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若松:科研在我眼里流光溢彩

文 马乐 张丽丽

王若松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2013级本科生

提起清华,总少不了“科研”二字;而提起科研,大部分人想到的又是“枯燥、乏味”等词汇。但是,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从来都有一些翩跹的舞者,在我们所谓的单调中,舞出最绚丽的色彩。而来自交叉信息院计科30班的本科生王若松,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与志同者共求索

2017年3月17号,王若松结束了他的美国大学访问之旅。

华盛顿大学是他访问之旅的最后一站。从西雅图出发,飞行了13个小时后,晚上7点左右,又回到了他熟悉的校园。这个申请季,截至目前,他收到了11封博士录取通知书,3封硕士录取通知书,几乎“横扫”了美国排名最靠前的十几所学校。

初见王若松,我们意外地发现,他是和自己的室友一起来的,两人默契而和气。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也渐渐了解到,在他从事很多事的过程中,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的影子。从高中到大学的最明显变化就在于团队的合作渐渐取代了个人的摸索。他们这些有相似科研兴趣的同学聚在一起,自发地组成了科研小组,他自己在其中担任了组织者的角色。“有时候,大家交流一下最近在做什么东西,然后就会有启发。”在王若松已发表的5篇论文里,每一篇都是他和同班同学合著完成的。和他合作次数最多的同学,是清华2016年特奖得主陈立杰。

邀请同学合写论文,成为计科30班的一段佳话,王若松当之无愧是论文合著图中的中心节点。2016年春季学期,王若松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交换,交换期间,经常主动邀请其他同学共同探讨科研问题。而早在清华校园时,他就有“串寝”的习惯,“几乎每天晚上,他都会来各个寝室,与其严肃地称作学术讨论,不如说是闲聊”,他的同学孙天成说。而很多次在这样的闲聊中,思维的火花突然迸发。

在前往密歇根大学交换期间,王若松与同行的同班同学占玮一起进行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研究。他们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与3位合作者一起完成了一篇关于《无线网络通讯的算法和复杂性》的论文。2016年11月2日,是计算机顶级会议STOC论文提交的deadline,这篇集5人之力的论文,在经过3个月的等待之后,收到了“确认录用”的通知。2017年2月8日那天,王若松打开邮件,“I am very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submission to STOC……”一句映入眼帘,这是他本科期间科研经历中一个新的高点。

计科30班论文合作网络(制作者:李志远)

和同学进行学术探讨,主动邀请同学进行论文写作,并不是他们互动的全部。他本身对于国际政治和社会热点事件也有着极大的兴趣,“蹭”在同学的宿舍里,和他们漫无边际地聊着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成了王若松在科研之余最大的乐趣。在这种热烈的、平等的讨论交流中,他也渐渐形成了自己对世界、对社会的基本认识。

大学最后一年,在全班同学的举荐下,王若松担任了团支书这一职务。而他愿意承担这一职务的原因也很简单,“要毕业了,给大家创造一个美好的回忆吧”。他和他的同学们正在策划去日本的毕业旅行。

欲成葳蕤之势,须得前树荫护

被问及个人取得的一些成就时,王若松一直在回避谈论这个话题。他反复提及的,是他的老师和与他朝夕相处的同学。“李老师”和“唐老师”这两个名字更是多次出现在他的陈述中。其中,李建教授是他们“算法设计”课程的老师,在进行科研探索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时,李建教授给过他们很多帮助。“李教授擅长启发学生,也很有学术实力。”而让王若松对李老师“念念不忘”的,是李老师严谨的学术作风。

2016年暑假,王若松将刚刚完成的论文初稿交给李老师审阅,李老师对初稿很不满意,在修改一遍后,论文上已经到处都是李老师的批注。而这样的过程重复了多达4次后,李老师才最终满意。在这个过程中,王若松通过李老师的一个个批注,逐渐理解了如何写出一篇易于他人理解又不失严谨的学术论文。“从人格上、学术成就上都很崇拜李老师。”王若松说。

