各个创作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相互促进下,影片的艺术风格追求得到了比较有力的体现,成为一部追求鲜明而艺术上又比较圆整的优秀影片。

这本书集合了小说原作、完成影片剧本,以及各个创作部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设计阐述等丰富的第一手艺术资料,又有深度访谈和艺术评论等相关内容,是对影片比较完整、深入的艺术研究资源的梳理与整合。这也反映了创作者严谨的艺术精神和学术态度。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给电影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但是电影生产机制的日益灵活多变也给电影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带来了某些隐患。许多重要研究资料散失或由于商业需求等原因难以公之于世,对学术研究无疑是一种遗憾。作为中国电影的研究学者,我真诚地希望广大创作者和制片商不仅让公众看到完成的作品,也能让更多在艺术创作和产业过程中的具体资料得以保留和公布,它们将不仅成为学者的研究资料,也可以成为更多创作者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希望这本书的出现能开个好头,带动更多的此类著作出现。

钟大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7月1日 Lxw3vhu9Sl4CFv8DQv3FXg2gULrbzumuMcm61/h+UD7PqdfKnVRi8Ge/Nb28lS+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