姚班不乏这样的“良师益友”。大四上学期,计科30班很多同学都在准备申请,为此姚期智院长还专程为他们举行了一次简单的面试,和每位同学进行一对一交流,询问他们的意向,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姚先生惜才,也一直在鼓励学生们“多元化”发展,鼓励他们和国际水平接轨。王若松的室友在写文书时遇到了一些瓶颈,姚先生得知后,亲自帮忙修改,同时还让自己的夫人储枫——同样一位在计算机领域有着很高造诣的学者,一起帮忙修改。

姚先生一直竭尽所能地为姚班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姚班不设立固定的教学大纲,教材跟着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走;引进计算机领域高水平的人才,壮大姚班的师资力量;为计科30班全体同学提供去海外交换一学期的机会;如果有谁的论文被国际会议收录了,学院出钱赞助同学参加会议……身教大于言传,姚先生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熏陶着身边每一位学生。

我们常常说,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要有日光的滋润,还要有雨水的滋养。可是,别忘了,在每一株树苗的上方,总会有那么一道或者几道苍老而遒劲的翠绿的身影,悉心为这些幼苗遮风挡雨,直到他们枝繁叶茂的那一天。

“成熟”: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科研的过程中,与论文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一篇论文的创作,从确定研究什么问题,怎么写,到最后的修改、定稿,包括这其中每一个细节的完善,都是一个有机的结合整体,也是一个需要极其严谨的态度的研究与表达过程。

2016年的暑假,王若松和陈立杰合写了5篇论文。9月15日那天是AAAI会议的deadline,在距离deadline还有8小时的时候,王若松和陈立杰突然意识到,文章中有个地方的证明是有问题的。他们顿时就慌了,但立马又平静了下来。换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法去分析,试图去修正证明中的问题。幸运的是,终于赶在deadline之前修正了错误。王若松提交完论文的那一刹那间,松了一口气,“还好赶上了”。他看了看电脑上显示的时间:4:24,距离deadline只有36分钟。而此时,他和陈立杰已经有20个小时没合眼了,丝毫没有赶上deadline的兴奋感,只有一种“累瘫在床上”的感觉。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每次总会遇到未曾预期的问题,而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在修正中不断前进与发展的过程,王若松也在这样坚持着。

王若松的刻苦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有目共睹的。“王若松是我们班的核心人物,我们班众人在王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发paper。”在同班同学董方宏的印象中,王若松是他们班最刻苦最认真的人,说起王若松的故事更是娓娓道来:“大二暑假写Java大作业,其他人还没写的时候,他早就开始写了,每天写10几个小时的代码;大三写图形学大作业,每天只睡5个小时,写完一遍以后觉得性能不满意,全部推倒,用更复杂的方法重写了一遍……”

在交换时,和王若松住同一个屋的占玮,更是直接地感受到王若松执着的精神。他们入住的第一晚,宿舍的网络就瘫痪了,王若松拿起电话拨通了网络公司的号码,但对方语速太快还有口音。第一遍,没听懂,接着打;第二遍还没完全懂,再继续……直到第五遍。就这样,宿舍网络问题终于解决,有了网络,王若松得以继续投入到科研之中。更让占玮敬佩的是,在他们的论文已经告一段落后,王若松依然在想办法改进那篇论文。

“学术论文在具有严谨性的同时,要有其新颖性。”王若松乐于寻找科研的快乐。或许,在学术研究这一方面,他已经树立了更宏伟的目标。王若松即将发表在计算机顶级科学会议STOC的论文,在计算机领域已经是质量极高的一篇。

本科生涯即将画上句点,王若松已经大致明确了自己将来要走的方向。“我和陈立杰都是会走学术道路的人。”在美国攻读博士未来至少5年的时间内,除了每年的假期外,他可能再难有回国的机会。而他对姚班学弟学妹们的期待,就是“希望他们在大学期间能明白自己想做的东西是什么,然后选一条最合适自己的道路”。

因为想做科研,所以爱上了科研;因为适合科研,所以创造出了自己流光溢彩的科研世界。 kUloOmonIKZem/NytdjiyVX9EGJS2BJxok2RmYb/QnVigcWKYmXYI8qMCtpm3A0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